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5|回复: 53

崔坤的哥猜表法数下界值定理是哥猜定性的最新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4-5-9 13:02 编辑

崔坤的哥猜表法数下界值定理是哥猜定性的最新理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4-5-2 10:03 编辑

至此,哥猜已被彻底终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xiansheng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4-5-7 20:52 编辑

感谢H先生提供的单记数据和杨传举老师提供素数计数,崔坤利用其真值公式给出大数据:

也就是说相邻偶数的哥猜表法数个数的变化量都是按照:Δr2(N)=ΔC(N)-1进行变化的!

这是崔坤的又一强有力的定理!

例如:

Δr2(202405020)=r2(202405020)-r2(202405018)=2185382-817414 =1367968

ΔC(202405020)=C(202405020)-C(202405018)=80978310-79610341=1367969

Δr2(202405020)=ΔC(202405020)-1=1367968=1367969-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句“因此每个不小于38的偶数的哥猜表法数个数下界值为5”的结论需要打个补丁——偶数68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工688 发表于 2024-5-7 07:59
最后一句“因此每个不小于38的偶数的哥猜表法数个数下界值为5”的结论需要打个补丁——偶数68例外。

崔坤认为1是素数,38=1+37=7+31=19+19=31+7=37+1,r2(38)=5;
68=1+67=7+61=31+37=37+31=61+7=67+1,r2(68)=6。

点评

杨老师是我的知音,非常感谢您的鼎力支持。  发表于 2024-5-7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4-5-7 19:34 编辑

特别强调,C(N)=0的临界下界值C(38)=0是有定理推导而来的,绝对不是数数得来的。
这才是一般性证明,有着非同寻常的科学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7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1曾经被当作素数,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后来1不再当成素数,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应根据哥德巴赫提出那个猜想的时代,恐怕那时1已经不是素数啦;
故当今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时,1不能再看成素数!
应把1拉入素数行列,即使证明出任何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含1在内)之和,这不能算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点评

殆素数就是一个不讲逻辑的概念,当然证明不了1+1  发表于 2024-5-7 21:08
数学是讲逻辑的!  发表于 2024-5-7 21:08
解析数论的一代宗师哈代于1908年还承认1是素数,1908年于1742年不是一个时代吧?  发表于 2024-5-7 21:07
1是素数是不可动摇的,因为没有任何理由否定1是素数,搞研究的一个基本功是考究历史!杨老师有所不知!  发表于 2024-5-7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4-5-7 22:04 编辑

1是素数的问题:

第一1是素数有着近2000年的历史了,其鼻祖是埃拉托斯散在公元250年定义的,

在旧羊皮上扣洞,1是留下的孤岛就是素数。

第二欧拉用算术基本定理否定1是素数,1的特性是固有的,而算术基本定理的定义域中是不包含1的。


请注意早在公元300年的欧几里得在其《几何原本》中就证明了算术基本定理,

那个时候欧几里得认为1连数都不是,更不用说1是素数了,

因此欧拉借用算术基本定理否定1是素数是严重违反逻辑的。

错误的约定不会永久下去,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证明,就是把1是素数重新的定义,完璧归赵!

1是素数这是数学的大厦的基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元和欧拉犯了同样的错误!
近代数学约定1不是素数的根源就是欧拉,
欧拉用只有1不是素数才能保证算术基本定理成立,显然这是极其错误的!
公式中限制一个数参入是数学上基本的技术性手段,但不能否定这个数的属性!
1是素数有着近2000年的历史,人类的数学智慧不仅仅限于欧拉的智慧,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欧拉仅仅是欧拉而已!
那些崇拜与迷信者必将自食其果!
在算术基本定理中,约定素数p>1与否定1是素数不是同一个逻辑!
约定素数p>1是因为1的n次方依然是1,因此否定1是素数是没有根据的!
1是素数与1的n次方依然是1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算术基本定理中,约定素数p>1,没有否定1是素数,只是把1排除之外而已。
如同我们限制60岁的男性参入某项活动(不是人的动物当然排除在外),
但我们不能否定60岁的男性不是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uikun-186 于 2024-5-7 21:57 编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8ef34bb2942cebbfcc3


*************

在这个视频里承认1是素数的数学家,崔坤给出了详细的解说,希望大家都看看,以增强认识。


【1】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承认1是素数提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2】1782年英国数学家华林承认1是素数,代表作有著名的《华林问题》。

【3】1876年德国数学家威尔士特拉斯承认1是素数,是开启极限思维的先驱。

【4】1890年英国数学家凯莱承认1是素数,代表作凯莱-哈密顿的定理。

【5】1897年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承认1是素数,有著名的《克莱因瓶》。

【6】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代承认1是素数,是解析数论的一代宗师,是华罗庚大师的恩师。


1是否为素数

最早期的希腊人甚至不将1视为是一个数字,因此不会认为1是素数。

到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数学家将1纳入作为第一个素数。

到18世纪中期,基督徒哥德巴赫在他与李昂哈德·欧拉著名的通信里将1列为第一个素数,但欧拉不同意。

然而,到了19世纪,仍有许多数学家认为数字1是个素数。

例如,

德里克·诺曼·雷默(Derrick Norman Lehmer)在他那最大达10,006,721的素数列表中,将1列为第1个素数。

昂利·勒贝格据说是最后一个称1为素数的职业数学家。

到了20世纪初,数学家开始认为1不是个素数,但反而作为“单位”此一特殊类别。

许多数学成果在称1为素数时,仍将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26 09:1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