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66|回复: 1

[转帖]刘光裕:中国科普正沦为无头脑谣言散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光裕:中国科普正沦为无头脑谣言散布
刘光裕
最近参加了几个会议,自然之友和美国地球教育中心的联合环境教育技能培训,云南省科技厅与科学院科昆明分院普工作座谈会,中科院信息管理讲座等等,几乎都是形容枯槁,毫无内容,甚至有些无厘头的意味。加之,今早看到“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的惊悚科普新闻,让人不禁寒颤,提起笔来谈谈一些最近对科普现状的一些思。
在科学院接触科普将近一年了,对科学院乃至中国的科普工作思考颇多,看着网络上肆意蔓延的“科普”新闻和科学网博客上乱七八糟的八卦新闻,听着科学院领导的高谈阔论和云南省科技厅、科协等机构领导的急切、热心和永不着调,其实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来谈谈科普的那些烂事了。谈谈我自己对科学院科普的看法与中国科普中的一些乱象,现状与未来,如何应对等等。
先来谈谈“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的故事。Science发文说“Sexual Deprivation Increases Ethanol Intake in Drosophila”(夺去性交配机会的果蝇会增加乙醇摄入量),然后Science Now发科普文章报道了这个研究,题目为“Sexually Rejected Flies Turn to Booze”(被拒的果蝇好喝酒)。之后,各大网站,媒体疯狂转载和翻译了Science的这篇报道。新华网、网易、生物谷等等诸多媒体争相报道,说果蝇恋爱不成,也会借酒消愁。
为什么说“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这个报道是错误的?答案是:翻译时为了献媚大众,不假思索的过渡解读。新华网的新闻标题最为夸张----“果蝇失恋也会“借酒浇愁”。从科学故事本身来讲,这个故事很容易被误解,让读者以为果蝇和人一样,失恋后也会借酒浇愁,甚至联想到其它动物也会借酒消愁。以为生命机理总相似,天人合一。这种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用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极有深度的,但科学界早已证明不同生物之间的机理千差万别,迄今为止,基本找不到单一的,物理公式般的理论来解释生命世界。
果蝇和我们比较熟悉的苍蝇均有一对透明的翅膀,被称为双翅目昆明,但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苍蝇喜欢臭的东西,如厕所里的蝇蛆;而果蝇主要是食腐烂的水果。腐烂的水果中富含酒精,果蝇在长期以腐果为食的历史长河中,必须做出应对酒精的选择。或者利用酒精制造能量,或者利用酒精抵御疾病,或者发展出一套生理机制将多余的酒精排出体外。总之,果蝇和酒精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没成功交配的雄性倾倾向于喝更多的酒,这就是研究所能传达的科学信息。假若把 “借酒消愁”强加于研究之上,解读为没交配成功的雄性果蝇会借酒消愁,那么这就纯属于娱乐新闻了。
在Science发文之前一点,Current Biology 就报道,果蝇会豪饮酒精以抵抗寄生蜂故事。发现被寄生蜂感染的果蝇会“故意”喝醉,以杀死体内的寄生蜂幼虫。也就是说果蝇会通过喝酒来“治疗”疾病。当初Current biology的文章就被炒得很热,Science文章想必也有些造势的嫌疑,为引起注意,刻意发一些具有轰动效应,且易被错误解读的文章,吸引媒体和公众关注,娱乐大众。
果蝇是否有感情?失恋后还会以酒浇愁?大概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主流科学界并不认可。昆虫交配的时候,雄性在给雌性射入精子的同时,不少昆虫也会送上一份厚礼,如萤火虫、蛾子等。雄性萤火虫将营养丰富蛋白质与精液一起射入雌性体内,以助于后代发育;某些蛾子则将具有防御天敌作用的化学武器射入雌性体内,以防止被蜘蛛取食(详见《眷恋昆虫》 )。长期以来,与雌性交配,并赠予一些礼品,促进发育或防御天敌已成为雌性的选择压力。2006年,PLoS One有研究报道说,过渡摄取酒精会改变果蝇的性取向,饮酒后的雄蝇更加镇静,对积极追求其它雄性果蝇。果蝇能够主动喝醉以抵抗寄生蜂的寄生,果蝇喝酒后还会改变性取向。读到这里,估计没人会再相信果蝇会失恋后狂饮的故事了。从生态与进化的角度推测,雄性果蝇的改变性取向或者过度喝酒可能有几个功能,一是主动去摄取酒精增加礼物的分量,以便送给下一位挑剔的女士;或者喝酒后降低雄性间的争斗,保全自己等等。
果蝇虽小,但背后的故事则非常复杂。写科普故事的时候,当多搜集一些文献,谨慎下言论。Science的这篇文章,本来就蕴含不少娱乐的意味,且有和Current Biology相互暗斗的嫌疑。美国一些较好的科普杂志(如国家地理)就不会报道这种故事,而是多一些水、生物多样性、语言、文化、地质等浅显而关乎社会科学故事。
让科学走进大众,让科普更有趣些,让科学流行起来。这是现阶段多数人比较赞同的科普观点,但留心的人,或稍微专业一点的人一看现阶段的科普作品有些不对劲。好的科学家下结论是非常小心的,科普报道也应小心用词,品读论文中一些结论相关的词语,诸如Seed Magazine就曾经讨论过应该如何使用、理解和评价“so”,“Probably”这些语意微妙、易被误解的词语,可谓用心良苦,但国人对此思考的文章却几乎不见。好比一位广东网友在浏览生物谷新闻“PNAS:性欲强弱与无名指长短有关”这篇“科普文章”时,评论到:
“同样的结果,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一种是科学,一种是胡扯!”
“PNAS:性欲强弱与无名指长短有关”这篇新闻来自中国新闻网。之后被各大科普、科学、媒体网络转载。只需扫一眼标题就知道这种说法在胡扯。Pnas原文是说性二态形态比例大发育基础(Developmental basis of sexually dimorphic digit ratios),阐述了大多数男人无名指比食指长,女人无名指比食指短的发育学生理机理。表明两指长短差异与胚胎阶段的雄性激素水平有关。而科普作家不假思索的解读和众多科普新闻的盲目转载,让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里面变成了八卦算命之术。人家说雄性激素,立马就扯到性欲上去,连雄性激素与发育相关这样的基本常识都忽视了,可谓题目雷人、误导大众、纯属瞎掰。这样的报道不胜枚举,也有人担忧过这样的报道如若被广泛运用到医学科普中,危害将十分巨大。
个人认为,科普不该过于娱乐化。科学本为探究工作,本已充满神秘、奇特之感,只要通俗的表达出来即可。中国当下科普好比清朝末年,刮起一股热风,但多为翻译作品。许多均是根据西方媒体报纸便是一通翻译,不辨真伪,不查文献,为吸引公众眼球,乱翻译加工,标题骇人听闻等。华丽的科普事业之下,如《中国国家地理》那样既结合中古人文地理情况,又理性十足的科普少得很。
科学的精神在于理性、在于评判和反思。用分类、归纳与推演的逻辑,理解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找到清晰的逻辑和脉络,将其分门别类,逐一认识,步步深入。多样的生命系统中精妙自是不少,生命世界的奇妙正在于此;科普传播的难度也正在于科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多研究已经没法去做科普。科普只能依照国民的基本科学素养来展开,中国科普不如倒退到西方的17,18世纪,传播那些最为基础但深刻的东西。若不考虑国人的文化背景,大多数科学如分子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等只能沦为玄而又玄的东西。
发表于 2012-3-2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刘光裕:中国科普正沦为无头脑谣言散布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5-1 22:39 , Processed in 0.1259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