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jzkyllcjl

春风晚霞的自然数集合与有理数集合的元素个数一样多的说法是数学理论的重大错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晚霞:第一,我不需要你的第一中说的对我的称赞,我们需要辩论,我坚持你引用的我的那段话。
“把无穷集合看做完成了的整体的实无穷集合”的“完成了的”定语是错误的,无穷集合都不是能写到底的正常集合。虽然写不到底也是集合,但它们是与谢到底的吧正常集合不同,它们是元素个数为非正常实数的非正常集合。虽然“无限集具有与其(无限)真子集等势的重要性质”但“等势的意义是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这种一一对应是进行不到底的,不能说等势就是元素个数相等;对无穷集合需要探讨它的来源,需要根据来源使用∞  / ∞不定式比较它们的多少。因为无穷基数理论存在连续统假设悖论,所以他必须取消。
第二,第二、我说的话:你把分割后的所有小块全放在一个固定的容器(无穷级数表达式)中,很明显容器中所有小块(级数中每一项)之和便是这张饼(arccos)7/8了”的话是无根据的,是对的。
事实上“无穷级数和是其前n项和的无穷数列的极限,而且这个极限值具有数列达不到的性质”。你的话也是无用的,因为:你始终没有算出(arccos)7/8的角度数字。表达式 (arccos)7/8 是个数,可以说,但这个数是理想实数,理想依赖于近似,(arccos)7/8需要右端的前足够多项的和近似表出,无穷多项和是你永远算不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2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风晚霞 于 2021-7-23 07:19 编辑
jzkyllcjl 发表于 2021-7-22 10:18
春风晚霞:第一,我不需要你的第一中说的对我的称赞,我们需要辩论,我坚持你引用的我的那段话。
“把无穷 ...


jzkyll jl:
       第一、【“把无穷集合看做完成了的整体的实无穷集合”的“完成了的”定语是错误的,无穷集合都不是能写到底的正常集合。】
       jzkyllcjl先生:康托尔“把无穷集合看做完成了的整体的实无穷集合”是指某一集合一旦给出,那么该集合的元素性质也就随之确定。如圆心在O,半经为R的圆周上的点的集合。不管你是何方神圣,你都不可能把圆上的点“写到底”,但我们总可根据|OA|是否等于R准确判断出A点是不是在该圆的圆上。又如所有完全平方数的集B={y|y=\(X^2\);X\(\in\)N},也不管你能写出这个集合多少个元素。但只要你判定某个y等于某个自然数的平方(也不管这个自然数你能否写得到底)我们就能判定这个数y属于无穷数集B。所以,康托尔“把无穷集合看做完成了的整体的实无穷集合”没有错。
       【虽然“无限集具有与其(无限)真子集等势的重要性质”但“等势的意义是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这种一一对应是进行不到底的,不能说等势就是元素个数相等;】
       jzkyllcjl,对于无穷区间上全称命题的证明和应用,必须根据严谨的逻辑推理论证,靠你的“写得到底、算得到底”的思维方式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jzkyllcjl误以为直觉主义论证数学问题,就可以不讲数理逻辑。其实你错了,布劳威尔与希尔伯特之争的焦点在于是“逻辑决定数学”,还是“数学决定逻辑”问题。在布劳威尔的数学论文中也从来没有回避数理逻辑。先生在论证数学问题时,不是靠胡搅蛮缠,就是靠泼妇骂街。这种文风是不可取的。
      【对无穷集合需要探讨它的来源,需要根据来源使用∞/∞不定式比较它们的多少。因为无穷基数理论存在连续统假设悖论,所以他必须取消。】
       人类对无穷的认识,有典可考的就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无穷是客观存在的。jzkyllcjl你虽然岁迈年高,但相对于人类认识无穷几仟年的历史,你也还很年青。几千年来人们认识的无穷可不是靠你“写出来,算出来”的哟。
       第二,【我说的话:你把分割后的所有小块全放在一个固定的容器(无穷级数表达式)中,很明显容器中所有小块(级数中每一项)之和便是这张饼(arccos)7/8了”的话是无根据的,是对的。事实上“无穷级数和是其前n项和的无穷数列的极限,而且这个极限值具有数列达不到的性质”。你的话也是无用的,因为:你始终没有算出(arccos)7/8的角度数字。表达式 (arccos)7/8 是个数,可以说,但这个数是理想实数,理想依赖于近似,(arccos)7/8需要右端的前足够多项的和近似表出,无穷多项和是你永远算不出来的。】
       jzkyllcjl,你总说你是用对立统一法则叙述无穷的,你常说理想依赖于近似。根据人类时数的认识,人类是先认识绝对准确的数(如\(\sqrt 2\)),随着十进制的发现,人们才认识到近似表示某一准确值的需要。所以按对立统一法则,为什么又不可以说近似依赖于准确呢?恩格斯认为无穷级数是把一个确定的数化为不定的东西。所以无穷级数右端所有项之和必然等于级数的左端。以马思的无穷级数\(1\over 3\)=\(3\over 10\)+\(3\over 100\)+\(3\over 1000\)+\(3\over 10000\)+…为例,这个级数等式的右端无穷项之和的绝对准确值就\(1\over 3\)。如果按照先生“狗要吃屎”理论,马克思的这个级数将会变成:\(1\over 3\)=\(3\over 10\)+\(3\over 100\)+\(3\over 1000\)+\(3\over 10000\)+…\(\ne\)\(1\over 3\)。jzkyllcjl先生:你把一个本来相等的等式(第一个等号是马克思给出的)变成不等式(不等号是根据你的“趋向性极限派生出的),大概你会说你没错是马克思错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晚霞:第一,无穷集合具有其元素写不到底的性质,康托尔违背了这个性质,既违背了这个事实;他的理论造成了真子集与整体元素个数相等的悖论与连续统假设的大难题,所以必须取消它的无穷基数的术语,必须改革现行无穷集合理论。我的尊重事实的论述,消除略它的悖论。消除了伽利略的困惑,消除了有理数集合与自然数集合元素个数相等悖论。
第二,你说的“人类是先认识绝对准确的数(如√2),随着十进制的发现,人们才认识到近似表示某一准确值的需要。”不符合历史。事实上,在毕达哥拉斯之前,人们就有了“点无有大小”与如下的实数定义。“古代的实数定义: 现实数量的大小(包括现实线段长度)具有可变性、测不准性;但在忽略微小误差的意义下,可以认为:每一个现实线段都有确定的绝对准大小。线段长度的没有误差的绝对准表达符号叫做理想实数;理想实数是包含十进小数的有理数”。
事实上,毕达哥拉斯就是在任何线段都有符号表示其长度的意义下,才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根据这个定理,那时发现了无理数 及无理数与有理数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出现了第一次数学危机。不仅如此,把“线段看做没有大小的点的集合的做法,还带来了‘无有大小的点可以构成有长度的线段的悖论’”。
第三,既然我使用了对立统一法则,也有近似依赖理想的意义,1.4142……就是依赖√2 算出的无穷数列1.4,1.41,……的简写”近似与理想之间还具有相互斗争的问题。。第四,对于马思《数学手稿》19页中的无穷级数的等式1/3=3/10+3/100+3/1000+…,,不能断章取义,马克思的这个等式是为了叙述导数计算的极限方法插入的一个等式,而且在这个等式之后,马克思立即解释说“1/3成为它的无穷级数的极限”这个解释 就说明:级数和是其前n项和数列的达不到意义的趋向性极限值。关于趋向这两个字呢,在马克思22页是写了的,在19页的这个等式之前,说了:x→a,但x不等于a 的极限方法的求导计算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风晚霞 于 2021-7-24 15:33 编辑
jzkyllcjl 发表于 2021-7-23 11:28
春风晚霞:第一,无穷集合具有其元素写不到底的性质,康托尔违背了这个性质,既违背了这个事实;他的理论造 ...


jzkyllcjl:
第一、\(\color{purple}{【原文】}\)
       无穷集合具有其元素写不到底的性质,康托尔违背了这个性质,既违背了这个事实;他的理论造成了真子集与整体元素个数相等的悖论与连续统假设的大难题,所以必须取消它的无穷基数的术语,必须改革现行无穷集合理论。我的尊重事实的论述,消除略它的悖论。消除了伽利略的困惑,消除了有理数集合与自然数集合元素个数相等悖论。
\(\color{red}{〖评注〗}\)
       jzkyllcjl先生:数学是一门著重逻辑论证的科学。评价某一数学结论的正确与否,应根据其体系是否自洽。先生论证数学命题,常根据自己的好恶妄加评判。先生批判康托尔违背了“无穷集合具有其元素写不到底的性质”、“造成了真子集与整体元素个数相等的悖论”、“与连续统假设的大难题”。我认为这些批评是欲加之罪。因为康托尔正是在“无穷集合具有其元素写不到底的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无限集与其(无限)真子集等势”(即真子集与整体元素个数相等)这个重要性质的。康托尔明确指出这两个等势的集合必须满足:(1)集合A、B都是无限集,且B\(\subset\)A;(2)存在集合A到B的一一映射(也称一一对应)。先生为诬陷载脏康托尔的实数理论,根据自已“写得到底、算得到底”的“狗要吃屎”经验,否定“一一对应法则在无穷范围内不适用”,从而达到“消除略它的悖论、消除了伽利略的困惑,消除了有理数集合与自然数集合元素个数相等悖论”的目的。先生回避无穷的做法上述矛盾并未消除,还引发在无穷实数域上的单值函数也不成立的新的矛盾。先生有所不知,仅靠“写得底、算得到底”是认识不了无穷的,因为凡能“写得到底、算得到底”的数都是有限数。所以要证明涉及无穷问题的全称命题,只有运用运用数理逻辑严格推理,舍此并无它法。先生应当知晓,仅依靠“事实”这种非数学思维是完不成“取消它的无穷基数的术语,必须改革现行无穷集合理论”大业的。
第二、\(\color{purple}{【原文】}\)
       你说的“人类是先认识绝对准确的数(如√2),随着十进制的发现,人们才认识到近似表示某一准确值的需要。”不符合历史。事实上,在毕达哥拉斯之前,人们就有了“点无有大小”与如下的实数定义。“古代的实数定义: 现实数量的大小(包括现实线段长度)具有可变性、测不准性;但在忽略微小误差的意义下,可以认为:每一个现实线段都有确定的绝对准大小。线段长度的没有误差的绝对准表达符号叫做理想实数;理想实数是包含十进小数的有理数”。事实上,毕达哥拉斯就是在任何线段都有符号表示其长度的意义下,才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根据这个定理,那时发现了无理数 及无理数与有理数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出现了第一次数学危机。不仅如此,把“线段看做没有大小的点的集合的做法,还带来了‘无有大小的点可以构成有长度的线段的悖论’”。
\(\color{red}{〖评注〗}\)
        对先生上面的论述我有以下几点困或,望先生客观诠释:
       (1)、“人类是先认识绝对准确的数(如√2),随着十进制的发现,人们才认识到近似表示某一准确值的需要”不符合历史。事实上,在毕达哥拉斯之前,人们就有了“点无有大小”与如下的实数定义。”请先生诠释一下:在毕达哥拉斯之前,人们就有了“点无有大小”与如下的实数定义”与人类是先认识绝对准确的数(如√2),随着十进制的发现,人们才认识到近似表示某一准确值的需要”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先生说“人类是先认识绝对准确的数(如√2),随着十进制的发现,人们才认识到近似表示某一准确值的需要”不符合历史的依据是什么?出自何典?请先生注意,在毕达哥拉斯时期\(\sqrt 2\)就表示单位正方形对角的长度,这个数是客观存在并且取值唯一的。由于人类工程丈量的需要发现了用十进制表示数的优越性,从而产生了有限小数,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人类才有了无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初步认识(有这方面的应用,但无系统的理论)。这就人类对数的认识历史,先生以为然乎?
       (2)古代的实数定义:“ 现实数量的大小(包括现实线段长度)具有可变性、测不准性;但在忽略微小误差的意义下,可以认为:每一个现实线段都有确定的绝对准大小。线段长度的没有误差的绝对准表达符号叫做理想实数;理想实数是包含十进小数的有理数。”jzkyllcjl先生,你的这个“古代的实数定义”引自何典,是哪一位古人给出的定义?为什么这位古人的定义竟然与你的认知这么高度一致。是你《全能近似分析》抄袭古人的定义,还是古人抄袭你《全能近似分析》的定义?从你一贯的行文方式看,多半是你借古人之名,蔸售你并不自洽的《全能近似分析》之实。
       (3)关于数学中点无大小、线无粗细的诠释请参阅恩格斯《反杜林论》(由于旅游在外,返家后将恩格斯的原话及所在页码补在此处)。先生屡屡用此言事,当乎?自酌。
第三,\(\color{purple}{【原文】}\)
       既然我使用了对立统一法则,也有近似依赖理想的意义,1.4142……就是依赖√2 算出的无穷数列1.4,1.41,……的简写”近似与理想之间还具有相互斗争的问题。
\(\color{red}{〖评注〗}\)
       jzkyllcjl先生:即然先生知道“对立统一法则,也有近似依赖理想的意义”,也就知道对立统一的意思就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之意。然而,在处理(或解决)众多矛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先抓主要矛盾,只要主要矛盾处理(或解决)好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刄而解了。如在有关\(\sqrt 2\)的近似计算中,计算准确值\(\sqrt 2\)就是主要矛盾。要计算\(\sqrt 2\)的值,我们就需要根据二项式定理把\((1+x)^{1\over 2}\)展开成关于x的无穷级数,再令这个无穷级数中的x=1,得到\(\sqrt 2\)的无穷级数表达式,从而得其准确值\(\sqrt 2\)=1.4142……。请先生想想,你的康托尔基本序列{1.4,1.41,1.414,1.4142,…} 是不是先用计算器算得\(\sqrt 2\) 的近似值,再依次取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而得。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得到康托尔基本序列{1.4,1.41,1.414,1.4142,…}的“趋向性极限”(即趋近但永远不能等于)是\(\sqrt 2\) 。jzkyllcjl先生,你不觉得你这样做不仅无聊还不自洽吗?
第四,\(\color{purple}{【原文】}\)
       对于马思《数学手稿》19页中的无穷级数的等式1/3=3/10+3/100+3/1000+…,,不能断章取义,马克思的这个等式是为了叙述导数计算的极限方法插入的一个等式,而且在这个等式之后,马克思立即解释说“1/3成为它的无穷级数的极限”这个解释 就说明:级数和是其前n项和数列的达不到意义的趋向性极限值。关于趋向这两个字呢,在马克思22页是写了的,在19页的这个等式之前,说了:x→a,但x不等于a 的极限方法的求导计算过程。
\(\color{red}{〖评注〗}\)
       jzkyllcjl,马克思发表《数学手稿》的时极限的\(\varepsilon\)—\(\delta\)、\(\varepsilon\)—N语言问世不久,马克思还没有发现(或没有接受)这种严谨的极限概念(从《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数学手稿》中根本就没提及威尔斯特拉斯和极限的\(\varepsilon\)—\(\delta\)、\(\varepsilon\)—N语言可得到证明),所以马克思《数学手稿》中的“极限”是指“极端、最大限度”之意。当然更不是先生“改造”康托尔实数定义后骚整的“趋向性极限”了。不管先生如何狡辩,你把马克思\(1\over 3\)=\(3\over 10\)+\(3\over 100\)+\(3\over 1000\)+\(3\over 10000\)+…骚整成\(1\over 3\)=\(3\over 10\)+\(3\over 100\)+\(3\over 1000\)+\(3\over 10000\)+…\(\ne\)\(1\over 3\)就是不能自圆其说的败笔。
       jzkyllcjl先生:在你的论文或贴文中常用“事实”取代逻辑推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同一事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正如唐太宗《君臣对》所说“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jzkyllcjl先生,你说是这个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晚霞:第一,我说的古代的实数定义:“ 现实数量的大小(包括现实线段长度)具有可变性、测不准性;但在忽略微小误差的意义下,可以认为:每一个现实线段都有确定的绝对准大小。线段长度的没有误差的绝对准表达符号叫做理想实数;理想实数是包含十进小数的有理数。”是根据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证明,退的导出来的。事实上,在毕达哥拉斯证明中,已经用了点无有大小,线段长度用符号a,b,c表示的代数方法。不过定理证明之前,他不知道无理数,定理证明之后,出现了√ 2 的第一次数学危机,为了解决这个危机,康托尔提出了“无穷集合是完成了的整体的实无穷”的违背事实的观点。这个观点带来了“真子集元素个数等于整体元素个数的悖论”,所以他这个观点应当被抛弃,事实上这是从柏拉图到芝诺、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 以来的两千多年来的争论。你只是坚持这个错误观点而已。
第二,马克思的《数学手稿》虽然在前,但马克思使用了唯物辩证法,他对导函数的24页的极限方法是需要学习的。唯物辩证法比形式逻辑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风晚霞 于 2021-7-24 15:36 编辑
jzkyllcjl 发表于 2021-7-24 07:27
春风晚霞:第一,我说的古代的实数定义:“ 现实数量的大小(包括现实线段长度)具有可变性、测不准性;但 ...


jzkyllcjl先生,请你重新诠释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你说的那个“古代实数定义”出自哪个古人之手?在哪本古人的书上找得到这个定义?为什么这个古人的认知会和你的认知高度一致?
       第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什么时候肯定了你把他的无穷级数\(1\over 3\)=\(3\over 10\)+\(3\over 100\)+\(3\over 1000\)+\(3\over 10000\)+…骚整成\(1\over 3\)=\(3\over 10\)+\(3\over 100\)+\(3\over 1000\)+\(3\over 10000\)+…\(\ne\)\(1\over 3\)了?恩格斯关于无穷级数的论述算不算唯物辩证法?
       第三、既然你已知道“(潜实无穷之争)事实上这是从柏拉图到芝诺、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的两干多年来的争论。”你凭什么就坚持说康托尔错了,你就对了呢?难道就是因为你“狗要吃屎”的事实?实话告诉你:你的“狗要吃屎”事实不能代替辩证唯物主义。你反对形式逻辑是不是为你用“狗要吃屎的事实”攻击“人不吃屎的事实”寻找借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晚霞:马克思说了:1/3 成为它的无穷级数的极限,根据无穷级数和是其前n项和的无穷数列的趋向性极限的定义。成立的是:等式1/3=lim n→∞0.33……3(n位十进小数),不是你抄写的:等式1/3=0,33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7-24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风晚霞 于 2021-7-25 02:51 编辑
jzkyllcjl 发表于 2021-7-24 16:07
春风晚霞:马克思说了:1/3 成为它的无穷级数的极限,根据无穷级数和是其前n项和的无穷数列的趋向性极限的定 ...


jzkyllcjl:
       “马克思说了:1/3 成为它的无穷级数的极限”,但马克思什么时候说了他所说的极限就是你生造的“趋向性极限”?由马克思的等式到1/3=0.333333…只是用了欧几里得的等量代换公理。造成\(1\over 3\)=\(3\over 10\)+\(3\over 100\)+\(3\over 1000\)+\(3\over 10000\)+…\(\ne\)\(1\over 3\)的罪魁祸首还是你的(马克思根本就没有承认的)“趋向性极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晚霞: 马克思《数学手稿》中的那个等式之前、之后都是说极限方法的,你不能断章取义,马克思知道无穷级数和是其前n项和的趋向性极限,即等式1/3=lim n→∞0.33……3(n位十进小数)成立,而不是你抄写的:等式1/3=0,33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4-28 04:30 , Processed in 0.07421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