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6|回复: 1

变态的新中国数论研究道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2 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渊源

   1953年,回国以后的华罗庚组织了数论讨论班,召集了一大批年轻人。在国家背景下,整个中国学习苏联,从文化艺术,军事,农业,,,到科学。数学也是毫不例外,当时苏联科学还在李森科学术流氓的阴影之下,数学也是在维若格拉道夫荒唐的理论控制中。维若格拉道夫曾经“证明”《每一个充分大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在1931年骗取了斯大林10万卢布。
   
   在维若格拉道夫的错误思想引导下,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所谓“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所谓“4 + 4”。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所谓“1 + 3 ”。以上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证明结论都是特称判断(所有数学定理都是全称判断),命题都是集合概念(所有数学定理都是普遍概念或者单独概念),苏联的错误理论直接误导了整个中国数论60年。中国数论基本完全沿袭了苏联数论教材中的错误概念“殆素数”和“充分大”。

二,流毒

苏联的数学理论指导思想的流毒直接误导了中国数学界,在苏联的荒唐理论指导下,华罗庚在1953年举办了数论学习班,完全照搬苏联数论理论教材,华罗庚和闵嗣鹤充当指导教师,把新中国数论引向了一条错误的道路,由于政治的渗透,1957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所谓“3+4”,中国青年报以整版篇幅报道王元“英雄事迹”,这是一般数学家无法得到的优待,因为王元的“成果”是学习苏联的典型,是向老大哥献殷勤的最好模式。

三,数论大跃进

在这个时髦的哥德巴赫猜想下,中国一大批思维单纯,没有涉世经验的年轻数学家卷入了旷日持久的攻关中,山东大学潘承洞基本就是一个平庸的数学家,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数学成果,他的工作全部都是忽悠人们的解析数论。完全不懂数论的吴文俊关肇直极力推荐陈景润的工作,别有用心地把一个平庸无能的“1+2”推送到高高的祭台。

四,数学依附政治旁大款

文化大革命后期,经过了黄帅张铁生事件,大家意识到,只有让科学与政治结合,才能获得地位与荣耀,科学院有意识地散步流言,说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吸引高层注意。这个时候,两大政治集团都想证明自己高尚,拉拢知识分子加入自己势力,,,。中国数学第一次品尝到甜头,科学有时候非常可悲,只有充当政治的情妇才能获得身份。

五,下流手段向西方传播

陈景润王元潘承洞的成功包装,极大鼓舞了中国数学界,他们不仅仅获得了荣誉地位,还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学生”,一行人已经做到了省部级,例如潘承洞的学生展涛,陈景润的学生王天泽,他们才能平庸,都是打着陈景润王元潘承洞这张牌,华罗庚学派的一派独大的气势打压了其他学科分支的数学家,引起了强烈不满,中国数学界派系林立,就连丘成桐也不得不让几分。为了缓和矛盾,丘成桐违心地把自己不懂的--在数论专业中造假的美国张益唐吹捧成为天才,在论文没有发表的状态下,发给张益唐“晨兴数学奖”,张益唐是潘承洞的弟弟潘承彪的学生,此人一生从来没有一项完整的东西,就连毕业论文也是错误的。但是,不要小看了张益唐的功力,他居然成功利用了媒体,将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吹出了兰花。让人们刮目相看。

六,学术专制的后果

新中国科学几乎没有任何重大原创,不仅仅与诺贝尔奖无缘,与菲尔兹奖无缘,更加严重的是后继无人,整个数学界思想僵化,崇拜权势,人身依附,品质恶劣。凡是与自己无利可图的东西,一律否定;凡是与自己有利的东西,一律肯定。数学家剽窃,抄袭,造假,骗取自然科学基金,攻击批评者,,,各种下流手段就是一个黑社会。未来的数学家和下一代年轻人的前景可以预料:都是一群没有学术尊严,没有创造力,没有人格的数学工匠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误为什么会持续一百年

从v-布龙开始经过维若格拉道夫到陈景润张益唐已经有100年了,这种同一个错误怎么会持续这么久?数量会这么大?这是因为顶层信息的放大作用。 错误信息的源头如果没有阻断,会一直延伸很多代,因为错误的后代会一直引用这些错误文章,哪怕他们的学生论文不需要引用,也会假借需要引用,以此炫耀他们的正确与正宗,这是一个潜规则。 所以,错误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你反腐也好,反错也罢,一直反到错误的源头,当初这个错误又是谁认可的呢?其实,谁也没有认可。

不过是当初没有人及时指出错误,或者有人指出了没有得到重视。当这个错误成为了权威,你再批评他就困难了,因为这个错误已经成为主流数学成果,在这个错误后面有数以百计和千万计的错误论文,名正言顺地被认为是真理了。正所谓温水煮青蛙。

腐败的权力机构制定的反腐败机制是不能做到反腐败的,同样道理,科学官僚机构制定的反学术不端也是不能解决科学错误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会与你讨论自己的错误。所以,这个青蛙死定了。

一个中学生听说了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决定试验一下,他把青蛙轻轻地放在开水里,青蛙瞬间毙命,根本不可能跳出;他又把另外一只青蛙放在装满冷水的铁锅里,青蛙静静地看着他,中学生“啪”地一声打开炉火,温度只增加了一点点,青蛙就逃跑了。这个温度是青蛙可以承受的啊,为什么青蛙要跑呢?它怎么知道我要烫死它?

原来,青蛙也会居安思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5-5 20:16 , Processed in 0.0703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