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63|回复: 0

科学道路上没有便宜可捡(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4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道路上没有便宜可捡(1)
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吴文俊昨与本报记者对话——
南方日报记者 梅志清 实习生 吴爱芳 见习记者 聂寒非 通讯员 陈贻新 张晓冰
  核心提示
  吴文俊,中国院士中的顶级人物,数学界的“泰斗”。45年前,当时的他因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而获中国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期获此殊荣的是华罗庚和钱学森。
  而“吴文俊”这三个字最为全国、全世界所关注的是在2001年。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起,从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手中接过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国家重奖他500万。吴老说,这个奖让他一夜出名了,从此冷冷清清搞研究的日子结束了,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的他不做头“肥猪”都不行了。
  人物档案
  吴文俊,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数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数学前沿研究,在拓扑学、中国数学史等方面成就突出;七十年代后,提出“数学机械化”思想,做出许多原始性创新成果。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科学创新
  中国的科学创新环境还处在不断改进当中,以前是有点急躁
  吴文俊院士非常随意地坐在我们面前,衣着简朴,思维敏捷,始终面带微笑,让人一时还真感觉不到眼前的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就是当今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
  记者:您今天在广工看了机器人踢足球,又参观了自动化实验室,您的感觉如何?
  吴文俊:很兴奋。计算机时代确实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是一种巨大的变化,而要实现这种进步还是要靠设备,没有设备根本就是空话。
  我想,将来计算机会更多地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就像每个人都要带笔一样成为必备品,甚至还要有机器人为我们服务,虽然这方面我们起步比较晚,但我相信我们可以后来居上。看过可拓学的展览后,我更感觉计算机时代的创新成果真是层出不穷。
  记者:您也知道蔡文老师创立的这门原创学科能坚持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吴文俊:这两天我所看到的已经让我印象很深刻了,这是一门原创学科,而且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是基础与应用的结合,我自己的研究还比较偏重于理论。中国能出这样的创新成果很好,我们不能老跟在外国人后面跑,我还看到北师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的评价,说可拓学是“前无古人,也无洋人,体现了作者很强的创新能力”,可拓工程树立了创新的榜样。
  记者:那您作为中国的“顶级院士”,您认为现在我国的科学创新的环境如何?
  吴文俊:应该说还处在不断的改进当中,以前是有点急躁,要科学家每年拿什么成果,还要评这个评那个,这种做法不够科学。现在观念开始有所转变了,认识到做学问搞科研就该扎扎实实,我相信会自然而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宽松的环境对搞科研很重要。
  记者:今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委出台了一份文件,就是要改进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
  吴文俊:这说明领导层也意识到了“急功近利”的危害并开始扭转这种风气了。比如“不当以数量代替质量”,以前我们要数科研人员的论文篇数,甚至还要数文章的字数,现在开始从质量来考量,这原则我很认可。当然,实施起来可能还有困难,毕竟要寻找一个客观标准不容易,看不准的情形总会有。方向开始明确,要实现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陈新(广工副校长):对于吴老的科学创新精神,我非常赞同,大学就是出“新思想、新点子、新思路”的地方,大学的文化就是创新的文化,大学都不创新了,民族就可悲了。毕竟,创新是大学生存的理由。  
Still can';t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Try a web search her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2-22 20:2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