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9|回复: 0

数学史笔记:近代数学和微积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7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史笔记:近代数学和微积分

原创 数学经纬网 数学经纬网 2022-08-16 21:45 发表于湖南

编者按

早期数学经纬网的小伙伴们开展过数学史的相关学习,重点讨论了近代数学的特点和微积分的诞生。以下是相关的笔记,分享给读者。感兴趣的欢迎交流、探讨。

一、近代数学的特点是什么?与古代数学有什么不同?

1.变量数学:对不对呢?体现在哪些地方?

古代数学:常量数学。

近代数学:变量数学。

同样是一个面积,可以看成是静态的,也可以看成是动态的(比如扫过的面积)。这是观念的不同决定的。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角度:数和形两部分)

(1)常量数学。

a.研究对象。

数: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无理数

形:点线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梯形,圆。圆锥曲线。圆锥,圆柱,棱锥,棱柱,圆台,球。

b.研究内容。

数:数的运算和计算,方程。

形:周长(线的长度),面积(面的面积),体积(体的体积),角度。全等。

c.研究方法。

数:计算,解方程。

形:做辅助线综合分析。

Eg. 尼罗河流域,分土地,多与少,怎么刻画呢?产生了这个问题。从数学角度怎么解决大小的问题呢?需要引进数学概念。怎么用数来描述呢?需要一定的方法。梯形→(割补)→矩形,矩形的面积(直觉中的直角坐标系思想)。

(2)变量数学。(观念的调整:动态的观念)

a.研究对象:函数(基本的研究对象,变量和变量的依附关系)。

b.研究内容:极值,单调性,连续性,可微性,可积性等。

c.研究方法:微分法、积分法等。

3.一个事物的转变需要有力(动力)。

(1)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时代过渡,它的动因是什么呢?

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在一块的。科学的进步,冲破宗教神学统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零散的积累。到17世纪,伽利略时代,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主要是近代力学。想反抗宗教神学,研究运动的自然规律,并不是上帝想让它运动才运动。从伽利略开始,有非常强的数学化倾向。先想出来的,借助理想斜面实验,比如平方关系是先算出来再去验证的,不是归纳出来的。这个方法论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意义非常大。以往主要是通过事实的归纳。方法论的转变:从一些事实中抽象出数学规律,再去验证。文艺复兴,哲学上理性主义的兴起。要想反抗宗教神学,上帝意志不再作为标准了,那什么东西可以作为标准呢?

(2)西方近代数学的代数学、几何学的发展是怎么发生的呢?

贸易和战争。中国、印度在古代讲求算法。西方引进其它地区的数学成果再加以发展。新航路开辟之后,涉及航海问题,要解决定位和地图测绘的问题。三角学开始发展起来(球面三角,地球表面),和天文问题结合在一起。大量计算,出现对数。文艺复兴,透视,射影几何。

4.如何看待常量数学和变量数学?

小初高中学的东西,常量数学,与日常生活的需求更密切。也有利于我们掌握一般的科学方法。对于工程师,做科学研究,变量数学变得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变量数学应该更能反应本质。

二、微积分的诞生。

1.笛卡尔的坐标系(微积分诞生前的基础工作)。

之前解决几何问题,需要做辅助线,必须靠直观、直觉。而利用坐标系,可以把几何转化成代数,算就行了,平民也可以做。把数和形结合、统一到一块去了。引入了动态的观念(动点的轨迹,这是从形的角度),点在动,数也在动(变量概念的由来)。当然几何直观有时也可以猜到答案,为计算提供方向,各有各的优势。在解析几何中能把两种优势发挥出来。没有变量就没有函数,就没有微积分,没有变量数学时代,群也不会有。

2.微积分萌芽

古代穷竭法,没成体系,偶然发生。真正微积分的诞生,从 17 世纪开始,酝酿,再由 N-L 分别创立。微积分的诞生是在常量到变量的转折阶段发生的。神学→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打破封建神学观念→观测天体运行,积累和酝酿;望远镜的发展,求切线。

3.微分问题和积分问题。一个一个被孤立地提出来。

a.微分问题:切线(望远镜),近日远日点(最值),炮弹射程,瞬时速度。

b.积分问题:求质心(以质点为模型解决运动问题),扫过的面积。

数学是解决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忽略具体问题背景,抽象出统一的数学工具。N-L把上面的问题归类,微分问题,积分问题,两类问题是互逆关系,微积分从此诞生。

4. N-L 思想。

a. Newton :1665-1667 ,躲瘟疫,《流数简论》,小 o 的问题。研究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小 o 是时间的一瞬。后来,小 o 作为变量的无穷小增量。再后来,又回到了前面,时间是最终变量。再往后,首末比方法,进一步说明:“消逝量的最终比实际上并非最终量之比,而是无限减小的量之比所趋向的极限.它们无限接近这个极限,其差可小于任意给定“,极限思想。

b. Leibniz :1684 发表了一篇微分学文章,1686 发表了积分学文章。牛顿急忙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帕斯卡的四分之一圆问题,从微分三角形开始研究。从序列出发,发现离散的求差与求和。组合数学的开创者是 Leibniz 。数轴就是一个一个的点 x 挨在一起,求切线不过是求差(连续的求差用以表达微分),求面积就是求和(微分的和就是积分),导数就是微商。到了这里诞生了自己的微积分原理。

5.微积分方法的发展和牛顿的那一套没有太大的关系。

牛顿发表文章后,微积分优先权之争。Leibniz 到伯努利到欧拉(经过两代人),微积分方法就完成 80% 了。英国开始不接受 Leibniz 思想,100 多年没怎么发展,后来不得不引入欧洲大陆的思想,才赶上。

数学经纬网  微信号:shuxuejingwei_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5 07:34 , Processed in 0.0898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