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termark]从四川大地震看建筑学改革等初探
---兼评刘学璞的《自然经济论》
习强 金鑫 刘文传
(四川省绵阳市)
摘要:大地震不是不宣而战,大地震的预报也不是唯一的重要。从自然经济论来说,打抗大地震战,不但是打钢铁战,也是打科技战、人才战。
关键词:地震 自然经济论 建筑
1、绵阳晚报与自然经济论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中国科技城绵阳市所辖的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等四县都是重灾区。在大地震发生前的2008年5月6日,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主管的《绵阳晚报》刊登《有感地震预示未来有强震吗》的报道:记者刘强就市民普遍关注的江油小震等问题作热线采访绵阳市地震减灾局,该局的现场解答是:“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板块在运动中积蓄和释放能量的一种重要方式,3级以上地震全世界每年要发生十几万次,这些地震中有感地震并不多。有时发生的几次地震离大家近点都会有感觉,可能产生恐慌心理,实际上有感地震的多少与未来是否有强震并没有直接关系,大家不必有恐慌心理。”2008年6月12日安县在盐亭县经销猪药有名的邓老板对笔者等人说:“他要永久保存这张报纸。”因为大地震后他在安县秀水镇的猪药生产厂房垮踏,安县秀水镇的大部分民房也垮踏了。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很多媒体对《绵阳晚报》的负责态度表示赞赏。为此,笔者走访了《绵阳晚报》办公室主任李华贵先生和一编辑部主任陈朝红先生。
李华贵先生说,《绵阳晚报》只是作客观、及时报道;汶川大地震前,《绵阳晚报》除报道江油小震外,还报道了平武发现有众多蟾蜍上公路的现象。陈朝红先生说,《有感地震预示未来有强震吗》的报道是他亲自编发的,他还作了弱化处理。因为原标题是肯定“未来没有强震”。 陈朝红还说,在今年四月份,《绵阳晚报》还作过“山区房子九层不防震”的报道。陈朝红先生是21世纪初从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的本科生,他对工作兢兢业业,虽是学中文的,但对自然科学也感兴趣,曾和笔者多次讨论过“三旋理论”,对他们能作客观、及时报道,笔者并不感到惊讶。
中国很一大批有负责态度的年青人在成长。6月15日笔者收到]刘学璞先生寄来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自然经济论》一书。]刘学璞把他的“自然经济论”称为“人择宇宙论”,这有些不好懂。笔者的理解是,自然经济论是相对“阶级经济论”而说的,她是“阶级经济论”的补充和发展,反过来也包含“阶级经济论”。 刘学璞是一位经济学爱好者,一直观察、分析当代一些经济现象、经济政策,对经济学系统、经济现象有独到的视角。虽然他对自然经济论谈了很多方面,但其核心还是人类的经济发展其实是有自然规律的。书中他推崇的三个人的结合:孟子---中庸之道;格兰特---成功完成工作的任务和方法;熊彼特---世界文明交叉的分析;他说:“在人与自然的共生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若人类能在奇点处不断探索,也许人类全面认识奇点为期不远”。
1)、联系这次四川8级大地震,“奇点”就大地震要爆发。大地震不爆发,什麽都好说;当然大地震爆发了,也没有什麽不好说。例如,2008年6月15日在蓉举行的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有院士说大震后成都将安全两百年。有人问是瞎扯吗?不是,他说的是有书为证的:汶川地震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推挤,碰到扬子地块阻挡后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由于能量和地应力的长期积累,最后在边缘的龙门山断裂带这一边缘的脆薄地带进行能量释放,从而引起地壳变形断裂和地震所致。扬子地台已经稳定了八九亿年,这一地台固结很好,由于汶川地震使地壳聚集起来的能量得到释放,成都地质构造不会因大地震变得不稳定,反而会因能量释放变得更加稳定。不会再发生8.0以上的大地震。 “对于成都来说就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
但如果真爆发了大地震爆发,成都市受灾严重,也有专家会解释,例如最近在彭州和成都爆发一次3级左右的余震,有专家就说成都平原作为扬子地块的边缘,离龙门山断裂带很近,在旧断裂时,早就存在裂纹,余震震源靠近成都也是可以理解的。又有人说,在类似土耳其发生的Izmit地震这类超剪力地震,地震及类似地震的余震并不集中在主要的断裂之处。因为余震发生在主要断裂之处,只常出现在震速较低的地震中---在缺乏沿着主要断裂处的余震可能表示,在断层那个部位的摩擦力在减退的过程中是以均匀的方式扩散的;相反在受到地震冲击波胁强的附近次生的及“旧的”断层处则会发生余震。即成都地质构造发生地震是可以理解的。
2)、作为院士,无一人在震前预报这次汶川大地震。什麽成都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恰到好处的安全岛, 什麽已经稳定了八九亿年,成都好像坐在钢盆子里一样安全,,也无历史根据。椐留学日本的盐亭学人何拔儒先生生前研究,如近代就有1933年8月25日发生在茂汶叠溪的8.级大地震,何拔儒就是经历之人,那叠溪镇地区,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隐落呈单条阶梯状,下滑距离达500—600米。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体在岷江上筑起了银瓶崖、大桥、叠溪三条大坝,把岷江拦腰斩断,使流量为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岷江断流。截断了的江水立即倒流,扫荡田园农舍,牛马牲畜。经过30多天的倒流,因叠溪超过银瓶、大桥两坝的高度,注入叠溪坝内的江水又倒淹银瓶崖、大桥两坝,使三座地震湖连成了一片。湖水随群山回旋绕曲,逶迤四五十华里,最宽处达四五华里。同时松平沟、水磨沟、鱼儿寨沟等地山崩数处,形成大小海子十一个,叠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死亡6800多人。震后第45天,即10月9日。岷江上游阴雨绵绵,白腊寨公棚地震湖崩溃,江水猛增。傍晚,高160多米的叠溪坝崩溃,积水倾湖而出,夹带泥沙巨石,沿江而下,江中浪头高达20丈许,吼声震天,10里之外皆闻。沿江村镇、田园一扫而光,数万亩农田庄稼被毁。人畜逃避不及者,尽被卷人水中,又有 2500多人丧生,造成了我国地震史上罕见的次生水灾。
有感叠溪大地震,何拔儒先生加快了从堰塞湖到盆塞海的中国上古历史研究。他认为从一万年到五千前,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大地震的多发时期,盘古王开天劈地、女娲补天、洪水朝天、伏羲兄妹造人烟、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舞干戚、廪君西迁,到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都是从堰塞湖到盆塞海的中国上古历史的间接反映。也许有人会说,1933年叠溪镇地区发生的是7.5级地震,不是8.级大地震。但何拔儒先生如果人在,也许会回答:谁用仪器测量过,而且即使用仪器测量过,如果不是同一台仪器,同一个专家作判断,1933年的茂汶叠溪大地震与2008年的汶川映秀大地震也没有绝对可比性,也许叠溪的大地震比秀大地震的震级还高呢?
3)、从中庸之道到成功完成工作的任务和方法的自然经济论来说,无论是《绵阳晚报》,还是地震减灾局,以及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的专家,都是在用负责的态度对待各自的工作,也完成了各自的工作的任务,方法也没有错。因为汶川大地震前江油有小震不断,甚至江油深井安装过国家地震预测仪,以及平武蟾蜍上公路的动物异常,对没有发生汶川大地震来说,都是对称的。对于大地震的奇点或奇性的不断探索,也许人类能全面认识奇点或奇性。茂汶叠溪大地震引发了中国上古历史研究的新视角,也许汶川映秀大地震引起反思的,应是地震建筑学、地震人才学等的改革。
2、地震建筑学的改革
有媒体说,汶川大地震为何如此多的建筑会在地震中倒塌,是地震强度太大?还是楼房的建筑质量太差?自然灾害当然会导致人员伤亡,但是如果数字很大,那就不单纯是自然灾害的因素了。从自然经济论的经济发展是有自然规律来说,我们不赞同这类反思。如果说“自然经济论”是“人择宇宙论”,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大地震及其抗震减灾就是一部地震经济学,新中国诞生的五十多年来,每前进一步,都遵循了自然发展规律的。
1)、在汶川大地震中,大多数人员伤亡缘于建筑物倒塌。大地震后,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家的房子---这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有人说,如果建筑物防震能力不强,即使我们能够准确预报大地震,地震来了照样房倒屋塌,同样会造成重大损失。其次,即使强震的次数大致不变,但是地震威胁地区的人口密度在增长;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一些国家开始修建抗震能力更强的新型建筑物,但还有许多国家没有。因此可看到相同规模的地震,造成了更多人员的伤亡。
也许有人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我国已对城市建筑的抗震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我国目前把地震烈度分为12度,建筑的防震措施主要应用于6度至10度地区。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有关水塔等其他建筑设施、铁路等交通设施、核电厂等电力设施以及燃气等能源设施,都有比较完善的相关的抗震标准。如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场地和地基的选择、规划、防震结构方案、结构的整体性、减轻建筑物自重等方面,都作了系统的规范。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等国家标准,对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责任划归、防灾规划等均有具体划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常;当遭受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线系统基本正常,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者很快恢复生产;当遭受罕遇地震时,城市功能不瘫痪,要害系统和生命线工程不遭受严重破坏,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所以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新建房基本上都具有防震、抗震等能力。
但从北川、都江堰等县市学校、幼儿园建筑倒塌来看,也不尽然。因此也有人反驳说, 32年来各级政府忙于经营城市,追求城市规模扩大化的政绩观,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批准建设的高楼大厦和楼堂馆所,越来越多,使砖混结构建筑大肆盛行。如果防止地震灾害的房屋建筑,一定要按照标准施工,一定要按政府规划的设计图去做,不偷工减料,那设计有建筑标准,施工按建筑标准,就能完全保证防震减灾吗?
2)、其实防震减灾更多是需要创造性。有人说,近年来东北农村采用秸秆砖建造的冬暖夏凉房屋这类建筑,也应在全国的城乡普及推广。理由是,32年前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没有及时引进和发展秸秆砖建筑,汶川大地震伤亡才如此惨重。即有“人祸”之嫌。而秸秆建造技术,早在100年以前发源于北美。秸秆作为建筑材料及其相关工艺,从单纯的生态研究领域问题开始扩充,相关的国际组织与论坛,也开始逐渐吸引主流建筑师和工程师参与。秸秆属于可再生资源,可直接减少社会发展对木材的消耗量,且具备极佳的隔热性能,可有效降低建筑物发生火灾的频率和波及范围。采用植物秸秆制作建筑材料墙、砖、砌块,包括“非承重秸秆砖”、“承重秸秆砖”等技术,已获得我国国家专利。以秸秆为原材料制成的板材,重量仅是一般红砖的1/16,强度相当于190号混凝土,且无毒无味,防水防火性能很好,安装方便。用这种材料建房,总造价可降低8%~15%。这种新型轻质墙材,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楼层建筑”,比起用红砖砌墙,建筑速度快了10倍以上,并具有重量轻、防火和环保功能。
3)、还有人说,从“防”的角度出发,在抗震、减震方面动脑筋,采用以“防”为主成功的例子比较多。比如2002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了大地震,当时英国石油公司从阿拉斯加北面修建的一条输油管道,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为管道必须穿过断层,当时修建时,就知道这条断层今后会发生地震,于是设计的时候,就把管道设计成了S型,避开了断层。地震发生之后,管道安然无恙,输油管没有受到任何破坏。
4)、在超短速测震预报中,有人说日本利用地震波由体波---P波和面波---S波组成,P波的传播速度比S 波快,当大地震震源一启动,测震仪器接收到P波时,国家超短期测震预报台立即作速报,并通过触发有关的控制系统,关闭有关的实验装置。最近日本已有了比较成功的例子。有的还说,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暴露出日本政府在关西地区缺乏足够的防范措施和救灾系统。但日本吸取了教训,进行了改善。例如日本法律对于建筑违规,给予相当严厉的惩罚,如2005年一位建筑师被发现编造了几十栋公寓楼的抗震数据,此事曝光后,政府紧急实施建筑抗震性复查,导致连续几个月都未有新建筑获准开工,几乎导致日本经济陷入衰退。正是因为能这样,虽然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区,但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损失。最近的一次新泻地震,核电站的泄漏事故两个小时之后,就解决了。
3、抗震组装房与防震钢铁学
从自然经济论来说,上面说的都符合中庸之道、能完成工作的任务、有文明交叉的分析。但并不是全成功完成了任务,也不是全完成任务的工作方法。自然经济论强调的“自然”,一方面类似指要在财力、科技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以及要用先进技术加强施工管理,以此督促建筑标准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类似有人说也指,要是站在中国的土地上面对差异巨大的13亿人说话。即使世界文明的交叉分析,有无数“发达”经验可信手拈来,有诸多“理论”可引经据典,但一定要弄明白其用来“操作”的现实土壤。就是四川8级大地震以前的每一场灾难,也都在提醒我们,别忘了我们的基本国情,别把中国的事情想简单了。
但上面说的两个“自然”仅是一种“有界”的静态,并不是有界无限的人择动态。自然经济论既然“人择宇宙论” ,“自然”是基本国情,也还含有地球村的基本村情,所以自然经济也是一种有界但无限的人择动态系统。从这个角度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含有地球村的支援。以及可以利用现存的政治体制,去进行类似地震建筑学和地震人才学等的改革。而这也是]刘学璞的老师潘群儒先生,在自然经济论上对他的真传。
1)、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松潘、平武大地震之后,大约是1977年的一天下午,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内部放映国外类似抗震“组装房、楼”的科教电影片,冶金部第十八冶建公司(18冶)重庆长江大桥建设工程指挥部通知在工地劳动的1970年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都去观看,笔者是其中之一。1970年是文革前招收的最后两届大学生集中分配段,全国各地有大约八百多名大学生分配到18冶工作。我们是18冶经过大打矿山之仗转战到大桥工程的三公司,大学生人数也不少。
其实,这部抗震“组装房、楼”的科教电影片,是一部纯科教片,记得好像没有点名说的是哪个国家,但从其中钢铁科技发达的程度可猜知类似是日本或美国。影片开头是讲竹林和竹子被风吹摆为何不倒下,接着转向大地震使大片房、楼倒塌的情景。然后转向正题---抗震“组装房、楼”的发展、建设、技术过程。虽然抗震“组装房、楼”科教片主要镜头,是建设的楼房,房间都是在工厂车间生产好了的预制件,房间里连电视机都是配备好了的;楼房顶层安装的起重机是旋转施工的,工人们只需把起重机吊装上来的房间预制件,按旋转的顺序一层一层挂好、焊接牢。一栋二、三十层的大楼,不要很多建筑工人,不到一个月就能建好,而且抗地震的能力很大。
不知为什么大桥指挥部只通知70年分配来的大学生去看,是完成政治任务?还是工地抽不出够数的技术人员?由于我们中不少是从钢铁学院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虽然改行搞建筑,但对影片印象深刻的还是钢铁:建筑抗震“组装房、楼”的关键是要有优质、价廉、量大的不锈钢,其次加工建筑抗震“组装房、楼”的钢梁和立柱的钢轨生产,需要大型的水压机;钢轨两端,还是经过磨床加工的。整个建筑结构精度比砖混房、楼要求高。难怪我们不少同学看后议论:这部片子宣传打抗震仗,实际是宣传打钢铁仗。
笔者1981年就调离了18冶,31年后对这部片子早已淡忘。但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8级大地震后,笔者身处在重灾区,看到那一片片的救灾帐篷、一片片的活动板房,31年前看过的那部抗震“组装房、楼”的科教电影片与那一片片的救灾帐篷、一片片的活动板房连成一片,心如刀绞,又心怀喜悦。心如刀绞---也许这部片子没有起到作用,我们的钢铁21世纪虽然炼出了优质、价廉、量大的不锈钢,但还只是民房大量用在防护栏上。我国的科技方向,打抗震仗还没有打钢铁仗的意识,打高科技仗还没有打“大型强子对撞机仗”的意识---那是未来的核魂地震战。心怀喜悦---也许这部片子已经起到作用,面对差异巨大的13亿人说话,那一片片的救灾帐篷、一片片的活动板房,就符合我们的基本国情;面对在财力、科技允许的范围,我们已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的科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唐山、松潘、平武大地震那时,我们连多的救灾帐篷、活动板房都没有,我们不满一岁孩子是在自己用破竹席搭成的窝棚里度过的。31年来我国砖混结构的房楼如雪球翻滚一样地发展,虽不见抗震“组装房、楼”一处出现,也许31年前的那部抗震“组装房、楼”的科教电影片,是一部纯科幻片。笔者没有到过发达国家,但问过一些公差到过发达国家的朋友,到底看见有没有预制件的组装高楼?他们都说不清,而我们已经发展出优质、价廉、量大的救灾帐篷、活动板房,这就是自然经济论的应用之一。但自然经济论的延伸呢?
4、地震人才学
1)、大地震不是不宣而战,大地震的预报也不是唯一的重要。从自然经济论来说,打抗大地震战,不但是打钢铁战,也是打科技战、人才战。也许有人说,我们遭遇的只是一种条件,并非一种理论---说多了也没用。是的,大地震只是一种条件,一时难构成一种理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其实这也就是一种“大地震政权现象和大地震政权人物现象”的理论。面对自然经济论的四个层次:家庭、企业、国家、地球村,例如把地球村比着一个社区,国家就类似物业管理公司。社区里楼房一修好出售,就有物业公司来承包管理。如果把大地震期间的“物业公司”和“物业公司主管”的行为、现象,单独取出来作研究、比较,那么联系古今中外各个国家、不同时期、体制各异的大地震期间的“物业公司”和“物业公司主管”的行为、现象,定义为“大地震政权现象和大地震政权人物现象”,其中可以发现很多东西,对推动社会的改革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2)、水桶理论是看短板,梯子理论要看长杆。例如“阶级经济论”就是着眼于短板来说的---要改变穷人的生活待遇。自然经济论是在这基础上,加上把科技看成第一生产力来分析家庭、企业、国家、地球村的建设的。这里可以来虚拟一些人择恒等式的运用。例如自然经济梯子与自然科学梯子恒等式,就是着眼于长杆来说的-----自然经济现状与自然科学现状的社会买单是同梯的。众所周知,地球村认识物质结构的“长杆”目前也有四极:分子以外、原子核以外、夸克以外、超弦以外。如古代科技或国学自然---可类似对应分子以外的范围,如牛顿力学涉及的四维时空。地质学术或一般大学生知道的科技---可类似对应原子核以外的范围,如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原子、分子活动。层子模型及其哲学---可类似对应夸克以外的范围,如夸克,以及一般大众不知名的强子类型。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及磁单极子、引力子---可类似对应超弦以外的范围,如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时空撕裂” 一类的核魂自然。
人类社会对分子、原子核、夸克、超弦等四极长杆认识的买单,对各门科学和人才冲击之大,真有拨云才能见天之感。例如据在美国的沈致远先生透露, 美国超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论已成显学,占据一流大学物理系要津,几乎囊刮了这方面的研究经费,年轻的粒子物理学家如不做弦论,求职非常困难,资深的也难成为終身教授。如果以这个向超弦长杆买单的标准来要求我国的人才,即使在院士、大学教授的层次,也有百分之八十会冲击。难道制造出类似抗震“组装房、楼”科教电影片内容的国外科学界,真的犯傻了?
搞自主创新科学、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办一切事业,是我们掌握主动的国策。但从自然经济论来说,这也离不开家庭、企业、国家、地球村之间的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国外主流科学界买超弦长杆的单,是立足于未来打地震战、核魂战。20世纪末揭示的夸克幽禁、暗物质、对称破缺、真空性质之谜,发展出的大统一理论、超对称、超引力、超弦理论等,在探索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质量的起源、暗物质、暗能量、全息原理、宇宙大爆炸等基本前沿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都涉及庞加莱猜想与不确定性原理的等价问题,也涉及争夺驾驭未来夸克-胶子等离子的战争问题。而战争不但需要民主来制止,也需要战争来制止;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纷争不可避免的“法律”程序之一,从古到今都没有停止过。15世纪末,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南美洲新大陆,也发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成倍升级,跟新科技成果的发展、传播是紧密相联的。在原子弹、氢弹之后虽然还有各种新武器,但最大的核魂还在夸克-胶子的等离子体上。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美高能物理未来合作研讨会上,李政道报告说,夸克-胶子等离子是一种超炽热、极致密的东西,这种混合物的温度比太阳核心还要炽热10万倍以上。买超弦长杆的单可以推动自主办一切事业的发展,可以拿今天的地震局与气象局对比类似来说明。
3)、据在绵阳市塘汛九洲旁边的绵阳市福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盐亭籍胥会计,2008年6月12日对安县在盐亭县经销猪药有名的邓老板和笔者等人讲:2008年5月12日发生四川汶川大地震前的11日,绵阳市气象局已有人知道要发生地震,但不准讲。胥会计说,11日她的母亲和绵阳市气象局张同志(胥会计不愿意说出他的真名实姓)的母亲在一起打麻将,大家都玩得很高兴,突然间张同志跑来要拉他妈走,他妈不愿意走,张同志面对众人,像有话不能说,弄得张同志没办法,最后急中生智说有子女给她寄钱来了,要他妈亲自去取,才把他妈拉走并转移到另一处地方去住。事隔一天,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由于知道张同志拉他妈走的人很多,胥会计和张同志的母亲两家关系不错,事后胥会计问张同志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同志讲了类似气象局有人知道要发生地震,但不准讲的话。我们不认为胥会计和张同志说的是事实,也许是张同志顺水推舟说的一句玩笑话,不能太当真。但这勾起了笔者对地震局与气象局的一些记忆。
首先是地震局与气象局储备的相关知识的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不可比。笔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在绵阳市一个县的科协工作,与县气象协会打交道很多。即使是在县气象局,进人和任用的局长,都是学过气象专业的中专生以上学历的人。例如他们一些是从条件较差的边区搞气象工作多年,照顾调回内地分配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即使他们之间有矛盾,相互对各自专业知识的能力有指责,但从笔者的局外人客观看来,他们对气象预报都还是以各自的认识在积极工作。21世纪初,笔者认识的县里的一位在大学是学农的领导,从市里的一个副局长位置调到地震局作正局长,他曾多次透露那里的矛盾多。两年后他又要求调回原单位作副局长了。
我国没有地震科技一类的专门大学、中专学校,培养专业的地震科技人才;有地震专业也是放在地质大学里的,数量少,这是地震局与气象局不可比性。难找地震专业的人士任用局长,显出不是领导机关的责任。其次,气象与地质的知识“长杆”也有不可比性。即这里主要还不是气象与地质的知识类型不同,而不可比,这里是气象与地质的知识“长度” 不可比。例如,虽然地质科学大师云集,地质事业蓬勃发展,地质成果层出不穷,但自从20世纪六十年代中叶,人类科学跨入夸克层次结构知识认识的“长杆”, 气象科学与此同时也跨入了这一层次,代表“长杆”就是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气象学家提出的罗仑滋大气力学数学方程。这类包含混沌的非线性数学方程很快被引进到量子力学,使非线性量子力学也有了量子混沌的认识。气象科学与量子科学同步的“长杆”,再与大型电子计算机及气象卫星等高科技结合,使气象预报如虎添翼,已不是观天看雨水平可同日而语。
当然,“长杆”还是“长杆”, “短板”还是“短板”, 气象科学在各国之间的进步,不是“短板”国家把自己的“短板”输入到“长杆” 国家,而“短板”国家把“长杆” 国家培训出的人才聘请回国。例如有着10年国外科研经历的王东海说,近十年来我国的天气预报在观测、通信、预报、发布等四个主要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监测手段和监测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科研实力也有所增强。王东海长期从事中尺度动力理论研究,在中尺度特别是风暴尺度的数值预报模式的研发、数值模拟、多种资料在模式中的应用以及中尺度天气动力学等方面均有建树。王东海本人正是2005年底回国的,目前他组织开展了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机理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并担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东北冷涡天气系统及其东北暴雨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所以,如果今后国家办“中国地震科技大学”,所授的知识就不能只盯着地质学的知识。即使欧洲强子对撞机上微缩版的“宇宙大爆炸”,不存在产生微型黑洞吞没地球的危险。但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微小黑洞,或者会生成一种名为“陌生物”的粒子---这些奇怪的粒子会将存在于普通原子中的核子变成奇怪的物质---也还是无风不起浪。也许正如膺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大地震,或者类似地球板块裂缝的压力,积聚的放射性粒子物质、地磁爆等原理,引导到膺强子对撞机的产生也可能是事实一样。
因为强子对撞机和膺强子对撞机所能达到的能量级别,是从前任何人造科技所无法达到的。这种情况,地球外的星体有预演,如宇宙射线就是证明。虽说地面上大自然的宇宙射线碰撞已经导演了多次碰撞,相当于大约100万次强子对撞机实验,或者地球外星体上的黑洞,比对撞机所产生的任何东西都要重很多,地球也依然存在,可知地面下如有自然膺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大地震---即使产生一些类似的小黑洞会立刻分裂,没时间将外部的物质吸进去,或者碰撞机产生的热量也使小黑洞不可能形成,而发生数万次大地震,没有让我们的地球在世界毁掉,这也只说明,膺强子对撞机类似的大地震,还处在一个没有毁掉地球危险的范围内。
4)、地震软件
大地震发生的原因,用地质学的知识去解释,也许是天经地义的。但同样的计算机,安装新旧相差很大的软件,计算的功能和效果也不一样。把地震局和气象局比着计算机,把预报地震和气象所需要的知识比着软件,知识有层次的高低之分,软件也有新旧之分。
例如问汶川大地震的成因?软件回答是,根本的动力来源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块之间相对运动在断裂带上产生的能量积累和释放---印度大陆向北推挤,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这种状态下,青藏高原不可能再向上升高和向下增厚,高原内部的地壳物质只能向东和向北扩展,导致高原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增生。由于强硬四川盆地的阻挡,在青藏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就形成了南起泸定和天全,北达广元和陕西勉县、长近500公里、宽40—50公里、北东走向的龙门山脉。构成龙门山山脉的重要岩石单元是古老的杂岩体,这种岩石抵抗破坏和断裂的强度特别大,能够积累很大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形成强烈地震---龙门山断裂带8级强震的复发间隔估计在3000—5000年以上。反之也许3000年才发生一次大地震,就很难预报。
或问汶川地震何以如此?软件回答也是,这是我国地质学家、地震学家都非常熟悉的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北面。受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西南地区是我国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之一,印度板块以每年40毫米的速率,朝北偏东方向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挤压,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而对其地壳内物质的流向,多年来地质学家研究认为,壳内物质被迫改变方向转向东流,在坚硬的四川盆地地壳处受到阻挡,形成了北偏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即作为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接部位的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从北偏西向南偏东方向逆冲断裂带,其逆冲运动的速率约为每年20毫米。但位于龙门山东面的华南块体,没有能够完全调整龙门山断裂带的逆冲运动,其运动速率只有每年10~15毫米。这中间没有得到调整的5~10毫米,在龙门山断裂带中的岩石内逐渐积累起来,使得龙门山断裂带成为最具地震危险的地带。然而历史上记录上,并没有表现得最为危险。周围其他断裂带都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如1933年8月25日茂县—汶川7.5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与8月23日接连发生的松潘—平武7.2级地震等。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在历史上只处在中等水平,历史记录上从未出现过7级以上的地震。
也许正是这种旧的地质学软件,害了我国的地质学家、地震学家,让近十万同胞的生命轻抛,也许还会让一些生命白流。因为这类软件,在“5•12”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前,我国的地质学家、地震学家可以在临震前,以此类似在绵阳晚报公开发布不会发生大地震,也可以在“5•12”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以此在各种场合公开推脱不需要再学习。
拒绝再学习,使计算机处于“短板”,难渡“长杆”。例如,1933年8月25日茂县—汶川大地震是铁证如山的7.5级地震吗?当今我国的地质学家、地震学家用当今的仪器亲自测量过吗?川甘边界地区3000—5000年以上才发生一次大地震吗?云南大学高能物理学家喻传赞教授1992年在平武召开的全国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第四届学术研讨会的大会报告,公布的近一万年我国的气候变化曲线,即他完成的国家课题—“喻传赞曲线”,分别在4000年前和6000年年前的坐标位置有两个峰值,他据此认为与古代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等传说时间十分对应,证明我国的古代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等神话联想的类似大地震,有很大的可信成分。一生研究1933年8月25日茂县—汶川大地震及堰塞湖而联系我国上古史的何拔儒先生,以叠溪地区的陷落,九寨沟、黄龙寺一带至今还现呈的山崩地裂地貌为据,认为叠溪大地震不下8级。这类高能物理学和历史学家,与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的认识不一致,说明使用不同软件的“计算机”,得出的结果也许就不一样。
有人说,讲成都今后200年内都是安全的院士,也许是帮房地产老板打“广告”。我们认为这话说得也许太过分。院士们劳苦功高,成果卓著,有的年老体弱,再学习有困难。当然,他们支持别的“计算机”安装新的软件,也总是可以的。但对有的已成院士或想成院士的人,提着“伪科学”的帽子,往“三旋理论”研究上戴,我们也还不理解。
中国有寓言嘲笑“守株待兔”,也许大家认为很有道理。但理分两头。少年时代笔者看见自家农村屋檐下的蛛网,被夏日的偏东雨打破,但一等天情,蜘蛛立马又爬出来把网结好。那个夏日的半天功夫,偏东雨下了几场,蛛网也就了几次,笔者都看傻了。是蜘蛛太笨?类似“守株待兔”?不如有的人聪明?
少年的笔者陷入两难困境---是做“守株待兔”,还是做“蛛网捕食”。想通的是,学知识还是要做“蛛网捕食”,这不是做“守株待兔”。这个少年的情结,影响了笔者一生,这就是从那时起,笔者总是喜欢打听哪门知识最深?哪们功课处在科学的前沿?虽然不懂,也促使自己去打基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学里没学过的拓扑学、微分几何等功课,在青少年时代就“科普”了一下,至少知道“球面与环面不同伦”,自旋是基本粒子才有的内禀的性质。这也成了创立“三旋理论”的基础。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看见一些学者搞层子无限可分或跟着搞规范场和磁单极,但离不开球量子思维,他们虽在搞前沿,或进入院士、准成院士行列,但创新在国际上也还没有形成主流。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前沿研究,已成国际纯科学主流的“长杆”。 “三旋理论”与此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与之不同和早先的一面。如果“三旋理论”有不对的地方,尽可批评。
5)、人才储备双轨制
胡锦涛主席指示:“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这是对我国非常英明、正确、及时的指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以来的每一次伤亡惨重的大地震,都引起我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例如,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从搞“四清运动”转入搞文化大革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从“两个凡是”转入改革开放。今年的大地震,向解放军学习,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也可以从学习“强军” 转入一部分“强科”的改革---储备“强科”人才,引进储备“强科”人才,在保证现有的党、政、财、文体制不变的条件下,在高难度的科技部门实行人才使用“双轨制”。
目前所谓八国集团,实质是国际纯科学“长杆”大国。仅以俄国为例,是从沙皇彼得大帝时代引进储备“强科”人才就开始冲锋的。纯科学“长杆”,实际是一个国家、民族自强的一种“自私基因”。近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生物学教授格拉姆•托马斯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佩特•奥克莱利等科学家,发现了被生物学家争议数十年之久的进化论学说中的“自私基因”存在的确切证据。而自1976年著名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首次提出“自私基因”的观点后,一直在争论是否真的有自私基因的存在。所谓“自私”这个词,当然不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而是某些无私的、自我牺牲行为的原因,是基因在遗传中表现出对自身延续的盲目倾向。例如蜜蜂基因组序列中的自私基因,在蜂群这种复杂社会繁殖体系中存在很多的“超个体”现象,比如雌性工蜂是不育的。成熟的蜂后就是从工蜂中选定和发育的,只有蜂后具有和雄蜂交配和生育的能力。此前“自私基因”控制工蜂不育的原理并未被科学家证实,所以对这种生殖利他主义能进化演变的理解,也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有关“自私基因”的争论。托马斯等确认的“自私基因”,正是隐藏了的工蜂的生育能力,而并非理论上的判断;这为社会生物学的庞大结构和复杂特性提供了确切证明,也为八国集团隐藏的纯科学“长杆”提供了解读---纯科学“长杆”看来是公开的,好学,其实它是“自私”的,它隐藏的假象,类似一是装着有很多悖论,让你不想学好;二是让你热忱“短板”科普,乐而不知高低。
霍金是这样,爱因斯坦也是这样。我国的“自私基因”科学,如阴阳、五行、易经、八卦,西方学不会,西方的“自私基因”科学,如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前沿研究,我国不爱学,其道理是,“自私基因”科学是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对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自然灾害的体验和作生死斗争的结晶,它隐藏有“自私”的部分,我们不花气力学,永远只能与纯科学的“短板”共舞。
政治人物不应该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自然灾害中的科技成分迟钝负责。如为高科技的抗震“组装楼房”所需的钢铁、建筑,以及太阳能的利用类似的节能减排负责,为自然大灾害的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预警、预报负责。但过去他们过多的负责了。例如,文化大革命后期,笔者作为钢铁学院的毕业学生,在国家大打钢铁之仗和矿山之仗中,曾听到过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讲话,不完成某钢铁任务,就要跳进长江;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讲话,不完成某钢铁任务,就要跳进钢水包等类似的传达,但事情并没有结果。在重庆綦江铁矿大打矿山之仗中,亲眼看见从大跃进以来很多报废的大工程,不断重复,真觉得国家应成立审“四人邦” 类似的“人民公审法庭”,对过去报废的大工程对事不对人进行审查,总结经验,教育后人。如果在有关科技部门实行了人才使用“双轨制”, 政治人物组织这类审查,才不会陷入其中。科技领军人物承担报废的大工程或巨大伤亡的自然大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责任,是人才使用“双轨制”的应尽义务,而不是有的圈钱、圈官科技“一轨制”应得报酬。
参考文献
[1]叶眺新,中国气功思维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00年5月;
[2]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5月;
[3]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9月;
[4]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年9月;
[5]王德奎等,嫘祖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6]岳定海、王德奎等,嫘祖故里大揭谜,伊犁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7][美]斯蒂芬•韦伯,看不见的世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胡俊伟译,2007年12月;
[8]刘学璞,自然经济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9]刘月生、王德奎等,“信息范型与观控相对界”研究专集,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第一期,2008年5月。
Email:y-tx@163.com
[/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