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0|回复: 6

你最钦佩的数学天才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2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最钦佩的数学天才是谁?
作者:日久见人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58720/answer/34837714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他是一个被嫌弃了22年的数学天才,独自破解两大世界难题,刷新智慧极限,成就震撼整个世界,可以与华罗庚、陈景润比肩。37岁时成家,48岁累死于自家床头。却无人知晓,他去世后,妻子收到45元钱,37元是他去演讲报销的路费,8元是他演讲所得的劳动报酬,他就是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陆家羲。 13岁丧父,16岁只身外出谋生,29岁丧母,1956年,陆家羲被一本书中那百年未解的数学谜题寇克曼女生问题深深吸引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为了解开谜题,他放弃了64元高薪的工作去读大学。整整四年,风雨无阻的在图书馆跟昏暗路灯下的大青石上,用一支笔孤独地演算着。26岁时他成功的破解了“数学谜题寇克曼女生问题”满心欢喜地将四年的成果寄给了科学院,结果一年后才收到回信,不予发表,请自行核实。于是他再次投稿。又是一年的等待,又是被退回,请改投其它刊物。他又写了四篇论文进行补充投稿,可是没想到得到的回信只有四个字没有价值。他本想再次检验,再次投稿,却迎来一个特殊时期“文化大革命”,他被限制自由,无端被扣上“帽子”,进行劳改,他却始终没放弃。整整十年,默默的在角落里计算着,直到1977年风雨过后,他再次投稿,却再次石沉大海。两年后, 44岁的他在看一篇报道时,便僵在那里。原来,寇克曼女生问题早在1971年就被意大利人破解了。泪水不停的滴落,拍打在那1971年?我18年前就已经破解了,他比我晚了十年,但这份荣誉绝不属于外国人的,他痛心疾首后,擦干眼泪,又向另一座高峰冲去,斯坦纳系列大集。他长期的熬夜让得了神经性牙痛,为了省时间,他竟然将牙全拔了。全心投入在破解谜题上,在1979年10月,他又成功了,再次寄出自己的成果,却又渺无音信。 他只好寄给美国,近一个月回信就来了。他的论文被西方誉为20年来最重大的成就。而陆家羲被众多西方数学家膜拜时,国内却无人知晓。 1983年,有关部门恳请数学家门德尔逊教授来国内讲学,教授大惊,让我去讲组合数学,那不是班门弄斧吗?你们不是有陆家羲博士吗?陆家羲他是谁?就这样,在外国教授的推荐下,他站到了武汉学术大会的讲台上。当他宣布斯坦纳是他解开时,全场沸腾。被追逐热点的媒体吹捧着,被赫赫有名的大学争抢着,可没人知道,他来开会的路费都是他妻子寄来的,为了省钱,他坐最慢的车回到了包头。到家后,他便累倒在土炕上,永远的睡了过去。发布于 2024-04-30 14:5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人生,历史老人绝对不会忘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4-5-12 16:18 编辑

为什么要研究奇合数对个数?

根据唯物辩证法,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辩证的。

根据已经证明了的定理:偶数趋于无穷时,素数个数密度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此时:

(1)相邻偶数的π(N)=π(N+2),

(2)△r2(N)=△C(N)-1,哥猜表法数个数与奇合数对个数是正相关

(3)根据奇合数对密度定理可知:

此时奇合数对个数接近于N/2 ,因此哥猜表法数个数也趋近于无穷。

这说明一个事实:在偶数趋于无穷的时候,素数是非常稀疏的,

此时构成大偶数的哥猜表法数个数与素数的个数没有关系了,

因为根据哥猜表法数真值公式,此时的素数个数是个不变的常数项了,

因此,偶数趋于无穷时,相邻偶数的奇合数对个数越多,则哥猜表法数个数越多。

这彻底终结了人们所顾虑的素数稀疏到0时,哥猜表法数个数可能为0的顾虑,

更解决了人们总是希望找到素数公式才能回答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纵观哥猜研究历史长河,人们只沿着研究素数这条路长驱,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唯物辩证法去研究。

因此,人们用素数出现的概率为0,来质疑哥猜的成立,更有甚者提出哥猜不可证的理由是哥德尔定理,

凡此种种,都忽视了构成偶数哥猜这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奇素数与奇合数的对立统一。

事实上,崔坤给出的哥猜表法数真值公式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哥猜命题被崔坤以奇特的方法理论给出终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崔坤的新理论几个要点:
第一是:奇合数对密度定理:C(N)~N/2
第二是:每个不小于38的偶数的哥猜表法数个数至少有5个
第三是:Δr2(N)=ΔC(N)-1,相邻偶数哥猜表法数个数的变化量与奇合数对个数的变化量是正相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懂得人类渴望真理的本性是绝对不会变的,所以要坚定信心,

尽管当下人们喜获铜臭,但科学绝对不会让它臭下去,金子总会发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4-5-12 16:35 编辑

陆家羲被一本书中那百年未解的数学谜题寇克曼女生问题深深吸引了,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为了解开谜题,他放弃了64元高薪的工作去读大学。

整整四年,风雨无阻的在图书馆跟昏暗路灯下的大青石上,用一支笔孤独地演算着。

26岁时他成功的破解了“数学谜题寇克曼女生问题”满心欢喜地将四年的成果寄给了科学院

结果一年后才收到回信,不予发表,请自行核实。

于是他再次投稿。又是一年的等待,又是被退回,请改投其它刊物。

他又写了四篇论文进行补充投稿,可是没想到得到的回信只有四个字没有价值


***************

这是谁的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4-5-12 18:16 编辑

e=7]解析网友的文章:

他是一个被嫌弃了22年的数学天才,独自破解两大世界难题,刷新智慧极限,成就震撼整个世界,可以与华罗庚、陈景润比肩。

伟大!!!


37岁时成家,48岁累死于自家床头。
是奋斗在数论一线的真英雄,英雄永垂不朽!

却无人知晓,他去世后,妻子收到45元钱,37元是他去演讲报销的路费,8元是他演讲所得的劳动报酬,他就是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陆家羲。
那个艰苦的年代英雄依然是艰辛的,但祖国母亲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儿子-陆家羲

13岁丧父,16岁只身外出谋生,29岁丧母,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空乏其身”,注定会造就英雄的本色

1956年,陆家羲被一本书中那百年未解的数学谜题寇克曼女生问题深深吸引了,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为了解开谜题,他放弃了64元高薪的工作去读大学。

整整四年,风雨无阻的在图书馆跟昏暗路灯下的大青石上,用一支笔孤独地演算着。

学术上的成就永远离不开忘我的兴趣,更离不开艰苦的脑力劳动


26岁时他成功的破解了“数学谜题寇克曼女生问题”满心欢喜地将四年的成果寄给了科学院,结果一年后才收到回信,不予发表,请自行核实。
看来设立专门学术成果鉴定委员会是当务之急,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伟大的民族早就知道

于是他再次投稿。又是一年的等待,又是被退回,请改投其它刊物。
看来设立专门学术成果鉴定委员会确实是当务之急

他又写了四篇论文进行补充投稿,可是没想到得到的回信只有四个字没有价值。

悲哀的历史事实告诉人们:设立专门学术成果鉴定委员会确实是当务之急了!

他本想再次检验,再次投稿,却迎来一个特殊时期“文化大革命”,他被限制自由,无端被扣上“帽子”,进行劳改,他却始终没放弃。整整十年,默默的在角落里计算着,直到1977年风雨过后,他再次投稿,却再次石沉大海。

悲哀的历史事实再次告诉人们:设立专门学术成果鉴定委员会不能再拖了!!!

两年后, 44岁的他在看一篇报道时,便僵在那里。原来,寇克曼女生问题早在1971年就被意大利人破解了。
学术成就是全世界的,不是哪个国家独有的,攀登科学高峰大有人在!

泪水不停的滴落,拍打在那1971年?我18年前就已经破解了,他比我晚了十年,但这份荣誉绝不属于外国人的,他痛心疾首后,擦干眼泪,又向另一座高峰冲去,斯坦纳系列大集。他长期的熬夜让得了神经性牙痛,为了省时间,他竟然将牙全拔了。全心投入在破解谜题上,在1979年10月,他又成功了,再次寄出自己的成果,却又渺无音信。
顽强的英雄不怕烈火,坚信自己的学术成就屹立不倒!!!

他只好寄给美国,近一个月回信就来了。他的论文被西方誉为20年来最重大的成就。
学术成就总在有鉴定委员会那里诞生,因为公正才是学术的核心

而陆家羲被众多西方数学家膜拜时,国内却无人知晓。 1983年,有关部门恳请数学家门德尔逊教授来国内讲学,教授大惊,让我去讲组合数学,那不是班门弄斧吗?你们不是有陆家羲博士吗?陆家羲他是谁?就这样,在外国教授的推荐下,他站到了武汉学术大会的讲台上。当他宣布斯坦纳是他解开时,全场沸腾。
金子总会发光的!!!

被追逐热点的媒体吹捧着,被赫赫有名的大学争抢着,可没人知道,他来开会的路费都是他妻子寄来的,

为了省钱,他坐最慢的车回到了包头。
这就是朴实的中国学者

到家后,他便累倒在土炕上,永远的睡了过去。

向英雄致敬,英雄永垂不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25 15:1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