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46|回复: 0

庆祝谷超豪院士80寿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谷超豪个人经历
  谷超豪先生出生于1925年,在浙江大学求学期间,他一边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一边努力向苏步青教授、陈建功教授学习,并开始从事科学研究。
  上世纪50年代,谷先生受国家选派赴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他仅用2年的时间就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谷超豪先生陆续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又曾出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从规范场到孤立子数学结构,他的目光始终瞄准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分支;他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也是一位积极的教育家。他的研究成果扬名世界,他的“桃李”构成了共和国数学事业的脊梁。
      扎实、广博的基础,不畏艰难的攀登精神,使谷超豪在数学科学领域的造诣,从一开始就达到了罕有的高度。1957年,谷超豪赴莫斯科大学进修,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变换拟群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并获得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起,他以高速飞行为背景,解决了一系列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难题,他在国际上系统地开创的多元和高阶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理论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74年起,谷超豪和杨振宁合作,联名发表了《规范场理论的若干问题》等论文。杨振宁博士曾经把谷超豪的研究,比喻是“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谷超豪在规范场研究的基础上,于1980年又开创了波映照的研究新领域,并引发了国际上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后续研究,他的论文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性引文。
  在数学的王国里,他永不停留。谷超豪75岁高龄时,还一年发表了3篇论文;至今,他已经发表数学论文129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各1项,以及华罗庚数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柏宁顿孺子牛奖(杰出奖)等多种奖励。
  在谷超豪的科研道路上,每当开辟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后,他就转入到新的科学领域研究中去,毫无保留的把思想、经验、技巧传授给学生,把学生推向这一领域的前沿。他不计较个人名利,指导学生写论文时,常常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构思,但不愿在文章上署名。
  谷超豪在复旦大学先后开设了10多名基础课和专业课,要通过他的研究生答辩,最关键的是论文必须具备“原创性”。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神熏陶下,几十年来,谷超豪为国家输送了包括3名科学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的众多高级数学人才。他直接指导的学生中有已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李大潜院士、陈恕行教授、洪家兴教授,有首届青年科学家奖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穆穆等多名优秀的数学家。此外,他所主编的二本教材曾分别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和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长期的革命经历和行政工作所凝结的报国情怀,是谷超豪在科学道路上不断进取的动力。回首当年,谷超豪笑着说:“革命者我要做,科学家我也想做,就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我的研究有两个原则不变,一是围绕国家的总目标,二是围绕学科的发展”。
   50年来,谷超豪教授承担了为数众多的领导工作,他曾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他还曾是原国家教委第二届数学、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他参与过1962年我国科技发展十年规划的制定,是首届攀登计划项目《非线性科学》的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数学学科发展战略的决策人和领导人之一。
  “成汽遨太空,积雪踞高峰。一泻掠江海,化雨随东风。”在这首《观莱茵瀑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谷超豪对生活的情怀。旅游、散步、做诗,谷先生的夫人胡和生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一名数学女院士,夫妻两人携手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在生活和学术上相伴相随。
    1984年时,国内连统计学的概念还都没有。由于复旦大学在数学研究领域方面的杰出成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与谷老协商,决定每年由复旦大学保送两名学生前往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深造。结果,连续两届学生送到哥大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一名如今已经是哥大统计系系主任。从那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哥大统计系几乎是大陆去的学生一统天下,即使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牌大学中,也有不少统计系教授是华人。后来在谷老的倡导下,国内从数学学科分出了统计学科,使海外的学者归来时能够有生根和发展的地方。
    谷老:要鼓励年轻人敢想敢做
    老年人要做到三不,一是不压制年轻人的想法,而要鼓励年轻人敢想敢做;二是不压制年轻人的发展,鼓励年轻人能够发展自己的研究方向;三是不挡年轻人的道。这是谷老在祝寿仪式上讲话时,对自己从教经验的精辟总结。
    谷老表示,他的老师苏步青当年对他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谷老一直以战略数学家的眼光高瞻远瞩,把国家发展的需要和科学发展本身的需要作为自己科研选题和培养学生的标准。当开辟一个新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带出一批青年科研人员之后,他立刻毫不犹豫地转入到新的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去。法国科学院女院士肖盖称赞谷先生具有“独特、高雅、深入、多变的风格,是一位向难题进攻并解决难题的偏微分方程专家。”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杨振宁博士主动找到复旦大学,邀请谷先生合作研究,后在规范场的数学结构方面有许多突破,联名发表了《规范场理论的若干问题》等论文,杨振宁博士称赞谷先生的有关研究是“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2-22 20:1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