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09|回复: 0

我是怎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呢?是“看”出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adslliu8343在 2009/04/30 10:15pm 第 1 次编辑]

我是怎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呢?是“看”出来的!
——抽掉了“物质的内核”,(1+1)命题便成为了一种“不可知”。
              (海南省建筑设计院 海口府城 571101) 刘海平
世界归根到底是物质的,脱离了物质的世界,就无所谓认识了。唯物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唯物是科学之本,实事求是是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最高级的方法。脱离了物质的世界,不实事求是,就无法解决科学所提出的问题了。
根本没有看见过的人是不认识的,根本没有尝过“梨”的人是不知道“梨味”的。。。。这些都是“理论”(推导)不出来的,这些(最原始的最基本的经验的东西)都只能是“看出来”(直接实践)的,是任何高级理论也不可能“理论”出来的,这就是认识的起源。
直接实践的经验是认识之源,而一切理论都只是认识之流,认识源于直接经验。这个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能够颠倒过来的。世界发展不止,新事物层出不穷;故“品梨”(尤其是对新事物的新实践)亦应永不停止。 否则,认识之源就会枯竭。        我相信一个总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是一个存在着问题(错误或不足)的方法。否则,还叫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所以,我认为以往解决(1+1)命题的方法,一定是一个存在着问题(错误或不足)的方法。否则,就不会总是无法解决(1+1)命题。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偶为二奇”基本公理中的“新问题”—“新事物”,所以应当从“品梨”开始,去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一个任何高级理论也不可能“论证”出来的命题;所以,这是一个必须并且只能用客观存在的事实加以证明命题。
想知道某婴儿是男是女,怎么办?“光屁股”!隔着衣服去“理论”,是靠不住的,“光屁股”才是最靠得住的。所以,本文采用“光屁股”的办法去解决(1+1)命题。
    俗话说:“说个数,应个物;对得上,账不错”。—将(1+1)与勾股定理对应起来。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 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上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第1页共13页)
哥德巴赫猜想—(1+1)命题是:“一个大偶数 = 两个素数之和,即2N = S + S’。”[2N是某个大偶数,S及S’是(0,2N)中的某两个不同或相同的素数。]
如果(1+1)形式命题是成立的,则“勾股定理”(实质性定理)就应当是(1+1)形式(命题)的“对应物”之一。(详见通过“数学构造方法”得到的附图。)
数者,意识;形者,客观。形为数之本,数为形之度。在附图中(正方形未画出):
2N(大偶数)与直角△ABC的斜边AC上的正方形的面积相对应;
S(素数)与直角△ABC的直角边AB上的正方形的面积相对应;
S’(素数)与直角△ABC的另一条直角边BC上的正方形的面积相对应。
在附图中:直角△ABC的一个锐角∠A=arctg(√S’/√S )即 tgA =(√S’/√S),另一个锐角∠C = arctg(√S/√S’)即 tgC =(√S/√S’)。
显然,这样的直角△ABC是一种事实上的客观存在,而这一事实与素数是否已知是无关的。显然,在这样的直角△ABC中,(请注意这是客观存在!):         
“*”:已知存在着tgC =(AB/BC)=(√S/√S’) (1),由(1)及(tgC与sinC)之间关系的三角函数公式,可知 sinC=(√S /√[S+S’]) (2); 并已知存在着     sinC=(AB/AC)=(√S /√2N ) (3)。 将(2)与(3)进行对比,可知:2N =(S+S’)。    即在设直角△ABC的斜边AC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 2N(大偶数)的条件下,显然在
附图中就存在着(请注意这是存在!):AB =√S  ,BC =√S’ 这一事实!(勾股定理)
其实根本不用进行“*”中的推理,就能直接“看”出:AB =√S  ,BC =√S’。
所以可以认为:(1+1)形式命题是勾股定理在自然数的这一特殊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所以,哥德巴赫猜想—(1+1)命题是成立的。(名符其实!)
将附图中的“A 点”想象为以“O(C)” 为圆心,以R=√2N为半径的圆周曲线上的点。如果“附图”所示的直角△ABC不存在,则圆周曲线将是“不连续”的,即“A点”将是圆周上的“间断点”。—与事实不符!(角的变化是连续的。)   (第2页共13页)
                “附图”中:∠A= arctg(√S’/√S ),∠C= arctg(√S/√S’),圆的半径R=AC=√2N 。
                      A(√S’,√S)           (附图)—解析几何方法,通过
(附图)                             “数学构造方法”得到的。只要(1+1)命题
                                      与勾股定理一对应,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C(O,0)    B(√S’,0)           
显然,一个锐角∠A=arctg(√S’/√S ), 而另一个锐角∠C=arctg(√S/√S’)的直角△ABC的事实上的存在是(1+1)命题成立的(客观上的)内因;而设直角△ABC的斜边AC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 2N(大偶数)是(1+1)命题成立的(主观上所创造的)外因(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存在决定意识,内容决定形式。
可见,本文对(1+1)命题性质的判断和采用的直接“看”(“光屁股”)的直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完全正确的。现对以上的论述,作如下的归纳:
1。数者,意识;形者,客观。形为数之本,数为形之度。(意识对存在的反映。)
2.脱离了物质世界中的“几何图形”,就无法理解(认识)(1+1)这样的意识形式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原因。(原因是存在决定意识,内容决定形式。)
3.(1+1)命题是“一偶为二奇”基本形式公理中的特殊情况,“一偶为二奇”形式公理是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来的,而不是通过“理论”论证出来的。所以,(1+1)命题也必须并且只能是由事实而得证,是根本不可能通过‘理论’推导而得到证明的。
4.企图通过“理论论证”解决(1+1)命题的办法,由于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颠倒了,特别是由于抽掉了(1+1)形式的“物质内核(内容)”,从而就“枯竭”了“认识之源”。(“枯竭”了(1+1)形式之所以产生之“源”。)   (第3页共13页)
“枯竭”了“认识之源”,这是(1+1)命题之所以长期无法解决的根本原因。尽管用尽了“高级方法”,尽管“呕心沥血”,当“水”流到(1+2)时,终于因“枯竭断流”而再也无法流淌下去了。
5.直接实践的经验是认识之源。世界发展不止,新事物层出不穷;故“品梨”(尤其是对新事物的新实践)的实践是永远不能停止的。“品梨”的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看家本领”,这个“看家本领”是永远不能丢掉的。否则,我们的认识就会出现枯竭,特别是对“新事物”的认识就一定会出现枯竭。如果“直接实践”这个“看家本领”丢掉了,那我们就丧失了认识“新事物”的能力,时代前进了,而我们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过去。
以上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尤其是所归纳的五条意见)                      将(1+1)命题神秘化是十分错误的。如果因为(1+1)命题能够“三言两语,一目了然。”,就不把它当作一回事了,“一笑了之”了,那也是十分错误的。其之所以是十分错误的,是因为(1+1)命题毕竟是一个历经了二百多年,很多“智者”呕心沥血而不得其解的一件事(数学界认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1+1)命题是人类在“认识论”上所出现的一个大误区,从“认识论”的立场上来看这件事,那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所以我们应当以“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如果仅仅“就事论事”,那(1+1)命题就失掉了其本身应有的在“认识论”上的价值和地位了。如果(1+1)命题在“认识论”上是没有什么价值和地位的,怎么会发生“历经二百多年,很多‘智者’呕心沥血而不得其解。”的事情呢?所以,将(1+1)命题神秘化以及因为(1+1)命题能够“三言两语,一目了然。”就不把它当作一回的观点都是极端化的,都是错误的。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1+1)命题是人类在认识论上所出现的一个大误区。”的这件事汲取经验和教训,以利于未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大事,这才是我们要积极而努力地去完成的大事。毕竟“认识论”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大事,是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大事。                     (第4页共13页)
为了便于了解和理解本文的“核心内容”,特补充以下内容。(对不少人来说,这是一种班门弄斧。故希望有关专家学者们见谅。)
    以往研究(1+1)命题的依据是“纯精神”的:“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素数是只能被“1”和“自已”整除的数。”, 而不是以客观存在为依据的(看不到任何的
“形”)。作为研究对象的数是名下无实的“真空”。哥德巴赫猜想被弄成了“皇帝的新衣”,(1+1)命题还怎么能说得清呢?无论采用怎样“高级的”方法,都是一种徒劳。尽管验证(1+1)命题的例子不胜枚举,仍然不能证明(1+1)命题是成立的本质上的原因,不在于数是无穷的,而在于数不是事实而是一种意识。(同一个形可表示成无穷多的数,一个没有客观标准(参照物)的数是一种“真空”——“有其名而无其实”。)所以,以往对(1+1)命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在研究“真空” ——“有其名而无其实”,连支撑着数学的“抽象的形”都没有了。研究“不存在”,当然必失败!由此可知,若问:
我是怎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1+1)命题”的呢?是“看”出来的!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顺详敌之意,。。。,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当本人被“理论”得“云里雾里”时,就通过顺详“10=3+7=5+5,16=3+13=5+11,。。。”,去寻找与(1+1)相对应的“客观存在”,终于将(1+1)命题与勾股定理联系(联想)在一起了。
于是(1+1)命题就势如破竹地被解决了。(在被命名为“2N”的形中,不是恰恰存在着 [S/S’]这种分割比例吗?)                                                   所以,要问我是怎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1+1)命题”的呢?也可以说,那是汲取了《孙子兵法》的智慧,而“顺”出来的!
只是“唯理论”,而不去“看”(不相信事实),那就等于是把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高级的“认识能力”拋弃掉了!所以,我把“看”到的东西,拿去给那些只顾“理论”而不去“看(事实)”的人去看,他们几乎都“看不见”,或者看见了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当然也有明明“看清楚”了而故意装着“看不见”的人。         (第5页共13页)
(三缄其口!封锁事实,封锁真理!)所以,我的“小文章”很多人看不见。(被权威所控制着的《数学期刊》根本不予以采用!某些权威剥夺别人应有的话语权!实施“学术专制”!)所以,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以为(1+1)命题仍未被解决。似乎权威们不用的或瞧不起(包括想不到)的(初等数学)办法,是一定不能用的,或一定是错了的。尽管我的“小文章”的的确确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初稿定于2001-01-21。)
下面是我将正方形的面积“等值转换”为直线线段(若干自然个体)之后,发布到《松鼠网》上的文章。现起名为“附文”。(更多的在《松鼠网》上,。。。)
附文:(1+1)命题的证明—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形与形之间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
    如设某直线线段AC的长为2N(即从主观上设定AC=2N),B是AC上的某个点(显然,AC/2N就相当于某个自然个体,如某个人。S及S’是[0,2N]中的某两个不同或相同的素数。)。如此,在AC中(与主观上认为2N有多大无关),则有:
    2N=AC=AB+BC   (1),并在客观上存在着分割比例:K=AB/BC=S/S’  (2)
显然,K在(0,+∞)中是单调且连续的,故必存在着  K=AB/BC=S/S’。否则,B就是直线线段AC的“间断点”,即直线是不连续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以及存在着 AB/AC=(S/2N )(3),BC/AC=(S’/2N )(4)。 由以上(1)至(4)式,便可知: 在直线线段AC上存在着:AB=S, BC= S’。或由 S/S’=AB/BC=AB/(AC-AB)=S/(2N- S),
而得知:S’=(2N- S)。故  2N=S+ S’ 即哥德巴赫猜想是成立的。(名符其实!)
显然,K=AB/BC=S/S’是(1+1)命题成立的客观存在着的内因,而AC=2N则是   (1+1)命题成立的由主观所设定的外部条件--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数者,意识;形者,客观。形为数之本,数为形之度(意识对存在的反映)。
事情就是如此的简单。(几乎人人都能看得懂,如果说权威们没看懂,简直不可想象。那是故意地三缄其口!有关“数学研究”,至此结束。         (第6页共13页)                                      
结束语:由于违背了唯物论的认识论,由于颠倒了认识发展的规律,所以就不认得(1+1)命题了。真可谓:加了件外套,“老婆”失踪了?剃了个光头,“老公”何许人?“理论” 过了头,就会把最重要的最普通的道理忘掉了,甚至于会误认为“最重要的最普通的道理”是没道理。(“草帽们”是不会这样去想的!)
普通的道理不普通,不普通的道理也普通。
我们是怎么知道1M(米)=3尺的呢?我们首先为M(名)确定了一个“标准米实物”(制名以指实),同时也为尺(名)确定了一个“标准尺实物”(制名以指实)。然后将“标准米实物”与“标准尺实物”进行对比(名定而实辨),于是就知道1M(米)=3尺这一M(名)与尺(名)之间的形式关系了。
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不就是采用了与“确定 1M(米)=3尺的形式关系”时相同的办法吗?(设某直线线段AC的长为2N,显然AC/2N就相当于某个自然个体,如某个人。如此“AC/2N”就被确定为“客观计量单位(标准)”了。如此,偶数与素数不就“名下有实”了吗?如此,偶数与素数不就不再是“真空的”了吗?                           如此,偶数与素数不就有了能够进行比较的“物质基础的客观标准”了吗?“真空的偶数”与“真空的素数”之间又怎么能进行比较呢?荀子曰:“制名以指实,名定而实辨。”)我们是怎么知道1M(米)=3尺的呢?不也是“看”出来的吗?
    10M=7M+3M[(1+1)命题的实例],30尺=21尺+9尺[“一偶为二奇”公理的实例]。
二者是同一回事,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呢?这是因为客观计量标准不同之故!由此可见,研究(1+1)命题是不能脱离实际的几何图形的。                         而我们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往往并不刻意去设定“计量单位”,为何却也行得通呢?这是因为我们在事实上已经“默认了某种客观计量单位”,这相当于电脑操作中的“缺省”,或相当于交谈时的“省略”,而并非在研究“真空”。
(第7页共13页)
    一个公鸡看见了“镜子中的自己”,于是便同“镜子中的自己”斗将起来,结果斗得
头破血流,也没个结果。我们以往研究(1+1)的错误方法,不也是同“镜子中的自己”斗吗?(本人也斗了一小阵子。)这不是说刻薄话,这是在说实话(很难听!),我们不能自以为是,自欺欺人。我们不能“画个圈,自己钻;钻进去,出不来。”; 我们不能只知“紧箍咒”,不知“松箍咒”; 我们不能同“镜子中的自己”斗。              
世界上的一些最基本知识必须并且只能来自直接经验,然后再由直接经验上升为理论。唯物论的认识论是不能违背的,认识发展的规律是不能颠倒过来的。唯心论和“唯理论”之所以错了,就是因为违背了唯物论的认识论,就是因为颠倒了认识发展的规律。    我们以往研究(1+1)命题的方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就是不去“看(事实)”,而一味地“唯理论”。即就是因为违背了唯物论的认识论,就是因为颠倒了认识发展的规律。
哥白尼观天象,尔后创立了“日心说”。天文学到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看”,在地球上看不清,就要到“太空站”去看,到月亮上去看,。。。
“看”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任何科学到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看”!
连“看”都不去看了,那还能知道什么呢?数学再抽象,有的东西也还是一定要去“看”的;如果不去“看”,往往就会永远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唯物主义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只“唯理论”而不去“看(事实)”了,(1+1)命题不就成了一种“不可知”了吗?
世界上总有一些我们从未“看见过”的东西,总有一些我们从未尝过的“梨”。世界总是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总是会大量地涌现出一些我们从未“看见过”的东西和从未尝过的“梨”。因此,总是迫使我们必须亲自去“看一看”,总是迫使我们必须亲口去“尝一尝”。之所以必须亲口(自)去“尝一尝”,是因为从未尝过的“梨”的滋味是根本“理论”不出来的。所以认识的第一步就是必须掀起(实践)“盖头”,“看”了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化认识本质的东西。                         (第8页共13页)
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是永不停止的,新事物层出不穷;故“品梨”亦应不止。否则,认识之源就会枯竭。(1+1)命题不就是“一偶为二奇”基本公理中的“新事物”吗?不去“看”,对(1+1)命题的认识之源就枯竭了。
(1+1)形式之所以能够成立,不是由我们所定义的(偶数和素数)的概念(主观意识)所决定的,而是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不少大数学家看了某些“数学尖子”对  (1+1)的研究后,总是说:“还是概念不清。”而那些“概念很清”的大数学家又为何总是解决不了(1+1)命题呢?)当我们“看”清楚了(S[素数]/ S’[素数])这一客观存在着的(不以主观意识中的偶数大小为转移的)分割比例之后,(1+1)命题不就势如破竹地被彻底解决了吗?尽管“概念很清楚”又为何总是解决不了(1+1)命题呢?那是因为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主观主义的,是唯心主义的,是“唯理论”的。
在事实上认为:(1+1)形式之所以能够成立,是由我们所定义的(偶数和素数)的概念(主观意识)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或主观和客观都是能决定的。)由于总是把自己“圈在”概念(主观意识)之中,就根本不会想到去“看(事实)”了。
“为什么会有素数这样的自然数?因为自然个体是一种独立和完整无缺的客观存在,而这一种独立和完整无缺的客观存在,是不容破坏的,一旦遭到破坏,则原本的自然个体便不复存在,所以在自然数(意识)中就有了素数。如分数形式的人是不存在的。。。。说到底(1+1)命题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原因是由‘自然个体是一种独立和完整无缺的客观存在’这一特性所决定的。”(摘自发表在《松鼠网》上的《实事求是—恭请“物质原貌”为哥德巴赫猜想—(1+1)作证。》一文。)把形与数统一起来了,素数也就不神秘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不神秘了。
抽掉了“物质” 这一“内核”,(1+1)命题就被弄成了“皇帝的新衣”,还怎么可能会有结果呢?数学是很抽象的,如果主观了,唯心了,“唯理论”了,那就会去研究那些“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了。所以越是抽象,就越是不能脱离实际。                        
      高等数学方法当然是高级的,但枪好也要看怎么用。          (第9页共13页)
如:不能用来同“镜子中的自己”斗,不能用来研究“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高等方法,相对而言。此时(处)高级,彼时(处)就不一定高级。那就是说,一定要“对症施治”。不从实际出发,任何“高等方法”就一定不高级。(至多是瞎猫逮了死老鼠!)
我相信一个总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是一个存在着问题(错误或不足)的方法。否则,还叫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小岗村搞承包”,在此事之前的本本上是找不到的;还不是因为老是挨饿受穷,于是就来“摁手印”(实践)吧。
过去的成功是一定要肯定的,但往往也会形成某些“框框”,所以就要解放思想。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所以就要“与时俱进”。现代科技不就是一把“双刃剣”吗?
权威是一定要尊重的,但不能绝对化。“草帽们”就一定没有智慧了吗?如今之权威又
有多少当初不是从“草帽”出身的呢?难道“顶戴花翎(权威)”就是真理的标准吗?
面对着极其简单的道理和真凭实据,某些人怎么就死活不认账呢?因为他们认定了用“如此低等”的方法来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是无法容忍的!
然而从1742年以来的所有“高等方法”又全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于是便对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看”的方法,“三缄其口”了。(上瞒天,下唬民,中间骗自己。)
试问:“小岗村搞承包”时,又是以怎样的“高级理论”为根据的呢?“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摘自《实践论》—毛泽东)
很多必须以复杂而严格的推理论证的“复杂问题”,数学家们都逐个解决了,然而像(1+1)此类的“简单的最基本的”数学问题,却总是解决不了。所以,有人说:“越是简单的基本的数学问题,往往越是难。”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那些“复杂的数学问题”的“(物质)基础”已经确立了,“基础” 已经有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解决地上部分的“施工方法”的问题了,地上部分的“施工方法”一旦解决了,整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10页共13页)
然而像(1+1)此类的“简单的最基本的”数学问题,由于还没有解决好“(物质)基础”的事情,所以“房子”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垮下来”了,并且无论采用的“施工方法如何高级”,“房子”在施工的过程中仍然还是一定要“垮下来”的。其道理再简单不过了,那就是由于还没有解决好“(物质)基础”的事情。而要想解决好诸如(1+1)此类的“简单的最基本的”数学问题,第一位的事情就是要解决好“(物质)基础”的事情。因为世界归根到底是物质的。否则,岂不成了“精神是第一性”的了吗?
像(1+1)—“一偶为二奇”公理中的特殊情况的诸如此类“最基本的”数学问题(非此类者除外)往往是只要“(物质)基础”的事情解决好了,剩下的事情也就不那么难了。甚至于几乎人人都会做,或“三言两语”便“人人皆知”了。(1+1)问题便是极好的例证。所以,某些人根本不必因为“本草帽”以“极其低级的方法”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而感到“极度的不平衡”,进而不予认可(三缄其口!)或因方法“极其低级”而加以否定。(白猫乎? 黑猫乎?难道连实事求是的原则也不要了吗?)事实真相是最基本的证明,同时又是最高级的证明,所以“事实胜于雄辩(包括最高级的理论)”。“相对论”不也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吗?                                             
    所以,江泽民同志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更何况那些根本没有任何“物质内核”的解决(1+1)命题的办法呢?
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是对“数学认识论”的巨大的贡献,他将客观存在的“形”
与主观意识中的“数”,有机地统一起来了。这是对数学领域中的“唯物论的认识论”的了不起的巨大贡献!本人用“看”的办法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对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的理论”的一次新的实践。数学家们怎么就忘记“形与数统一的解析几何”了呢?唯物乃科学之本。科学对于“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是无法进行研究的。
不少数学家都认为哥德巴赫猜想必将对数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这个重大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第11页共13页)
世界归根到底是物质的;存在决定意识,内容决定形式;数学再抽象也不能例外。唯物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哥德巴赫猜想既是基本的数学问题,又更像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所以,(1+1)是一个“数学—哲学“问题。
为什么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就越积越多了呢?“唯物”是一切科学之本,
实事求是是最起码的科学精神。难道可以为了“面子和私利”而舍弃吗?难道我们不应当汲取“第一次数学危机”的教训吗?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根本不懂得“数和形的关系”的道理的,是根本不懂得“存在决定意识,内容决定形式。”的道理的。所以,该学派不容许√2形式的存在(该学派主观武断地将整数奉为“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以至于“杀人灭口”。所以,以往的唯心主义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根本无法解决(1+1)命题的。
难道我们可以将(1+1)命题也去奉为“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吗?难道我们还要去重蹈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覆辙吗?难道我们还要去搞什么“第X次数学危机”吗?尽管(1+1),“一言可尽”,令人十分难堪,也必须实事求是地去对待。                              
毛泽东同志不是十分地强调实践的重大意义吗?
现在不是正在十分地强调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吗?尤其是十分地强调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吗?
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解决的呢?是“看”出来的!唯心主义总是把问题搞得“云里雾里”的,神神秘秘的。唯心主义,此乃科学之大敌。
私利至上则学风不端,此乃振兴中华之大敌。厚德载物,厚积勃发。
科学误入歧途,凡有良心者,岂能坐视?科技进步德为先,世界观为本。
“本草帽”衷心希望能得到“高层” 科学界 哲学界及社会舆论的大力支持;衷心希望某些权威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唯心主义总是误导人,吓唬人。
(第12页共13页)
唯心主义总是“想”把人吓唬得不敢解放思想,不敢实事求是,不敢与时俱进。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破除迷信,改革创新。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讲了多少年了,现在仍然还有不少人(包括某些科学家)仍然在按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办事,仍然在按“唯理论”办事。为了宣传和普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以,本人就“短话长说”了。(主要是针对广大青少年读者。)特此说明,希专家学者们见谅。
看来经济越是发展,就越要花大力气去抓好德育教育。如学术不端问题。
看来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就越要花大力气去宣传和普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防范现代科技的“负效应”。(如以“高科技”去作弊[西安专升本考试中严重的作弊事情]等等。)以现代科技防范现代科技的“负效应”,其力量是有限的。治本还是要依靠花大力气去抓好德育教育。
“一言可尽”的数学题解文,竟非得“一言难尽”而不可!这既是一种万般无奈,又是一种十分的必要,实在是令本人感慨而又感慨啊!难道数学家们真的是从“学术”上不赞同“本草帽”的小文章?怎么很多“外行”都赞同“本草帽”的小文章呢?怎么很多“年青人”都赞同“本草帽”的小文章呢?并且还有人说:“看来(1+1)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数学家们怎么把(1+1)说得那么难呢?”本人将小文章发到《松鼠网》上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就是要让大家都来重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数学家们怎么会觉得(1+1)难于上青天呢?唯心主义了!“唯理论”了!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不仅仅在“学术”上对科学有很大的贡献,他们对科学的更大的贡献恰恰是人格魅力—科学道德。
向真理低头不仅不丢人,相反恰恰是对科学的一种很大的贡献。
厚德载物,厚积勃发。
班门弄斧,衷心欢迎各种批评。                        (第13页共13页)
附图不太清楚,望对照文字想一想。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9-17 03:3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