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9|回复: 0

李政道为故乡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3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政道为故乡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作者:李思辉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4/8/6 18:58:33

李政道逝世,全社会都在缅怀和追思。

或许,有人搞不明白,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获得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宇称不守恒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位华人科学巨擘为中国的科学发展、人才培养尽心竭力的虔诚。

特别是,李政道出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他有着绵长的故乡情愫,更与上海的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两所高校有着深度合作,造福了无数学子,为故乡上海留下了一片科技的星空。

1972 年,李政道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来到复旦大学;1974 年,李政道再次调研复旦大学,并深深为祖国基础科研的不足而忧虑,于是向党中央递交了那封中国科技发展史上著名的《参观上海复旦大学后的一些感想》,呼吁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 1979 年,李政道创造性地设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项目),帮助中国学子海外留学。

在那个中国刚刚结束长期封闭、面临人才断档危机、优秀青年出国深造无门的历史时期,他游走于中美两国之间,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以几乎一己之力为众多中国学生打开一扇留学之门,为中国培养了近千名学者,其中不乏一些院士、专家、企业家。这样不求回报、不遗余力的付出,不仅成就了一批人,更影响了一代代人。

田园荒芜,巨匠默默耕耘。

1979 年以后的十年里,李政道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 项目),每年把百名左右中国学生送往世界一流学堂,而每个学生都需要他凭借个人威望给美国大学撰写、邮寄 10 余封各类信函。他的妻子秦惠君常帮他装信封、贴邮票。他们发信太多,塞满所在街区邮筒,不得不专门买了个小车,推着信件走过 10 个街区,分散寄出。

李政道曾回忆说:“在 CUSPEA 实施的十年中,粗略估计每年都用去了我约 1/3 的精力。”正如一些媒体感叹的那样:不要小看那 1/3 ,那是属于世界最杰出科学家中一员的十年的 1/3 ,是一个常年痴迷科研,“累则小睡,醒则干”,经常一天只睡 4 个多小时的勤奋天才的十年的 1/3 。同样的道理,不要小看那一次次推着小车穿过美国街区的身影,那是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对中国物理人才培养的事无巨细、亲历亲为,以及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无私付出、竭尽心力。

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是李政道最为重视的事业之一,也是两国自改革开放后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合作项目。从 1979 年 1 月经李政道联系、安排的中国高能物理考察团赴美考察,到中美两国正式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美利坚合众国能源部在高能物理领域进行合作的执行协议》,李政道始终在为中国科研融入世界穿针引线、呕心沥血。

后来,中美高能物理合作的中方代表张杰,成为李政道的忘年之交。2006 年,当得知张杰出任上海交大校长后,李政道说:“交大理科还很弱,我来帮助你们一起来发展。”

君子一诺,重于千金。

之后,李政道提出将各类文献手稿、诺贝尔奖章、艺术作品都捐给上海交大,后来又提出要将他在上海宛平路的房产等捐给上海交大,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2011 年 6 月,张杰代表上海交大向国家提议建造李政道图书馆,并得到批复同意。

2016 年,在李政道的建议下,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以根本性科学问题突破、培养国际性大师级第一流人才为目标的李政道研究所,旨在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科学研究机构,推动中国基础研究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遵循李政道的建言,李政道研究所致力于物理和天文方面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寻找宇宙中极大和极小间的关联,进而确立了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三大主攻方向:从四川锦屏 2400 米深的 PandaX 暗物质和中微子探测装置,到青海冷湖海拔 4200 米的 JUST 光谱望远镜……

李政道研究所位于上海张江,它是属于交大的,是属于上海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价值和贡献,不同人群的视角会有所不同。科学界、教育界人士,看到的是宇称不守恒假说的石破天惊,是他在物理学上的一系列重要成就,是他极力促成建立起包括博士后制度、天才少年培养机制,促进我国教育模式和理念革新的居功至伟……更多普罗大众看到则是一个享誉世界的大人物,带着太太穿越街道寄推荐信、关心博士后津贴等鲜活的故事。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一个传奇人物淡然地离开了。在上海张江的李政道研究所“天问”长廊里,年轻的中国科学家还在继续着先生对宇宙终极真相的追问,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9-19 19:0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