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几何创立者笛卡儿
王渝生
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分界线是解析几何,而解析几何是集逻辑、几何、代数三者优点于一身的新的数学。有了解析几何,才有微积分,才有数学分析……这一切,都源自于笛卡儿坐标系;而笛卡儿(公元1596~1650年),就是数学的坐标。
1596年3月31日,笛卡儿出生在法国北部都兰城的一个地方议员家庭。8岁时,他进了著名的拉弗累舍公学读书,16岁毕业时,是一名模范学生。尔后,他去波埃顿大学攻读法律,20岁时即获得法学学位。
1618年,22岁的笛卡儿开始在欧洲游学,“到整个世界这本大书里”寻求真正的知识。他从法国到荷兰,从丹麦到德国,从奥地利到瑞士,又南下意大利,1625年回到法国,在巴黎从事科学研究。1628年,他定居荷兰,他的所有著作,几乎都是在荷兰写就的。
1629~1633年,笛卡儿写成《论世界》一书,包括《屈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以及一篇著名的序言《方法论》,于1637年在荷兰莱顿出版。1641年,他又出版了《形而上学的治思》。1644年,他出版了《哲学原理》。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黑格尔称他是“现代哲学之父”。
笛卡儿把哲学看成是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并形象地将其比喻成一棵大树:树的干是物理学,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形成与本质,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树的根是形而上学,研究心智(灵魂)及作为一切推理出发点的所谓“第一原理”;树的枝叉代表其他科学,最主要的有医学、机械学(力学)和伦理学。笛卡儿认为,“我们不是从树根、树干而是从其枝叉上采集果实的”,因此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对具体科学的了解,从而使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
笛卡儿赞同培根把科学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主张,但更强调以理性为主导认识自然的方法,这使得笛卡儿同培根一同成为科学方法论的两位代表人物。
穆勒(gohn stusart Mill)说过:“解析几何使笛卡儿的名字载入史册,远胜于他的任何一项哲学泛论。”的确,使笛卡儿名垂科学史册的,是他创立的解析几何学。
笛卡儿的基本思想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建立点的坐标,这样一条几何曲线就可以由一个含两个变数的函数关系式(代数方程式)来表示。这样,笛卡儿就把一个几何问题通过坐标系(现在称为笛卡儿坐标系),归结为代数方程式。用代数方式研究这个方程式的性质,往往比就图立论的几何方法容易得多。然后,再把代数结论转化为几何语言,就得出了几何问题的解法。
几何问题的代数化,也是中国传统数学的特色。中国当代数学大师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工作,也是从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开始的。
笛卡儿用解析几何研究了具有两个复数的二次方程,如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等。他对高次代数方程的理论也进行研究,发现了决定高次方程的正根和负根数目的法则——笛卡儿符号定则。笛卡儿还改进了代数符号系统,他用a,b,c,…表示已知数,用x,y,z,…表示未知数,用平方的形式表示幂。这些方法人们至今仍在沿用。
然而,笛卡儿的著作在当时受到教会的刁难。1649年,瑞典女王请他讲学,他也想借女王的帮助宣传自己的学说。于是,他前往斯德哥尔摩。在北欧的严冬季节,他每周3次凌晨5时起床前往皇宫给女王教授哲学,这严重地摧残了他的健康。1650年2月11日,他因受凉感冒转成肺炎,不治逝世。当时,欧洲新闻界还讥讽地报道:“在瑞典死了一个疯子”。而在他死后13年,教皇仍将他的著作列入禁书目录。直到法国大革命后的1799年,笛卡儿的遗骸才被放进法国历史博物馆,得到应有的尊重。
(摘自大众科技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