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4|回复: 0

一下课就围住老师问问题的,都是学霸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下课就围住老师问问题的,都是学霸吗?

2022-01-07 08:44:50 来源: 网易教育



我们先来共同想象一个场景。

你是一个小学数学老师,这节课要给学生们讲一种新题型。现在有以下两种教学方法,你认为哪个效果更好?

1、先把题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摸索着计算,比如一堂课 45 分钟,先让学生们各自自由发挥,摸索半个小时,最后你再用 15 分钟做一个讲解。

2、一上来就把这个例题讲清楚,明确告诉学生这种新题型的要点是什么,解题思路是什么,总之把方法完全介绍清楚。讲完之后,你再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来做。

第一种方法,是被很多教育专家推崇的,所谓“发现式学习”,或者叫“探索式学习”,核心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新知识。估计很多家长都会猜,第一种应该效果更好吧?

错了。有科学家对不同学科的教学效果都做过调查研究,结果都是第二种方法,那个你认为很传统的方法,教学效果更好。

甚至哪怕你教的学生个个聪明,他们真的是自己就把新题型给破解了,这个掌握程度仍然不如传统方法教出来的学生更扎实可靠。

这是不是让你觉得很奇怪?学习难道不是应该积极主动吗?为什么由老师来主导仍然是取得学习效果的关键呢?

首先学习需要积极参与这件事,没有什么疑问,积极肯定是对的,而且这个积极参与是和“深度”有关的。

比如有这么一个实验,学生们被分成三组,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张写满各种英语单词的纸,排列的很无序,而且对学生来说也基本都是新的单词。

现在,给三组学生同样的时间,但是各自的任务不一样,最后来看哪组学生平均记住的单词最多。

第一组的任务是判断每个单词是大写还是小写,结果他们记住了 33% 的单词;

第二组的任务是注意单词发音,将有同样元音的归类,结果他们记住了 52% 的单词;

第三组的任务是判断每个单词是不是某种动物的名称,结果这组的记忆率是,75% 。

这个实验非常清楚的揭示了学习“深度”的问题。第一组学生,判断大小写,单词只进入了视觉区,他们可能连默念都没有,第二组则进入了语音区,第三组进入了语义区。

所以同样都是集中注意力学习,因为信息进入大脑的深度不一样,学习效果就不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会很用心的设计一些教学手段,比如分组讨论、抽样反馈、任务模式或是用教具提供更直观的体验。

比如上物理化学生物课,就一定会有很多学生踊跃的扑上讲台,积极参与各种实验,在一般家长们看来,这样的孩子一定学习效果最好。

同理,那些下课了就围着老师问各种问题的孩子,因为肉眼可见的积极,也是家长们非常推崇的模板:你看,跟你们班那个谁谁谁学学,一有问题就主动问老师,知道吗!

通常这个时候,你们家那位可能有点内敛的孩子,就只好又一次低下头,然后沉默了。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那些逢不会必问老师的“行为积极”的学生,真的确定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吗?

就我们长期的观察而言,有一类学生会有这样的思维:因为积极提问是一个好的习惯,所以只要我坚持下课问老师,我一定能学好这门课,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类似的,只要我在班里的一切学习活动中都表现的很积极,我就理应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这显然不大对劲,这里面还是缺了一些关键的步骤。现在我们不妨回溯到概念本身,如果下课就去提问一类的行为叫做“行为积极”,如果真正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知识叫做“认知积极”,那么:

行为积极,和认知积极,是一回事吗?效果一样吗?

我们在开头说的那个“发现式学习”,等于由老师直接提供给学生一种“行为积极”的机会,我都自主探索了我还不积极吗?可是这招为什么不行呢?

把开头的例子换个场景可能更容易理解一点,比如你让学生学编程,你就扔给他一台电脑,打开一个编程软件,你自己琢磨去吧。



这个学生可能一开始觉得很好玩,然后真的摸索出了一些简单的语句,甚至能编几个小程序了,但是,仅此而已,没有老师,他的探索也就差不多到这里了,他没有办法深入学习,这里就是“行为积极”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了。

这就有点像我们说“00 后”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到各种电子设备,所以好像他们天然就更懂数字技术。其实真未必。他们可能只是操作熟练,但只要没有经过专门学习,那种玩的溜都是肤浅的应用,你并不能说他们真的懂了计算机是怎么回事。

学习终究是需要方向上的引导,老师的作用是帮你实现“认知积极”,是让你有一种“哦!原来是这样”的爽感,而不仅仅停留在“行为积极”这个层面。

可是实现“认知积极”这件事并不容易做到。

比如很多老师用心良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各种声光电设计,这可能拿个教学设计奖问题不大,但形式上的新颖和热闹相对容易判断,而到底有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的刺激,有没有实现认知的积极才是问题的关键。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学生只是默默的自己读了一本书,你看着外表上毫无波澜,他内心里可能已经惊涛骇浪了,那这个时候,他也实现了认知的积极。

所以认知的积极恰恰是脱离了外在形式的,教学上,调动起学生们的视觉听觉当然有点用,因为这会让他们印象更深刻,但这种好处很有限,老师也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折腾感官刺激上——通过理顺知识脉络,帮助学生在体系上一步步做到认知积极,这才是教学的根本。

那问题来了,认知积极如何实现?

还是先说结论:认知积极,靠对好奇心的控制来实现。

每个人的好奇心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你抬个自行车轮子上讲台,给学生们讲物理,可能一帮男生觉得新奇有趣就冲上来了,但是他们可能是对这个轮子本身产生了好奇心,而不见得是 get 到了这个轮子背后的物理原理。

相反的,那些安安静静坐在下面的女生,她们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实验,可能没有亲手去摸那个轮子,但她们认真听了老师的讲解,当她们听到那个关键的知识点被揭开,她们的好奇心同样可以得到满足。

如果只是比较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这反而是更有价值的好奇心。

或者我们这样说,“行为积极”的那种好奇心,和“认知积极”的好奇心,根本就好奇的不是同一个东西。

要知道就连动物都有好奇心,据科学研究,动物们都有离开舒适区去探索新信息的冲动,当然这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和异性。而人类和动物的不一样在于,我们对知识本身也有好奇心——

哪怕这个知识不能用来换取食物和异性,就只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比如就是一个数学方程,我们也可以对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学会一个新知识,这件事本身就能让人产生极大的愉悦感:

啊!以前不知道这个道理,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跟我之前想的不太一样啊,这种认知上的升级更新实在太过瘾了!

有一个英文单词可以对应这种感觉,就是“mirth”,如果要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胡适说的那个“欢喜”: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但是,终极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总是有好奇心呢?

你可以把学习想象成一辆蒸气火车,好奇心就是这个蒸汽机里的节流阀,作用是保持发动机内部的压力。节流阀是让这个火车的压力刚刚好,在压力平稳的情况下,火车就能匀速前进。这也是我们希望学习这件事能达到的状态。



所以好奇心就是那个,“你想知道的知识”和“你已经知道的知识”之间的差值。

差值太小,你会觉得无聊,差值太大,你会感到茫然,好奇心被激发到最好的时候,就是那个差值对你来说刚刚好的状态。

而显然,班里一大堆孩子,一方面他们好奇的点不一样,并且他们好奇心刚好被激发的那个值,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看,回到开头的那个选择,学习材料能够就这么发给学生,然后指望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自己激发出自己的好奇心吗?显然不能。

不但不能,实际上老师在因材施教这一点上还得有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这个把学习材料喂给学生的速度,得正好适合他的好奇心水平才行。

也就是说,理想状态下,学习进度应该是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节奏来。

但这毕竟不现实,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学习材料又是统一的,所以一堂课下来一定是对有些学生太简单,对另一些学生太难,总之这两拨学生的好奇心,都已经泯灭了……

这还不是最差的情况,有些老师不但不按照学生的节奏走,反而生怕学生打乱自己的节奏。这种老师想要的,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讲完,然后学生们(尤其小学生)安安静静一动不动的听老师讲完,然后回去做作业。

这还能叫上课吗?这大概只能叫广播。

所以老师真是一个非常难的职业,这里特指教学业务上的难。

即便做不到一对一,一个优秀的老师也一定是尽量将教学内容结构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然后根据绝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进度。

这个老师,是在基于对本学科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有意识的调动和调节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

而且一个好老师更大意义上的价值,是让学生们明白应该对哪一类事情好奇,这恐怕更会受用终身。

因为一个人如果只是遵循生物本能,那他对糖和脂肪应该始终没有抵抗力,就好像人们天然的对娱乐新闻和八卦之类的东西好奇。但在一个好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明白那种有结构、有层次的真知识是充满魅力的,我们对这样的东西越来越有好奇心,我们的品位也会随之而提升。

这些事,光靠学生自己摸索,是很难做到的。

对学生自己而言,也应该分清“行为积极”和“认知积极”的区别,虽然我们不想把“行为积极”叫做“假积极”,但一味沉迷于“行为积极”,好奇的方向也不大对,最后只能是感动了周围人,吃亏的还是自己。

shiyue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 作者:duni 责任编辑: 石玥_NS391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3-29 22:08 , Processed in 0.0595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