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6|回复: 0

刘卓军:怀念吴文俊院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2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卓军:怀念吴文俊院士

刘卓军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23-05-11 15:30 发表于北京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创造历史,甚或是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这不过是一些不同的观点,但历史上这些观点之间却曾发生过影响到生死的争论。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这些不同观点将会陪伴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长久存在下去。但有一点应恒古不变:人们总要向英雄学习、致敬,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概括起来,英雄就是杰出人物,当然包括科学家尤其是科学大家。已经去世 6 年的中国数学家吴文俊当然是英雄。按照吴先生自己所讲,他早年的志向是做一名物理学家,命运使然却让他走上了数学研究之路,这或许是物理学界的遗憾却为数学界特别是中国数学赢得了骄傲。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曾于 1955 年和 1957 年先后两次共授予了 190 名科技人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头衔。他们是中国科技界的宝贝、是元老,也是今天被称之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最早成员。随着 2017 年 5 月 7 日吴文俊先生的离世,这 190 位科技星辰已经全部陨落了。中国科学院席南华院士在数学界为吴文俊先生举行的追思会上说,吴先生走了,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吴先生乐观向上、心胸宽广、办事认真、热爱事业,这些品德在我跟随他学习、共事的31年之时光里感受颇深。

他在从事研究工作中信奉的理念或坚持走的路线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他认为,“真正的学习是要靠自学的”。在攻克难题过程中他不但有勇气更有能力。以机器证明为例,他通过坚持反复试才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提出了有别于国际上已有方法的不同方法,这套新的方法理论上要完善,算法上要实现,这些对于年近 60 岁的吴先生来说可谓任务艰巨。他后来说,“当时失败的可能性当然是很大的,失败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没有去想,我确定的是我不会放弃。因为我知道这个方向是有重大意义的。”我们今天知道,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已经被社会广泛感受到了,而定理机器证明则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内容。由此我们感受到了吴先生的远见和宝刀不老。

或许是因为他内心具有的物理情结,一个在基础理论和数学方法构建上贡献巨大的科学大家,对科学方法的应用也极为重视。例如,他还把自己在拓扑学方面的深厚造诣用在了电路板布线有效性的研究上;他曾对体现智能装置本质特征、又有非常广阔应用场景俗称“六条腿”的 Steward 平台算法研制上也倾注了非常大的心血;就在他离世之前的一段时间,吴先生还对大整数分解这类与信息加密解密关联极为密切的数学问题进行着潜心研究。足以看出,老科学家的干劲、追求和精神面貌。

他在参与健康与生命的讨论时多次表示,七十不稀奇、八十有的是,争取活过一百岁,关键是要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来。吴先生是以 98 岁的高龄走的,虽没能活过 100 岁,但他的敬业精神、他的学术贡献和学术思想已经载入史册并将长久地影响着后人。社会的健康发展、经济的高质量提升离不开科技成果和科技实力的支撑,也需要科学思想和科学家精神的指引。事实上,前辈科学大家们,尤其包括全部 190 位早期的院士,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榜样。由他们开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科学家精神,本质的特征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事;崇尚创新百折不挠;志向高远脚踏实地;学习不倦探索不断;不惧艰辛勇往直前。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2-23 12:52 , Processed in 0.3457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