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9|回复: 0

张彧典先生总在凑合的又一个例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3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彧典先生总在凑合的又一个例子
雷  明
(二○一九年七月三十日)

张先生说他改变十折对称的米勒图的某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后,就得到一个非十折对称的构形,且从改变不同的四边形对角线的图中,通过逆时针方向的颠倒,得到了Z1到Z15等15种Z构形,他们的颠倒次数分别是从2到16,且16是最大的交换次数。并且说这个最大颠倒次数16与敢峰先生用演绎法构造终极图时,在第16步演绎完成终极图的演绎次数正好是相同的。这完全是在把不同的事硬往一起在凑合。
1、两件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敢峰先生构造终极图时,是把一个可以连续的移去两个同色B的BAB型的最基本的5—轮构形(属于K—构形),通过演绎手法转化成一个H—构形的染色困局的过程。在从一个B色顶点交换了关于B的链后,移去了一个B,本来是还可以再从另一个B色顶点交换关于B的链,移去另一个同色B。但他却有意不这样做,而是有意的构造关于从另一个同色B到其对角顶点的连通链,造成不能移去第二个同色B的局面。以后的每一步演绎都是这样进行的,只是两个同色发生了变化,这里就不再叙述了。
但在演绎的过程中,仍有第9步,第11步,第12步,第13步以及第15步以后各步,在交换了关于一个同色的链后,就已经有了关于另一个同色的连通链,就不再需要有意的去再构造了这样的连通链了。在第14步时就形成了完整的ABA型的终极图(即H—构形的染色困局)。
而张先生这里的颠倒换色,却是把一个本来就是H—构形的染色困局,通过颠倒的方法,转化成一个可以连续的移去两个同色的K—构形的过程,最终解决染色困局,空出颜色给待着色顶点着上的过程。两种过程不但开始的构形本质是不同的,而且最后得到的结果本质也是不同的。敢峰得到的是一个仍有一个待着色顶点的染色困局,张先生得到的却是一个所有顶点都已4—着色的4—色图。这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去呢?这不是硬在凑合吗?
2、过程的多少也是不同的
敢峰先行的演绎过程是对一个构形经过了1到14步的演绎,一次就可以完成构造唯一的终极图的任务,而张先生的颠倒过程却是对多个不同的构形,各进行了不同次数的颠倒,得到了多个各种不同的4—着色结果的图。这又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去呢?这不是在凑合吗?
3、敢峰先生形成终极图实际上只用了14次演绎,而不是16次
敢峰先生的演绎中,实际上是在第14次演绎后就已得到了完整的ABA型的终极图,但书中却在该次演绎后的图中,少画了本次演绎中有意构造第二个同色顶点的连通链时所需要增加的那一条边,而且整个图中也就缺少了这条边。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终极图。但在第15步演绎时,本来与该边没有任何关系,但图中却把这条边添加了起来。这就好象是在第15次演绎时才形成了完整的终极图。正好第16步的图也是BAB型的,所以张先生就说,他“终于找到了15个非十折对称构形集完备性的理论依据。也与敢峰先生探索H-M构形(即敢峰先生的终极图——雷注)生成原因中前15步演绎得到的15个无解构形形成互为相反结果的一一对应关系。”来说明他的最大颠倒次数16次是正确的。这又完全是在凑合!请张先生好好的看一看,敢峰先生是应该在哪一次演绎时,才真正形成终极图的呢?你不祥细看是在哪一次演绎时,才真正形成了终极图,就与第16次形成完整的终极图联系起来,这不是硬在凑合又是什么呢?
现在,的确不是第16次演绎,而是第14次演绎就已真正形成了完整的终极图,你总不能再把颠倒次数的最大值又由16改成14吧,也不能说你得到的“15个非十折对称构形集”是“与敢峰先生探索终极图生成原因中前13步演绎得到的13个无解构形形成互为相反结果的一一对应关系”的吧!何况你这里的“无解构形”一词用得是错误的。在未完全形成终极图的第14次演绎前,除了第9、第11和第12三次演绎后的图看似“无解构形”,但由于每演绎一次,构形的类型都在发生着转化,转型后的构形又是另外一种两个同色的构形。直到第10次和第13次演绎后又得到的是“可解构形”。因此可以说,形成终极图前的13次演绎后所得的图,都是“有解构形”,而从第14次演绎以后的图才都永远转化成了“无解构形”,没有再返回到“有解构形”的可能了。
明明在形成终极图前的13次演绎中,就有10次演绎后的图不是“无解构形”,或者说13次都不是“无解构形”,因为最终还是回到了“有解构形”。你却怎么说都是“无解构形”呢?这不是与敢峰先生演绎的目的是“要把有解构形变成无解构形”的本意不同了吗?你看一看前13次演绎的结果,是不是一个无解的构形呢?显然,只是在有意的构造了关于第二个同色顶点的连通链后,看上去好象是不能移去第二个同色了,但这时的构形却已进行了转型,转型后的构形又是一个可以连续的移去两个同色的“有解构形”。只所以要有意的构造关于第二个同色的连通链,就是因为不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时,该次演绎后的图是一个“有解构形”。而在未形成终极图前的13次演绎中,每一次演绎都是这样反复的重复着,怎么能说都是“无解构形”呢?
够了,有这三条,就已经能够说明张先生是硬在把风马牛互不相干的事硬往一起凑合的。请张先生好好的分析一下,是不是这回事。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光看书上有没有,书上是怎么说的。难道书上的观点就都是正确的吗?难道作者画图就不可能出错吗?难道印书时就不会出错吗?

雷  明
二○一九年七月三十日于长安

注:此文已于二○一九年七月三十日在《中国博士网》上发表过,网址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5-8 22:41 , Processed in 0.0722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