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90|回复: 31

用生发后生质数的函数模型 证明和验证1+1数对波动内在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沟道效应 于 2019-11-26 03:41 编辑

用生发后生质数的函数模型 证明和验证1+1数对波动内在真相
周明祥
题记:这是作生终生研究偶数歌猜名题,截至2017年6月6日,才最终简洁写成的完善和完美的网上专著论文。
                       
第一章  用生发后生质数的函数模型证明偶数歌猜成立
定义1。偶数大于8,其前小于√2N的全部(奇)质数,是2N的前生质数vP(它们有序为1vP=3、2vP=5、3vP=7、…、
iP <√2N、…、其末元素恒为kP <√2N);其前大于√2N而小于2N的全部(奇)质数是2N的后生质数wP(其中,本文
恒写其首元素为:k+1P)。
定义2。设 kP^2>2N>k+1P^2,则名kP^2为前界、k+1P^2为后界,名 kP^2+1至k+1P^2-1间的[k+1P^2-kP^2] ÷2个偶数,
是第 k势区间的偶数,也名k势2N。
定义3。将任意k势2N之前除去单位元1后的N-1个正奇数排成一列,名一条奇数谱,简写为  2Ng
定义4。任意2Ng上以其vP的某iP为最小质因数的一系iP首倍数,是iP首奇数_ivPc。本文写它们在2Ng占有奇
数个数的比率为ivPcL。——从本定义起,我们规定用字母“L”为代码,表示相关定义奇数在2Ng或其并谱上占有的比
率(分布比率)。
据以上定义,现代数学人就发现:无论 kP^2>2N>k+1P^2怎样向前延传,2Ng上有多少奇数,它上面只有两种定义奇
数存在:一是 有k项ivPc。它们在谱上呈现的 k项ivPcL,恒定依次可计算为1vPL= 1/3、2vPL=1/5(1-1/3)(=2/15)、
3vPL=1/7(1-1/3)(1-1/5)(=8/105)、…、kvPL=1/kvP ×(1-1/3)(1-1/5)…(1-1/k-1vP),——即它们是一种谱函数模型,是21
世纪初新发现的一种周氏“递缩数列”。尤其显然的是,ivPcL是现行教科书上已知的等比与等差数列外的具有函数性质
的第三种数列。(读者可按本讲义亲自动笔计算一番,看看是也不是)。其模型可正规地写作
```````1````i-1`````````1
ivPcL=`——```∏```(1- ——)_(1);二是有一项wP。其在谱上占有的比分wPL,乃是 k项ivPcL的剩余。
``````ivP``1vP∈3 ``````vP
据此,通过数学归纳法程序,我们就得到了下述“对1分割联分等式”:
```````k````1````i-1```````1```````k````````1
1`-```∑```——```∏``(1-——)= ``∏``(1-——)_(2),从而得
````1vP∈3``ivP`1vP∈3````vP`````1vP∈3`````vP
```````k`````````1
wPL=```∏``(1-——)_(3)。
`````1vP∈3`````vP
将(3)展开即得
````````k`````````1`````2``4``6`10````kvP-1```2
wPL`=```∏``(1- ——)= —×—×—×—×…×———>——_(4)
``````1vP∈3````` vP````3``5``7`11`````kvP``` kvP
即wPL是以前生质数为分母、以该质数减1为分子的k项真分数连乘积,其函数取值恒为发散于>2/ kvP。
有了上述一条2Ng上两种定义奇数相互依存“对1分割联分等式”的基础发现,我们就有条件研究由二条2Ng合并
成两种专用并谱,产生两种后生质数对(后生质数孪生数对和后生质数1+1数对)的分布法则了。
定义5。将等量的两条2Ng作成顺逆两种专用并谱,则它们有共同点是:可得N-2列数对,且也只具有两种数对性
质:同列数对二数中只要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是前序的ivPc,就名它们是ivPc数对ivPc~,同列数对若两个皆是wP,
就名它们是wP数对(本文用wP-标明它们是后生质数孪生数对,用wP+标明它们是后生质数1+1数对)。如此,本文
又特称
两条2Ng同向错一个数成N-2对“同列数对差2并谱”,是后生质数孪生数对混生谱,并明确地写这种2Ng~为2Ng’;
两条2Ng异向齐头成N-2对“同列数对和为2N并谱”,是后生质数1+1数对混生谱,并明确地写这种2Ng~为2Ng”。
据定义5和一条2Ng所述正奇数的排列数理,本文就可来讨论两种2Ng~的N-2列数对的内在排列数理了。——

其一,将2Ng’作得更长(例如令2N=2310),其上k项ivPc~L与一项wP-L的关系,也属于对1分割联分等式:
``````k`````2```i-1````````2````````k ```````2
1`-``∑````——``∏``(1- ——)`=```∏`(1- ——)_(5)
````1vP∈3`ivP`1vP∈3`````vP`````1vP∈3`````vP
其中,由于并谱上诸ivPc~皆相邻成错列分布,从而使(5)左边k项ivPc~L和集,与(1)的基础相对应,依次出现为2/3
+2/5(1-2/3) +2/7(1-2/3)(1-2/5)+…+2/kvP(1-2/3)(1-2/5)…(1-2/k-1vP),使右边表
`````````k```````2
wP-L`=```∏`(1-——)_(6)与(5)左边k项ivPc~L和集,对应为 (1-2/3)(1-2/5)(1-2/7) … (1-2/kvP) k项连乘。
```````1vP∈3````vP
将(3)展开即得
`````````k````````2`````1``3``5``9``11`````kvP-2````1
wP-L`=```∏``(1- ——)= —×—×—×—×——×…×———>———_(7)
``````1vP∈3``````vP````3``5``7``11`13``````kvP````kvP
即wP-L是以前生质数为分母、以该质数减2为分子的k项真分数连乘积,其函数取值恒为发散于>1/  kvP。

其二,将2Ng”作得更长(例如令2N=2310),其上k项ivPc~L与wP+L的关系也属于对1分割联分等式:
````````k````1∨2```i-1```````1∨2`````` k````````1∨2
1``-```∑```———```∏``(1- ———)=```∏``(1- ———)_(8)其中,
`````1vP∈3``ivP```1vP∈3``````vP`````1vP∈3``````vP
序分数取值法则是, ivP是2N的质因数,2Ng”上ivPc~ 成同列分布,得1∨2/ivP=1/ivP,否则2Ng”上ivPc~也与2Ng’
的谱法相同,成错列分布,得1∨2/ivP=2/ivP;
据(8)右边是表述wP+L,然将wP+L的构造展开之,又是很直观的表述
``````````k```````1∨2````1∨2```3∨4``5∨6``9∨10````kvP-1∨2````1
wP+L`≈```∏`(1- ———)= ———×———×———×———×…×—————>———_(9)
```````1vP∈3````` vP```````3`````5`````7`````11````````kvP`````kvP
这就直接且直观地证明2Ng”上产生“2N等于后生质数1+1数对”,占有谱上数对的比分,恒>1/  kvP。其函数性质,
也与(1)的基础相对应,故将其与“wP-L 实际上是一个发散于>1/  kvP的无限性递缩“2”发散函数”相比较,wP+L是
一个比wP-L更为强劲的函数!
由(7)与(9),本文就用谱法的wP-L 和wP+L函数模型确证了1742年问世的歌德巴赫偶数1+1猜想成立。

第二章  以(7)为基础,将(7) (9)合并后改写为双源实函数式。
    现在,我再将(7)和(9)重现于下:
`````````k ````````2`````1``3``5`9``11`````kvP-2`````1
wP-L``=``∏``(1- ——)= —×—×—×—×——×…×———>———_(7)
```````1vP∈3`````vP````3``5``7`11``13``````kvP````kvP
``````````k```````1∨2`````1∨2```3∨4``5∨6``9∨10````kvP-1∨2````1
wP+L``=``∏``(1- ———)= ———×———×———×———×…×—————>———_(9)
````````1vP∈3`````vP```````3``````5`````7````11````````kvP````` kvP
将两式对比之,就有——
1,如果2N无ivP作质因数,那么,(9)和(7)是等价的。
2,如果2N只有一个ivP作质因数,那么,(9)和(7)的大多数对应项是等价的,只有那个ivP是2N的质因数所居计算项
为ivP-1/ivP,才与(7)式的对应项恒计算为ivP-2/ivP不符,也就是说,以(7)为基础,将(7)的对应项增算ivP-1/ ivP-2即
与(9)的表述相符了,此可证明为
ivP-2```ivP-1``ivP-1
———×———=———_(10)。如此,本文称(10)等号右边所表述的补乘ivP-1/ ivP-2这个假分数,是增浮比率。
ivP````ivP-2```ivP
3,如果2N有Q个ivP作质因数,那么,也就是说,以(7)为基础,将(7)的Q个对应项增算ivP-1/ ivP-2即与(9)的表述相
符了,也就是说,将(7)加乘Q项增浮比率,它就变成为(9)函数的别样写法了:
`````````k````````2```````Q```ivP-1   
wP+L`=``∏``(1- ——)×`` ∏`` ———_(11),
`````1vP∈3`````` vP````ivP|2N`ivP-2
——也就是(9)函数的双源真相:“下界连乘”被wP-L所照映,“增浮连乘”被2N所含前生质因数的个数照映。
到此,我们就可将wP-L与wP+L的表达式的结构进行比较了,wP-L可名为单调联分剩余数列,wP+L可名双源联分
剩余数列。但后者的值有上下界的区别,对同一个偶数而言,如果它属于下界值,那么,它的wP+L值与wP-L值等同,
皆可用(7)进行表述。否则,两者的wP+L值就表现为“因以vP元素作质因数有千差万别而导致其含wP+L值有无限波动
变化”而只能用(11)进行表述。这个波动的变化是可预测的:以wP-L值作下界,wP+L的上界值从含3因数有序进入
``Q````ivP-1`````2`4``6`10`12`16`18`22`28`30…
` ∏``` ———=`-*-*-*-*-*-*-*-*`-*-*…-_(12)
ivP|2N``ivP-2`````1`3``5``9`11`15`17`21`27`29…
很容易用计算判定,只含3因数倍差可达2倍,含了3、5、7因数倍差可达3倍,含了3、5、7、11、13、17、19、23
因数倍差可达4倍,含了3、5、7、11、13、17、19、23、29、31、37因数倍差可达5倍,…,
````用(11)去表述wP+L,可视其“下界连乘”的积 是同 i势2N的1+1下界含量递缩系数(也就是同 i势2N的后生质数
孪生数对含量比分系数),将“下界连乘”积简写作k∏L。那么,它的递缩进程可依次表为0∏L=1、1∏L=1/3=0.33、
2∏L=1/5=0.2、3∏L=1/7=0.142、4∏L=9/77=0.129、5∏L=9/91=0.098、6∏L=9/91×15/17=0.087、7∏L=0.087×17/19=0.076、
8∏L=0.087×21/23=0.071、…、16∏L=15∏L×57/59=0.0474、…、20∏L=19∏L×71/73=0.0420、…,总之,逐渐向k
∏L=(k-1)∏L×kvP-2/ kvP=0.03…的微递缩模式(递缩kvP-2/ kvP)而去;(可计算而无必要计算的电玩计算)。有了
k∏L这个确定的递缩系数序列,验证同k势诸2N含 wP+的对数个数的概算量_G(2N∈wP+),就简单为可与验证同k势
诸2N含wP-的对数个数的概算量_G(2N∈wP-)同步进行了。

      第三章 用双源实函数式验证后生质数孪生数对和1+1数对表述
````对(11)所表示的wP+L函数作验证,显然就只有一个途经,就是先去验证后生质数孪生数对实迹量,
与wP-L函数写为下述正规写法的验证式: kP^2>2N>k +1P^2,
```````````````````````k```````2   
H (2N∈wP-) `=`(N-2) `×``∏`(1- ——)_(13)
````````````````````1vP∈3````vP      
所得计算取整值,是否成鸳鸯游吻合(即对k区间全部2N依次验证结果,其吻合表现实迹量恰与计算取整值相等、多或
少于计算取整值三种情形交替出现,而不是成单一的实迹量,绝对地多于或少于概算取整值,而无实迹量恰与计算取整
值相等的现象出现)。
必须特别提示的是,(13)等号右边的(N-2)的N值的增长与k∏1vP∈3_(1-1/ vP)的递缩,皆以kP为基础:
k∏1vP∈3(1-2/vP)每增加一项,仅作微量变小=kP-2/kP(通俗地形容,简直是察觉不出来的微小递缩变化),而
2N值却作大幅度增加,起码增大为= kP^2+1;也就是说,k越大,2Ng’上(N-2)数对成线性增多,虽然wP-L的值渐进递
缩微量变小,但因其与谱上(N-2)数对增多的强势相比,却是显得微不足道,故得H (2N∈wP-)(即后生质数孪生数对的
分布对个数),恒是随k之增而成线性渐进增加。——这个延传原理,也就决定了偶数歌猜1+1数对的波动鸿运长久。
有了(13),就可同步验证后生质数1+1数对实迹被wP+L函数涵盖为: kP^2>2N>k +1P^2,Q表2N含vP因数的个数,
```````````````````````k```````2`````Q```ivP-1
G(2N∈wP+) ` =`(N-2) `×` ∏`(1- ——)×` ∏`` ———_(14)
````````````````````1vP∈3```` vP```ivP|2N`ivP-2
必定步步属真!
有了(14),我们就最终十分简洁地明白:对偶数歌猜成立作证明和验证,是不等同的两码事。其中,证明偶数歌
猜成立,就是证明任意一个大于8的2N,皆含有后生奇质数1+1数对比分wP+L函数模型k∏1P∈3.(1-2∨1/vP);验证
偶数歌猜成立,就是验证任意一个大于8的2N皆含有后生奇质数1+1数对比分wP+L函数模型k∏1P∈3.(1-2∨1/vP)
是否属真?属真的标准,当然就是对任一k区间全部2N依次作G(2N∈wP+)计算,看所得取整量是否与实迹呈现为鸳鸯
游吻合。
当然,这个验证的工程量,要比验证二项式公式庞杂得多!特别是以(14)为函数模型作验证,最好是从6、8开
始,验证它一二十个区间,看看实迹值是否与计算取整值成鸳鸯游吻合!为此,本文把验证表用来作顶贴而不作为网文
正式内容
    正文完。欢迎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读者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简单的,品尝确是不易的,让时间来检验耐性。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热门话题冷反应。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中国上古学术评鉴格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苦”来评论网文,
也与泊来品名言“简单的必定伟大”很是是合拍的!不然,就质疑吧。
发表于 2017-7-28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查看:汉斯出版社,《理论数学》倍数含量筛法与恒等式的妙用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早已作了明确回复:
您如果看懂了kvPcL=1/kvP ×(1-1/3)(1-1/5)…(1-1/k-1vP)这个基础数列的性质,你的“不是雏形,是彻底完成证明,同时完成两个猜想的证明”,不就成了现陈已有的先进证明映照下的很落后的应当出局的x品了吗?
希望不在再盲目乐观沾沾自喜了。就此打住,也不失为明智。
现在再补充一点:我不是否定你的表述成果,而是说它早已是落后的理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沟道效应 于 2018-2-11 01:57 编辑

kP^2>2N>k +1P^2,Q表2N含vP因数的个数,
```````````````````````k```````2`````Q````ivP-1
G(2N∈wP+) ` =`(N-2) `×` ∏`(1- ——)×` ∏```———_(14)
````````````````````1vP∈3```` vP```ivP|2N` ivP-2
必定步步属真!

要不,再参考愚公688的论文,就会不再梦中了。
发表于 2017-10-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沟道效应 发表于 2017-10-6 08:57
kP^2>2N>k +1P^2,Q表2N含vP因数的个数,
```````````````````````k```````2`````Q````````ivP-1
G(2N ...

连乘式 应该与我的类似。波动系数的内容与我的也相同 。

就是格式写成3行的形式看起来不舒服,有些看不懂 。在不同的网站发帖常常会发生行内压缩现象,分子与分母不能对齐。

要么用数学编辑器写成分数形式,(这里好像不能贴出该类型,可能要用照片形式才行),

要么就用如此的文本形式:=(1/2)*[(3-1)/3]*[(5-1)/5]*…*[(r-1)/r];  至少不易误解。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互不相识、远在千里的两个中国民间学者,有了相同验证公式的相同写法,妙!妙!妙!我为他们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6 09:15 , Processed in 0.0820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