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195912

[分享]关于Goldbach猜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5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Goldbach猜想

[这个贴子最后由白新岭在 2010/06/05 03:35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882907792010/06/05 07:39am 发表的内容:
依鄙人看,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皆是基础初等数学证明题,更确切地说,也就是比较复杂地“作一道中学数学练习”而已。
我非常赞成周老先生的说法。
我也曾让童信平先生做上一两道不定方程的小题。
他却说,以前你是自娱自乐,现在成了自吹自擂了,而且还戳戳逼人。
我无话可说了,难道真的连一个不定方程也解不出的人,还想把歌猜证明,我仅是读过高中的,没有学过数论,怎么对这样的小问题就恼火呢?
现在在复述一下我给的小题,x+y=n,x,y不能整除2,3,5,求n为偶数时方程符合条件的解组数,用含n的函数式表示(当然你可以用分段函数,更确切的说是分类函数,即把n分成不同的类),如果,林梦启先生还来此网的话,会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解决,吴代业也可以解决,只是他仅停留在此条件上,不在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不会有更深层的发展。
如果能做出来,还可以增加条件,或增加未知数的个数,当把这些小问题搞清弄明时,离打开歌猜的大门就不会遥远。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Goldbach猜想

白新岭:你的一些研究,都有前人比你走得更远,你要是能加强学习,也许你会少走一些弯道,或去重复别人的工作.似乎曾给过你建议.即然是难题,就设有小问题.要不,很多数学家也不至于穷其一生,最后还是抱憾终生.闵嗣鹤教授临终前都在思考Goldbach问题,相信你要是能参阅闵的著作、潘承洞的著作.对你应有帮助.
发表于 2010-6-5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Goldbach猜想

下面引用由882907792010/06/05 06:46pm 发表的内容:
王元、扬乐臭了,现在又抬出闵嗣鹤来,无非也就是换汤不换药,客观上是为了保着那个学阀们用解析数论愚弄政治所吹起来的“国际领先地位”,不被“民科”大众推翻。但是,时势造英雄,“民科”中藏龙卧虎,学阀们 ...
      穿新鞋走老路-------错亦!
发表于 2010-6-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Goldbach猜想

下面引用由1959122010/06/05 04:29pm 发表的内容:
白新岭:你的一些研究,都有前人比你走得更远,你要是能加强学习,也许你会少走一些弯道,或去重复别人的工作.似乎曾给过你建议.即然是难题,就设有小问题.要不,很多数学家也不至于穷其一生,最后还是抱憾终生.闵嗣鹤教 ...
如果真是那样,我早就结束对歌猜的研究了。
按您的网名:195912,您应该是1959年出生,比我正好大10岁,与熊一兵先生的年岁相差不多。
我是一个孤陋寡闻,闭门造车的人,也许就相先生所说,走了重复路,走了弯路,但是这些对我来说都是财富,并没浪费自己的时间。
当知道有哈代猜想公式时,知道已有拉曼纽扬系数时,知道有哈代孪生素数对积分公式时,我并不感到神奇或惊讶,我想到的是问什么要称之:猜想公式,感应系数,而不是证明了的公式,理论推导出来的系数?这是我最迷惑不解的问题。
我与大傻争论过拉曼纽扬系数的由来和推到过程,我说他们的推导只是一种恒等变形,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推导,证明(在这个版块,lusishu也有另一种恒等变形)。
大傻给出过连乘形式转化成哈代公式形式或孪生素数对的哈代公式,童信平一直不回声,后来他说他多年以前曾经推导出来哈代公式,用几个连乘积形式,可是让某数学家,还是教授看了说,你还是研究些别的吧,这个没有用处。
所以,我的好多帖子只写结果,不在写推导过程,青椒(qingjiao)说这些修正的式子或函数没有意义,特别是加了调节系数什么的,我回答他,你不懂调节系数的意义。
在此版块,有偶数在孪生素数对集合中的拆分公式。
在基础数学版块中有一个四胞胎素数群的数量的积分公式,它们都是建立在所谓的感应系数上的(即拉曼纽扬系数上的),不过我给的系数都是分析推到证明出来的,并非感应所得。
发表于 2010-8-15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关于Goldbach猜想

为什么民科不受重视,现在还有多少专家能代表神圣的中科院
发表于 2019-7-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以前的帖子了,或许有点用处。
最主要的是前两天我在数学研发论坛上看到管理员多年以前对“民科”的定义,细心阅读后,感觉的确是那样,大力宣传自己的成果,激励的反对以前科学工作者的成果,好多还以对国家做贡献为由,......。
本网站也有类似的,就连本人也把自己看成民科了,所以以前自己一看到“民科”二字就反感,问什么要划分民科与管科呢?很是搞不明白,细心阅读了“民科”的定义,我对那类型的人也非常反感,问什么要拿科学家的成果开玩笑,前人的成果我们要吸收采纳,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自己的就出名了。
我现在把自己看成数学爱好者,我不是数学研发论坛定义的“民科”。
这个网站上那种的“民科”还真有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新岭 发表于 2019-7-4 17:40
多年以前的帖子了,或许有点用处。
最主要的是前两天我在数学研发论坛上看到管理员多年以前对“民科”的定 ...

       按民科的定义,历史上最伟大的民科非爱因斯坦莫属,另外哥德巴赫也应该是民科。所以作为一个民科也不要觉得自己就比专业人员低一头,只要努力探索,终究会有一定的成就。我就觉得当偶数趋近无限大时素数对的个数为(N/2)[(p-2)/(p-1)]∏(1-2/p)[1/2e^(-γ)]^2( 其中3≤p≤√N      [(p-2)/(p-1)]中的p|N     e^(-γ)≈0.56146)应该成立。当然我的计算水平有限,不过网上有不少网友计算水平很高,如天山草先生就用我的公式计算出40亿亿时孪生素数的值是实际值的0.9493,另外网友愚工688的计算水平也不低,期盼用我的公式计算出10000亿亿时看能否达到实际值的0.99。一个问题提出来,就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需要过一段时间后由条件允许后才能验证,先是日全食时太阳旁边的星光偏转一个角度,又有最近的引力波验证。所以我的公式也需要计算机计算到1亿亿亿亿亿亿,甚至更大的数值时素数对的个数。虽然现在没有数值,但是我有信心这个公式是成立的。当然如果将来我的公式经验证不成立,我也不遗憾。不管怎么我努力过,我奋斗过,我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结果,也可能有前人也得到过这个结果,但我是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的,并且公开在论坛上,如有人能拿出证明早于我得出这个公式,那我甘拜下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后浪推前浪,缺那个地球都能转,缺那个人类都照样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5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周明祥网友的账号88290779,在科学网[数学科学栏目],人民网[科教栏目] [ 哥德巴赫猜想吧] [数学中国论坛]于
2013~2018年间,皆补屏蔽了——虽然他们没有给出屏蔽理由,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创立了谱法理论,公然批判筛法解析数论
是伪科学!但是还好,[数学奥林匹克报]对账号88290779的论文,全部给予了保存,现在还能去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沟道效应 发表于 2019-7-5 03:48
可惜!周明祥网友的账号88290779,在科学网[数学科学栏目],人民网[科教栏目] [ 哥德巴赫猜想吧] [数学中国 ...

周明祥就是195612先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22 04:3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