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29|回复: 0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吴文俊:创“中国方法” 寻数学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吴文俊:创“中国方法” 寻数学之“道”

来源:央视网;2019年10月13日

据央视网13日消息:今天的《共和国不会忘记》系列报道,让我们来认识“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吴文俊。

吴文俊是中国近代数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研究融合了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诸多元素。
年轻时代,他的研究成果成为近代数学拓扑学里程碑;晚年,他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古为今用开创了数学机械化
这一全新研究领域,也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观念和方法上的启示。他也是新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过自然
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个奖项的科学家。2017年5月,吴文俊因病去世,享年98岁。他用毕生精力拓
展数学的深度和广度,写就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创“中国方法”  寻数学之“道”

每当回忆起国庆70周年国家功勋奖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的场景,无论是代表父亲吴文俊亲历全过程的吴天骄,还是
吴文俊的学生依然难以平静。

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上海交大数学系毕业后留学法国,从事拓扑学研究。当时,两位国际数学大
师对拓扑学的一个疑难问题争论不休,年轻的吴文俊却不惧权威独辟蹊径,得出两位大师的结果都是正确的结果并从
此崭露头角。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高小山:这个关系就被后来人们称为“吴公式”,这个就使得整个示性类的研究变
得柳暗花明,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所以被认为是50年代拓扑学的“地震”。

1951年,吴文俊选择回国工作,由于他在拓扑学上的出色工作,1956年,他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第一届自然科
学奖一等奖。那一年,吴文俊37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早已在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的吴文俊转变研究方向,开始专
注于中国古代数学。他的研究从根本上证明,中国古代数学也是现代数学发展的源头之一,除了希腊欧几里得公理化
的演绎推理体系,还有另一条与之平行的中国古代数学。就像我们熟悉的勾股定理,西方数学将其抽象化表述为“直
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而我们的祖先则将它具体化为更容易记忆和应用的“勾三股四弦五”。在吴
文俊看来,中国古代数学的关键字是“术”,都是以机械化的解答方式,来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这个“术”用今天的
话来说就是算法,中国古代数学,就是一部算法大全。吴文俊由此提出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开创了一
个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更重要的是,那时候吴文俊已经意识到,中国人必须抓住现代计算机迅猛发
展的机遇。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吴文俊(生前采访):不抓机遇,我们就可能被开除地球球籍,不再有立足之地。

吴文俊依据他的数学机械化思想,把几何问题变成代数,然后编成程序,再输入电脑,代替了大量复杂的人工演算,
把数学家从繁重的脑力工作中解放出来,这一研究成果再次震惊中外。2001年,82岁高龄吴文俊与袁隆平一道,获
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拿出部分奖金设立了一个丝绸之路基金,专门用于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在当时的世界
地位和传播途径。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吴文俊(生前采访):中国数学的道路,跟西方以欧几里得传统的所谓公理化的数
学道路是不一样的,中国主要是解决问题,自然而然用到了解方程,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程序。我最自豪的就是中
国的古代数学我把它认识清楚了,这是我最自豪的。

吴文俊几何定理自动证明的“吴方法”被称为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这一方法至今还被用于解决曲面拼接、计算机
视觉等多个高技术领域核心问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将智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奖项定名为“吴文俊奖”,不仅仅是因为吴
文俊在定理证明这个人工智能的早期方向达到了新的高度,更是因为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对人工智能研究者的启发。吴文
俊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我们是踩在许多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的肩膀上才上升了一段。应当怎么样回报老师、朋
友和整个社会呢?我想,只有让人踩在我的肩膀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3-28 16:16 , Processed in 0.0869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