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njzz_yy

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2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yangke 发表于 2021-3-25 11:02
定理:熊一兵作诗祝贺的的那个哥猜证明的证明人鲁思顺是个二百五。

老w,光说这句二百五,什么用啊,我的证明,放在那里,你若发现了逻辑推理的错误,整理出版,还可以获大奖,光空喊二百五的才是二百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熊一兵先生作诗祝贺,一直鼓舞着我,滋润着我,我十二分的感激熊一兵网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6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定理:熊一兵作诗祝贺的的那个哥猜证明的证明人鲁思顺是个二百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6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yangke 发表于 2021-3-25 20:34
定理:熊一兵作诗祝贺的的那个哥猜证明的证明人鲁思顺是个二百五。

老w,是弱智,只会说一句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6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数学中的求和符号,算求和值已经够难算了,而在陈景润的论文中∑符号下面还添加了许多注脚符号,把读者搞得晕头晕脑。如果搞万国数学符号博览会的话,陈景润的论文肯定能拿冠军,为国争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6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览众山小 于 2021-3-27 18:23 编辑

    【成名之后的陈景润,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峰巅,摘取(1+1)的璀璨明珠,闵嗣鹤先生不幸去世,陈景润痛哭不已,他为失去一个真正了解他的数学家而悲伤,私下里他曾告诉好友,闵先生去世了,今后谁来审他攻克(1+1)的论文稿呢?忧伤至极时分,他曾经悲痛地说,我不做(1+1)了。纯朴的陈景润担心知音断绝,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理解他,没有人能看得懂他的科研论文。】这是作家沈世豪写作的传记作品《陈景润》一书中的一段话,在网络上能查看到。这一段话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明在世界上只有闵嗣鹤一人“能看得懂他的科研论文”,也就是说陈景润的“1+2”论文也只有闵嗣鹤一人能“看懂”,这种像天书一样的“1+2”论文究竟正不正确能由一人说了算吗?通俗来说由一个人作证就叫孤证,由某个“数学权威”做出结论性的判断同样属于孤证,从逻辑规则来说孤证不能采纳为判断是非对错的依据。

     如果某人给出的数学定理正不正确由某个“数学权威”说了算,这种独断专行的做法往往会造成个人崇拜的神化风气,这种独断专行的风气与改革开放提倡的解放思想主旋律背道而驰,格格不入;在研究数学问题和其它科学问题时也不宜提倡这种助长个人迷信的愚昧无知风气。

     沈世豪写作的传记作品《陈景润》一书的出版时间是2012年8月。沈世豪在创作该书时应该采访了一些与陈景润比较熟悉的数学家,但这些数学家没有向他介绍到2012年究竟有多少人看懂了“陈氏定理”,而是认可了陈景润生前所说的只有闵嗣鹤能“看懂”他的论文,因此我们这些一般的读者只能认可陈景润的这一说法。

      【李书记看看他,又轻声问他:“是那个(1+2)?” “是的,闵老师已看过,不会有错误的,”陈景润说】。这是从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摘录 的一段话,这里明确说明了闵嗣鹤一人看过就是正确的。到2012年作家沈世豪写作的传记作品《陈景润》也是认可只有闵嗣鹤一人能看懂陈景润的论文,这就是说从1978年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到2012年沈世豪出版传记作品的几十年以来陈景润的论文仍然只有闵嗣鹤一人能看懂。白纸黑字,在事实面前任何狡辩都是徒劳的。
      也许有些善于诡辩的愚民会说当时陈景润听到闵嗣鹤去世的消息过度悲伤而思维混乱,所以陈景润只想起闵嗣鹤一人,对数学所其他有名的数论专家学者想不起来,因此陈景润说的是糊涂话,不必当真。愚民们能把御用文人徐迟用妙笔生花的手法炒作成功的无人能做得到的时代楷模形象往好处想,不容任何人质疑,那么愚民们就自娱自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览众山小 发表于 2021-3-26 10:34
【成名之后的陈景润,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峰巅,摘取(1+1)的璀璨明珠,闵嗣鹤先生不幸去世, ...

啊!惊讶,这就复杂了。审稿,应该是同时有互补联系的,两个人啊?
这样,违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6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lusishun 发表于 2021-3-26 10:45
啊!惊讶,这就复杂了。审稿,应该是同时有互补联系的,两个人啊?
这样,违规吧!

应是,互不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定理:熊一兵作诗祝贺的的那个哥猜证明的证明人鲁思顺是个二百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27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在深 发表于 2021-3-25 08:10
不是神侃,也是胡说乱侃!-
一没有概念,
二没有定义,

老任,是有眼无珠,概念,引理,推论,过程都放在那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26 20:3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