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2|回复: 2

潘承洞、潘承彪兄弟这样评价9+9→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5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1年,在潘承洞、潘承彪兄弟合写的书[1]中,他们说出了下面四条:
①“我们也没有多少把握可以肯定,沿着现有的方法一定可以最终解决Goldbach猜想。[1]”——说明他们开始怀疑、反思“9+9”-“1+2”的实际效果和发展前途。
②“两个相加的数中还没有一个可以肯定为素数的。[1] [2] [3]”——说明“a+b”对“1+1”没有实际意义。
③“利用陈景润的加权筛法不可能证明命题{1,1}。[1]”——说明到了“1+2”,依然看不出如何证明“1+1”。王元说:“用目前的方法的改进不可能证明(1,1)。[2]”进一步肯定了即使改进那些“9+9”-“1+2”中所用的方法也无法证明“1+1”。换句话说,从“9+9”→“1+2”使得“1+1”的研究进入了死胡同。
④“(‘1+2’的)系数值,可能要大于2才会有价值。[1]”——陈景润得最早到的系数值只是0.62,所以,潘氏兄弟暗示“1+2”没有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潘承洞、潘承彪兄弟这样评价9+9→1+2

其实,这①是潘氏兄弟在回答公众的质疑,想认真回答时,这才想到“我们也没有多少把握可以肯定,…”,因为没有证据可以说明“a+b”或“1+b”有“1+1”,只好如实回答,潘氏兄弟还是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
王元也是回答公众的这个质疑,他的回答是:“‘1+2’中有也可能出现‘1+1’。”被逼急了的王元采用算命先生那一套而过了关,其实,公众应该继续质疑:“科学家是寻求真理,说明‘1+2’中有或没有‘1+1’不正是一般数学家根据文章内容解释清楚的一种责任吗?特别是,王元作为‘1+2’简化证明者(生产者)之一,你不清楚‘1+2’这个‘产品’的性能?——这就像‘1+2’牌微波炉的设计师介绍自己的设计的产品中有也可能出现‘1+1’这样一种烧烤功能。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王元也许就会回答,我已经说过:“用目前的方法的改进不可能证明(1,1)”——意思是,不但“9+9”~“1+2”这些目前的方法的证明中没有“1+1”,而且,“9+9”~“1+2”这些方法的改进也不可能证明“1+1”。王元可真是进退自如。
发表于 2011-10-29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潘承洞、潘承彪兄弟这样评价9+9→1+2

做过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官科的研究都是求比值的方法,所以,进入了死胡同。
求“素数分布”,就求素数与自然数的比值,这是两个无穷大之比值,标准数学没有这个证明能力,以前说“素数存在概率为0”,现在,改为“趋于0”,基本一个意思。
“1+2”的证明,我理解是求“1+2”的数与自然数的比值,陈景润得最早到的系数值只是0.62,所以,潘氏兄弟暗示“1+2”没有价值,也就不奇怪了。
我的研究,陈景润的“1+2”的数与自然数的比值大于素数与自然数的比值。
陈景润的证明,基本上还是属于民科类型的证明,达不到官科证明的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9-29 21:3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