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3|回复: 5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上留下足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院“人和事”系列——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上留下足迹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952年,王元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由于成绩优异,他经陈建功与苏步青推荐,分配至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离开浙大前,陈建功语重心长对他说:“你是我们嫁出去的‘女儿’,好好跟华罗庚学习,他是中国最好的数学家。”初出茅庐的王元很快引起了华罗庚的注意。“他跟我个别谈话,要我去搞数论。”王元曾回忆说,当时数论组有两个讨论班,一个是数论导引讨论班,一个就是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200年来,这道难题吸引了世界各地数学家的目光。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是王元数学生涯中最闪亮的篇章。

  22岁的王元向这一数学难题发起挑战。彼时,哥德巴赫猜想在国际上的最好记录是“4+4”,是苏联科学家布赫夕塔布在1940年做出来的。

  回忆起那段攻关岁月,王元曾表示,当时他精力充沛,中午只要打一个盹,整夜都不用睡觉。由于宿舍和办公室在一个地方,他累了就休息一两个钟头,起来继续干。当时中国没有计算机,数学所唯一一台手摇计算机被他一个人“承包”了,直到把它摇坏为止。王元曾积劳成疾,但身体稍有起色,他就继续开始日以继夜的研究。

  这样苦干了两年,王元却“一无所获”,他一度灰心,怀疑自己没有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天分,还不如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正在此时,一位波兰科学家访华,王元将他的文章进行改进,二人合作的关于数论函数的文章在波兰发表。“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能和外国数学家合作发论文,这在当时是件大事儿,媒体大篇幅报道。”王元动摇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决心,决定继续从事论文相关方向的研究。

  看王元打了退堂鼓,华罗庚一语道破:“你做这些问题不太重要,不是中心问题,你要坚持做哥德巴赫猜想。”被老师“点醒”后,王元重新振作,将解析数论中的筛法用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在1955年证明了命题“3+4”。“当时华老很高兴,因为这在历史上留下一个痕迹,虽然离证明1+1还很远,但是向前跳了一步。”


华罗庚与王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官网

  1957年,王元更近一步,又证明了“2+3”,表示的是: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至多两个质数的乘积再加上至多3个质数的乘积。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这一研究领域跃居世界领先的地位。此时的王元只有27岁。他的开创性工作深刻影响了潘承洞和陈景润的后续研究。

  王元与陈景润共事40年。1965年初陈景润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研究“1+2”的论文手稿,王元则是这篇论文的最初审阅人和有力支持者。但是证明过程太过复杂,陈景润简化了证明过程,1972年将“1+2”证明全文投给《中国科学》,该文被送交王元审查。王元说:“因为这是个大结果,为了慎重起见,我就叫陈景润从早晨到晚上给我讲了三天,有不懂的地方就在黑板上给我解释,讲完了,我确信这个证明是无误的。”当时签署一篇基础研究论文的审稿意见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决定。王元说,“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支持‘1+2’尽快发表,在‘审稿意见’上写下‘未发现证明有错误’。”陈景润“1+2”的详细证明终于在1973年3月15日发表。陈景润对王元的支持一直感念于心。

  上世纪50年代后期王元开始在其他领域发力,与华罗庚合作致力于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据王元回忆,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意味着过去熟悉的知识和经验基本用不上了。但他还是决定另辟新路,一点点地将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下去。二人于1973年证明的定理,被称为“华-王方法”。上世纪70年代后期,王元对这方面的成果做了系统总结,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数论被英国数学家哈代认为是最纯粹无用的数学领域,王元与他人合作的研究开拓了数论应用的新天地。

  耄耋之年的王元仍然在做计算数论的工作,还在约人一起合作翻译国外计算数论文集。人们经常看到,清瘦的他步履蹒跚,走向数学院自己的办公室。

  张寿武是王元的学生,田野师从张寿武。田野清楚记得一个场景——2006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国工作,被王元叫到办公室。王元向他展示了一张纸,上面记录了王元一生的成就。“他希望我们这些后辈努力工作,瞄准原创性、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要浮躁,潜心下来做学问。希望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也能够有同样的一张纸。”

  田野说,两人所在的办公楼挨在一起,王元经常对他进行业务指导。“他对业务要求极高,曾说我们单位以后要进人,只能进学术最高的人。平常谈到数学的时候,他也只谈数学中最精华的部分。一个人可能一生做几十件工作,但真正重要的或者能够流传于世的工作可能就那么几件,他对这种工作是高度重视的。”

  2021年5月14日,王元因病在北京逝世。91周岁的他走完了自己的数学人生,但像老师华罗庚希望的一样,他的数学贡献在历史上永远留下了痕迹。

(改编自《新京报》“逝者|数学家王元: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上留下足迹”、《中国科学报》“王元和陈景润的兄弟情”。)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11-1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年,陈景润院士逝世,享年62岁。2021年5月14日,王元院士逝世,享年91岁。
两位大师逝世以后,还有谁是大师?当今世界,已经再无大师可言!

王元院士逝世的时候,我的《数论探秘》没有出版,著作权注册申请已经登记发证,可惜我的作品发的晚了!
除了本论坛从来没有发表过,现在是出版了,可能也仅仅是个纪念品而已。

点评

最起码你已经出了书,我还在忧虑,要不要出,怎么出书,如何才有保障,不会被马头换面,再就是有名望的书刊,报社给不给出。  发表于 2021-12-13 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已有11个月了,没有一个人能看懂。前几天当看到195912的评论,才知道195912是数论专家,但他点评的要求,时间是2019.05.30--3020.05.30,我不在此范围。仍望195912先生,能给我指点指点。
http://www.mathchina.com/bbs/for ... p;extra=#pid239629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起码你已经出了书,我还在忧虑,要不要出,怎么出书,如何才有保障,不会被马头换面,再就是有名望的书刊,报社给不给出”

回复老师的点评:期刊都不发此类文章(以前是这样的,好多年我没有投稿了),能发此类文章的期刊都不会受理民间的文章的(也是几年前是这样的),我建议您自费出书,可以多花点钱,找个大陆的好的出版社省级或国家级的,这样的出版社可以把您的书推荐到新华书店的。我的书号是便宜的,好像是不给书店推荐,就是个纪念品,我印数很少,都是送人的,都送出去了。

谢谢老师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专贴”说明:195912对他点评的帖子,没有一个是证明哥猜的“专贴”,而被点评的证明者自己可能就是“把举例说明做为论据使用”。
数论专家就是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0 07:22 , Processed in 0.0732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