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9|回复: 0

丘成桐|迷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丘成桐|迷思

原创 伯珺 打怪升级职场妈 2024-02-08 20:08 海南

我读完了丘成桐先生的《我的几何人生》,有很多感触。

之所以去读丘先生的自传,一方面因为小牛他们学校 2023 年秋开学典礼是请丘先生开讲,另一方面是因为丘成桐拔尖人才、英才班和少年班等从孩子们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掐尖的培养方式。

我很好奇,如此成就卓越的数学大家为何会采用这样一种类似于当年“少年科大班”的方式,来培养人才?

他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他又在自己的教育经历中经历了些什么,才会让他采用如此一种在我看来拔苗助长的激进短视方式来培养小朋友?

要知道在国内教育越来越卷的氛围下,他这样的举动只会让孩子们的教育环境更加恶劣。

读完后,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

先说丘先生自己的教育经历。

他是新中国的同龄人,1949 年生于广东,出生 6 个月后随家人举家迁往香港,在香港长大。

经历了很多苦难,包括父亲早逝。

求学中很多坎坷,小学时读书也是打酱油地去读,后来因为父亲的缘故,上了很好的培正中学,初二时遇到一位很有爱心并给予他真诚关爱的老师,从此下决心不让老师失望,发誓努力做个好学生。

在 14 岁时,其父去世,对他打击很大,父亲去世后他反而开始常常吟诵父亲教过他的那些诗词,并开始看父亲留下的书架上的哲学书。

他妈妈力排众议,拒绝了丘成桐先生大舅建议(让孩子们去他农场打工去养鸭),而开始艰辛劳作赚钱,供孩子们继续读书。

丘成桐先生后来考上香港中文大学。

读大学书时,他遇到美国来的老师,老师很欣赏他,建议学校让他提前毕业,但未果。

好在这位美国老师帮助他申请到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读书机会,他就提前一年没有拿到本科学位证书,只拿了文凭就去赴美留学了。

之后又投到陈省身先生的门下,以后丘先生的求学之路就顺畅很多了。

在此处,划重点。

第一,丘先生初始时,虽学习尚可,但自主性还未被激发出来,阴差阳错上了好学校后,初二遇到好老师后,才因老师关爱而渐入正轨。

第二,丘先生因申请香港中文大学的提前毕业,而涉及到需要鉴定他是否为天才的问题,但后来因鉴定者的偏见而未被鉴定为天才。

所以丘先生有想打破常规,缩短教育时间而不得的经历。

第三,丘先生在书中一再强调其父对他文科功底的培养,以及他是如何受益于深厚的文史功底的。

这样一位历经忧患,自强不息成长起来的孩子,原本应该更知道教育的真谛啊。

那就是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文理并举,不去过早地偏废一科。

怎么反而会如此走上一条急功近利的道路呢?

我想他在书中也给出了答案。

他写的是他老师陈省身先生的事例,他提到他与其师皆热爱中国,希望提升中国的数学水平,但他们对如何达成这一目标有不同的看法。

接着丘先生对分歧进行了分析。

书中原话如下:

“陈先生有点急不可待(或和年龄有关),希望短期就见成效;而我则偏爱较长远的策略,旨在造就高质量的研究环境。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到达非凡的境地并没有快捷方式。”

彼时是 2002 年,陈省身先生九十一岁,丘成桐先生 53 岁。

在 2021 年丘先生以个人名义授权中学开始办丘成桐少年班,招生对象为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之后这些孩子们就初高中一体化地读书。

2021 年,丘先生也 72 岁了。

不知是否丘先生在走他曾经批评过其师的快捷之路呢?

窃以为,最佳的教育状态是孩子在浸润中自由自在地成长,在不知不觉地习得。

而一旦有了功利的目标,比如考丘成桐少年班,一切围着目标转,这样的教育真的好吗?

丘先生初衷是希望打破中国人以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所以丘班是初高中一体化。

可丘先生却忘了,一个在贪玩年龄就被家长整天耳提面命去为了考丘班而努力的孩子,早已经在无意识中形成了功利的读书目的,这样的孩子进入丘班之后,真能不围着考试转吗?

教育的本源不是为了选拔,教育的本源是为了帮助孩子做他自己,协助他自我觉醒,发现其天赋所在兴趣所在。

丘先生自己也是在初中二年级,十四五岁的年纪,在一位优秀老师的影响下,开始认真学习的。

那么他怎么可以在公开场合说,一个有数学天分的孩子在十岁十一岁时就会知道自己对数学感兴趣呢?

窃以为,丘先生虽然盼国家教育昌盛的心是好的,但这样以掐尖形式来推广的教育方式,有待商榷。

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孩子从小就被限定了方向,即便学校老师强调说文科也不能偏废,但试想在一个理科氛围浓厚的集体中,孩子们在潜意识里已经被灌输了要更多朝着理科方向努力,他又怎么会将时间花在那些根本无法立竿见影的文科知识上面呢?

丘先生自己的文科知识累积,也是受了其父的影响,是童子功,他在初学的当年也未必能体会到它的好处,他是在日后的人生中才越来越发现这些儿时打下的童子功,对他的学术生涯和人生历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可以丘班目前的状态,窃以为很难培养出有着深厚人文素养的孩子。

而人文素养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讲完了丘班,再讲讲“领导力”吧,丘先生早年读书生涯虽磨难艰辛,可谓苦求学,但貌似并未给他带来太多困扰。

反而在他 33 岁获得“菲尔茨奖”,成为第一位出生在中国的华人得主,优异的专业能力让他走上了历史舞台,并且丘先生也希望能在相关领域推动和发挥作用之后,各种纷扰接踵而来。

在此过程中,他与其师陈省身先生出现分歧加误会,关系大不如前,甚至陈先生过世的信息,他都是从他人口中获悉。

他与杨振宁先生的关系也是扑朔迷离,颇多纷争。

还有很多其他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问题。

因此,在看丘先生自传时,我深刻感受到,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如此,或许会有助于孩子未来走得更高更远。

最后,回归到家庭。

丘先生的原生家庭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兄弟姐妹 8 人,他 14 岁丧父,母亲将他们一一拉扯成人,并供他们读书。

丘先生的妻子友云女士和家人也非常亲密。

婚前,丘先生曾花了很多年去追求友云。

刚结婚时,丘先生的母亲以及友云的父母,都和他们夫妻在一起生活。

生活中多有摩擦,丘先生说此时工作成为了他的避难所。

后来他们把洛杉矶的房子卖了,丘先生带着妈妈住在斯坦福附近买的房子中,而妻子友云则带着自己的父母在圣迭戈附近买了房子,友云也在那里找了新的工作。

结婚不久的夫妻俩分别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生活居住在不同的城市。

这怎么可能是一个正常状态呢?

可丘先生却说,“各自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读者或觉得有点奇怪,但对中国家庭来说,却不值得大惊小怪”。

因为本书最初是英文写就,是面向国外读者发行的,中文版本是翻译版,所以丘先生会说读者会觉得奇怪。

因为在西人眼里,夫妻才是第一位的,夫妻二人结婚后却彼此分开而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住在一起,这在老外眼里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这段婚姻出了很大问题,这是分居,是打算离婚吗?

而且实际上或许也是出了问题,否则怎么会分居两地呢?

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两个人因为相爱而结婚,却因为彼此的原生家庭而不得不做出妥协。

中国式婚姻就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啊。

这还真和地域无关,即便在美国受得教育,工作也在美国,可婚姻依旧是中国式的婚姻,有着中国式婚姻的痼疾。

只能是一声长叹了。

这种分居状态一直延续到他们长子出生,并到了孩子 2 岁时光时,在孩子的强烈抗议之下,才结束分居状态。

1976 年结婚,没多久就分居,1983 年才结束分居,中国式婚姻之特色吧。

感谢丘先生在书中写了很多除学术外的东西,让我们普通人可以参看到大师的成长及背后的不易。

也可以作为来者鉴,所以我向小牛推荐了这本书,并从网上买来,供他春节期间翻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丘先生的母亲在家里的顶梁柱、经济的主要来源者--丘先生的父亲,去世后,一力承担起了孩子们的养育责任。

并拒绝了自己大哥建议让这些孩子去辍做工的建议,独自一人将孩子们一个个送入学堂继续读书,她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没有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而让孩子们辍学工作。

她这种不短视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好好学习。

作为家长,我们还是要着眼于孩子未来的长足发展,而非短视的眼前光鲜。

风物长宜放眼量,让我们摒弃浮躁和周遭噪音,沉下心来百年树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2-22 20:4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