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65|回复: 4

[原创]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才
-----纪念三旋理论萌生50周年(4)
习强(绵阳 621000 )
摘要:今天我国现代纯科学争论不止,其对与不对,应该由这种专业科学家之间的实验与分析来解决,不是由外行的人多人少来解决,不是由外行的人说的“真理” 来解决。当然外行的人多人少也有绝对的作用,那就是专业科学家拿出他们的产品后,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人多人少对这个产品的判断和取舍。
关键词:教育 卡鲁扎--克莱因奇迹 网络战争
  
一、对“科学”换个角度重新“定义”
2009年8月13日苟华建先生从成都来到绵阳,这是他第二次来绵阳作“三旋理论”讨论;第一次是2008年4月15日。这次,他一进门坐下就说:“告诉一个特大喜讯,我们的最新记忆材料研究成功,这将把全国的铁路电信网络通讯推向一个世界级水平。”然后拿出一份近期的计算机报,指着头版头条的标题说:“美国正筹建网络战司令部,为未来网络战作准备。最近韩国政府等网站遭黑客攻击瘫痪,就是美国搞的一次这种演习。”
对苟华建先生,我们并不熟悉。据他介绍,他在成都中铁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工作。网上搜索,该所也叫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下属的铁路通信信号技术领域具有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整体功能的高科技企业。通号所设有行车指挥自动化、车站计算机联锁、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编组站自动化、通信、光学雷电及干扰防护、城市轨道交通7个专业事业部。拥有防雷、光学和无线通信三个全路中心试验室及十几个专业试验室。培养建立了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富于创新和奉献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多年来,在铁道通信信号技术领域,通号所围绕重大关键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试验和产品开发推广工作,其中众多成果在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益良好。苟华建在成都工商局注册过“成都中道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并是时代东方文化传播机构总设计师,还是成都铁路局运输调度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等单位攻关的《车站系统与列车接发信息显示系统整合研究》成果的主要参加者之一。另在《微机应用》杂志1989年第3期,可以查到他发表的论文《铁路施工企业设备微机管理系统的开发》。
但在网上搜索,再难查到他亲自写的东西。苟华建先生说,他不多写论文,他是用产品为国家建设服务。这次的产品是新材料,或叫特殊材料,在铁路上的应用,一个项目需要申请的经费就是上亿元。由于这是他们研究团队和单位的共同科研成果,需要保密;二是由于这类似可口可乐是商业产品,技术也需要保密。苟华建先生是个很随和,也是一个很职业的人。上次来,他主要是想取我们著述的《三旋理论初探》一书,那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2002年5月出版的。那以后到这次来,他只打过几次电话,问的是我们对“超弦”、“圈量子”、“扭量”、“超导”等一些前沿科学问题的理解,我们答完他就挂上了电话。这次他来,我们是翻着彭罗斯著述的《通往实在之路》一书,继续给他解答这类问题,再谈我们自己的研究;说明我们理解的方向,是有据可依、有据可查。这种讨论当然难以为继。我们问,他有什么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帮助的?
苟华建先生说,他们的新产品、新材料是成功的,今后也只能卖给过国内外安全可靠的厂家。而他们成果的解答,只能拿到国家香山科学论坛上给国家高层领导和专家作报告。而这些专家要求报告人提供在什么大学或研究院所里工作?和哪些本领域的专家有联系?这对他们都不成问题。那么问题在哪里呢?从他提的“超弦”、“圈量子”、“扭量”、“超导”、“矢量”等问题中,也许这种能赶超世界水平的新产品、新材料遇到了原理说明方面的难题。因为苟华建先生举到过铁路电信网络通讯方面,还存在类似火车通过有些隧道时,手机打不通;铁路沿线虽然电信通讯网络众多,但火车通过有些地段也有手机打不通等难题。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难题的解决联系到类似利用诱骗信号方法,进行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计算机似的新产品、新材料的发现或发明。但苟华建先生说,他们的实验证明,类似潘建伟研究组的量子计算机的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器技术的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把绝对安全通信距离突破到超过百公里的实验是不成立的。
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的论文和著作是肯定潘建伟的。但我们也知道类似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王国文教授,也在质疑潘建伟制备的多光子纠缠态不是真的纠缠态。我们对苟先生说,在科学上特别是数学上,对与不对的电子计算机判断,与可证和不可证同时并存的哥德尔计算机判断,都是成立的,只不过出现哥德尔计算机的概率很小,如数学上只有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假设是后者情况。又如左手和右手在同一个平面上,不通过第三维翻转,左手不可能转换为右手,但在莫比乌斯带面上,左手不用翻转则可以自然地转换为右手。我们的环量子三旋理论,为多粒子纠缠态隐形传输,就提供了类似莫比乌斯带作用的说明。   
苟华建也承认,应该解决量子力学中的悖论。王国文教授说,量子力学是高度可信的理论,但的确是个难以理解的理论,而实验资料的分析与解释又常常依赖于对理论的理解,所以量子力学实验比较容易出不可靠的结论。而在争抢首创、争抢名利和争抢科技资源的激烈竞争时代,量子信息实验的虚假成果并非罕见。量子力学是魔术吗?虽然不宜把量子力学妖魔化,但现下的量子信息学有点魔术和巫术的味道,如潘建伟组的量子计算机分解堪比一场精彩的魔术。理由是,量子纠缠真相按量子纠缠判据,光分束器结合符合计数测量不会有纠缠光子的功能,即不会产生真的光子纠缠,在潘建伟组的实验中,由一个光子与一对纠缠光子用该方法不可能建立起三光子GHZ纠缠态,就是说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寄存器的态之间不可能建立纠缠,潘建伟的量子计算机不能真的演示休尔质因子分解算法,做出的分解也许是靠巧合。其次光子纠缠,必由某种作用引起的,然而,在光分束器内光子间除有干涉外,没有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那么,符合计数测量“后选择”引起波函数坍缩产生了什么样的新物理作用,使得前置的分束器成为光子纠缠器呢?未见有人能讲清楚它的物理机制。
依王国文之见,波函数坍缩假设在量子物理中可能是完全多余的,凡是用此法制备的多光子纠缠态,包括潘建伟组制备的六光子薛定谔猫态,都不是真的纠缠态,尽管有煞费心机的证明为之辩护。
考虑到潘建伟、王国文和苟华建都是专家,特别是潘建伟、苟华建是幸运的:在国家的培养下,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在大学和科学院工作,而且都是做具体实验的,动辄有上百万、上亿元的科技经费,他们之间的分歧我们不便多说。但对他们搞的通信信号技术领域,我们也深知量子信息必然是集多学科为一体的,要想突破,必须融合不同的学科背景,寻找好各种自旋晶体管新材料。例如我们猜想日本大阪大学铃木义茂教授研究小组成功完成的自旋晶体管的基础实验,已在朝着苟华建团队的类似最终制成同时具备记忆和运算功能的电子元件迈进。因为目前电脑的动态随机存储器一般是用半导体制成,在断电后其存储的数据就会消失,系统重新启动时需要从硬盘重新载入数据,相当耗时。如果用自旋晶体管制作动态随机存储器,可以在断电后依然保存数据,从而大幅缩短电脑启动时间。
自旋晶体管是一种输出电压依赖于电子的自旋方向的器件,采用自旋晶体管特别有利于电路微型化。铃木义茂教授在实验中,使碳原子在该元件必备的薄膜上呈六边形分布,成功令自旋方向一致的电子在室温下流入薄膜,并且实现了对电子流的控制。但自旋晶体管要投入实用必须解决如该元件能否在室温下工作;能否形成自旋方向一致的电子流;给自旋晶体管施加电场后,能否实现对电子流的控制等。这又涉及到高温超导和纳米、软物质等新材料、新原理等问题。
苟华建先生是一个敬业守则的佼佼者。鉴于他不愿涉及自己的工作,而且反复说他的工作是听组织安排;他来找我们,是因为在成都经很多专家推荐的大学老师,都对“超弦”、“圈量子”、“扭量”等广泛知识的联系不太熟悉,所故。
上苍和命运也作弄人,我们是被国内资深网站-----无神论科学网站和三思科学网站打成的“江湖科学家”,指名道姓说“江湖科学家”提出所谓“三旋理论”。虽然在国家的培养下,我们也受过高等教育,但学的是机械工程,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建筑工地基层连队劳动十多年,以后又从事科普和新闻工作。但近50年里,业余时间里我们钻研的领域虽然很广,但都是围绕“三旋理论”,集多学科为一体学习其中的数学等基础部分;其次,“超弦”、“圈量子”、“扭量”等广泛知识,虽在近20多年中自学的,但也差不多把全部业余时间投进去的。应该说也够“专业”,但按显规则和潜规则,这是不算“专业”的。但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顽强的动力和兴趣呢?这完全出于偶然,1959年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饥饿中,对物质和时空撕裂的感悟----如果用类圈体及其自旋联络来表达连续与间断、可分与不可分、虚与实、收缩与发散等自然原理,也许比单纯用类球和点体好一些。
但那时,这种后来才知道类似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欧洲“卡鲁扎—克莱因奇迹”发现的思考,当时在中国完全是独立的。它能依靠的完全类似中国古代传统国学自然的阴阳五行学说:如果把五行金、木、水、火、土看成是五种粒子,比作类圈体上的转座子;五行的相生相克如映射类圈体的面旋、线旋、体旋,另外类圈体本身体现出的虚与实、收缩与发散等状态,如映射阴阳,等等。当然这只是藏于心里的想法,作为现代理论我们不会如此挂在嘴边。
在欧洲“卡鲁扎—克莱因奇迹”中,卡鲁扎是用五维时空坐标来描述引力与电磁场方程的统一,克莱因再把第五维时空坐标具体到是一个微小圈的量子形态,并计算出这个微小圈的尺寸近似于普朗克尺度。“三旋理论”则是转而用类圈体的面旋、体旋、线旋10个自旋单动态,加上时间1个单动态共11维来描述自然界的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卡鲁扎—克莱因奇迹”才传到我国,我们通过20多年的学习,“三旋理论”的大统一方向就是将“超弦”、“圈量子”、“扭量”等整合起来。到如今我们已经公开正式出版了五本专著或专集。这可看出,三旋理论赞同通过在国家公开正式的刊物或出版社发表出版自然科学的创新,也赞同接受国内外专业科学家们的检验。
考虑到苟华建先生搞的通信信号技术领域,还与时空问题有关,我们把话题转向2009年8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授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史蒂芬•霍金自由勋章。当提到奥巴马说霍金“在轮椅上将我们引向宇宙的深渊。他的研究成果启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展示了人文精神的力量”时,苟华建先生立即说霍金支持的“大爆炸宇宙论”是错的。我们问他,“大爆炸宇宙论”怎么是错的?苟华建回答说,“大爆炸宇宙论”没有研究大爆炸宇宙之前的事情。我们又问;你怎么知道现代宇宙学专业科学家没有人研究大爆炸宇宙之前的事情?
如果说苟华建先生搞铁路通信信号技术是专家,那么他搞现代宇宙学就不是专业科学家了。他说“大爆炸宇宙论”没有研究大爆炸宇宙之前的事情,一听就知说的是“黄话”,因为在我国公开出版的《参考消息》上,就报道过国外现代宇宙学家中,有人用类似整数坐标的方法研究大爆炸宇宙之前的事情。因为整数坐标是从负整数到零,再到正整数,大爆炸宇宙之前就类似从零到负整数。
其次,在苟华建先生面前,正摆着他从我们书架上取下的《无之书》这本国外专著,也可以看着是研究大爆炸宇宙之前的专著。另外我国河南师范大学薛晓舟教授的《量子真空物理导引》,也是类似介绍的专著。我们向苟华建先生说明,他不是现代宇宙学专业科学家,另外一些反“大爆炸宇宙论”外行科学家又极力在误导社会,这是今天我国现代纯科学争论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我们不是搞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专家,反而说你这个搞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专家是外行,说你质疑潘建伟的实验如何如何不对,你不反感吗?因为这里的对与不对,应该由你和潘建伟这种专业科学家之间的实验与分析来解决,不是由外行的人多人少来解决,不是由外行的人说的“真理” 来解决。当然外行的人多人少也有绝对的作用,那就是专业科学家拿出他们的使用产品后,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人多人少对这个产品的判断和取舍。
8月14日上午苟华建先生离开前,我们达成一项共识,就是感到应对“科学”换个角度重新“定义”:即科学是一个团体或一个国际团体、市场,主要在自然范畴拿出产品、实验和分析,推动社会进步。
二、敬畏教育、敬畏自然、敬畏科学
我们为何有如此感言?原因是,虽然苟华建说他和潘建伟之间是悖论,但我们不怀疑苟华建和潘建伟在他们各自专业的“产品”实验上是成功的。苟华建说,修铁路,每一公里造价大约是两亿元,所以他们搞的全国铁路电信网络通讯项目经费申报两亿元不算多。可见苟华建做的实验主要是属于铁路电信网络通讯方面的,而不是专门检验潘建伟量子纠缠实验对与不对的。而潘建伟的量子纠缠实验,国家第一次就投资了四百万元,虽然这与苟华建的两亿元相比是个小数目,但潘建伟是用于专攻量子纠缠实验的,所以潘建伟比苟华建的说法专业性强。
至于王国文和潘建伟虽然都是专业物理学家,但两人是在不同的层次上----潘建伟是属于结构信息的实验层次,王国文是属于交换信息的书面层次。王国文教授说量子信息学有点魔术和巫术的味道,其否定的由头是贝尔不等式的实验,这在我国是争论较大的交换信息难题,但正是贝尔不等式的实验,改变了专业物理学家之间争论的人数对比,才使承认贝尔不等式的实验占了上风。反过来说,王国文教授的交换信息即使有再争论的理由,但仍是要以实验才能判决。潘建伟可以说就是在做这种有价值的实验。
再反过来说,王国文教授所在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曾是以胡宁教授为首的层子模型大本营,这是一个以交换信息争论为主的老大难问题,到现在是不了了之。一是层子模型遵循量子无限可分的自然哲学,这与量子不再可分概念是悖论;二是夸克模型实验的结构信息占了上风。接下来正是“超弦”、“圈量子”、“扭量”等交换信息的再争论,王国文教授是否又反对“超弦”、“圈量子”、“扭量”等研究,我们不得而知。但上世纪80年代初北大物理系一位孙教授在法国发表了一篇关于“内态元”的基本粒子论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小报给予报导,我们认为孙教授的工作很有意义,而且认为“内态元”可以发展到“圈量子”理论,这类似把“内”变换为“类”,“ 元” 变换为“圆(圆圈)”;孙教授“内态元”理论中提出的一些疑难,可以用“类态圆(圆圈)”的自旋分叉和旋束态得到理解。我们把评论寄给孙教授审阅,孙教授大为光火,说我们是指责他“抄袭” 类圈体理论,真是啼笑皆非。北大物理系是我国物理学最顶尖的基地之一,为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作出了很多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北大物理学院能把类似彭罗斯的《通往实在之路》一书,作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必读参考书?因为它对王国文质疑类似潘建伟制备光子薛定谔猫态等问题有解答。
苟华建先生虽然在大爆炸宇宙论上和我们有分歧,但苟华建承认专业科学家的实验判断的重要,其次他对东方文化经典的探求,以及他对西方“超弦”、“圈量子”、“扭量”等前沿研究,持探索态度而不是一味排斥态度,并且都用到他的本职工作中,用到思考解决我国铁路电信网络通讯的难题上,这不能不说是他能发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最新记忆材料,并使产品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
但对这一点,苟华建先生说,也是他单位上一些领导和同事不理解的地方。是的,搞产品就搞产品,搞成功就是“大哥”,管它原理不原理,况且类似西方的“超弦”、“圈量子”、“扭量”等前沿研究争论还很大。但苟华建先生的奋斗目标,不但是要抱成功的“产品”,而且还有要到国家香山科学论坛上去作报告,这不仅类似是写论文,而是要准备回答国内外专家的一些提问。苟华建先生很自信----他有“产品”,能成功,就有上层“买单”。
对此,我们没有这么“自信”----不管怎么说,不论级别大小,我们在国家正式出版社和刊物已发表了二百多万字的科学著作及论文,但影响不大。正如广东医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教研室李英杰老师来信说,国内以三旋理论为首,“可能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但为世公认的不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要注意:一是这些人要准备长期奋斗,没有几十年时间是不行的,因此,必须把健康放在第一位,要严格努力锻炼身体。二是物理理论必须要有为世公认的、正确的实验与观测结果为前提,让任何人都认为您的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实践基础上的,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这种实验和观察,让有意反对者只好把嘴封起来。三是要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在全世界最高级别的相关刊物发表。四是通过国内外最高级别的专家鉴定会的鉴定。五是设法让懂的人到美国工作(因为我国的实验和观测条件在短时间很难说能达到世界一流),成功之后(像杨振宁一样)抓紧回国工作。物理学界的杨振宁,数学大师陈省身都是如此。”
我们感谢李英杰老师的关心和指点,他说的基本上都是对的,但也有复杂性。
在西方科学强国,基本上没有我国今天类似“民科”突出的现象---离开主流科学团体或国际团体、市场的人,不会对现代科学国际主流具有话语权。因为我们曾当面问过一个表弟罗玉兵先生,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生毕业,也许和卢昌海是同期的校友,学的是高能物理,与三旋理论有联系之处,我们想请他帮忙。罗玉兵先生说,他在美国跟的博士导师,在美国理论物理学界做理论不是数一数二的,但在做高能物理计算机的应用方面,在美国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具体说,他们是专攻高能物理“格点”研究的,他跟导师五年,都是研究制造这种大型尖端的计算机。但他已经离开了这个领域,在这种学术方面的联系,就没有了决定作用。  
1、我们读过英国科学家卡尔•萨巴著述的《黎曼博士的零点》一书,其中讲到美国数学家布兰奇1984年证明了比伯巴赫猜想这样的大数学难题,但在美国主流数学界也不被看好。原因是,他一次次发表宣布证明了黎曼设想,但别的数学家一次次从他发表的论文中发现了错误。后来他证明比伯巴赫猜想的论文,在美国就没有主流数学家去审查,还是靠前苏联的30多位顶级数学家,花了近三个月时间全心身地投入检查,布兰奇的证明才得到世界的承认。萨巴不得不说,这是当时苏联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数学家的劳动是不计报酬的,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完成;前苏联瓦解后,这样的事不会再存在。我国数学家蒋春暄先生是我们尊敬的一位老同志,1976年2月我们在重庆就看过他在重庆大学《新物理探讨》专集上发表的《超光速粒子的因果律的探讨》的论文,蒋春暄的论文有深度,但他支持的实超光速粒子存在的证明有缺陷,我们在《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一书129页已有解说。蒋春暄先生在国际上获得过不少荣誉,这也是一些科学团体对他的认可。蒋春暄先生也谈到过《黎曼博士的零点》一书,但他没有拿布兰奇作比较。其实抢救蒋春暄,应该抢救他证明世界数学难题方法在我国的普及,让大多数我国数学爱好者从中去鉴别,而不是单纯让主流数学家去承认。
A、众所周知,卢鹤绂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原子核物理学家,他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事,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掀起批判爱因斯坦,北京方面责成他写批判文章。1976年卢鹤绂教授发现爱因斯坦相对论有许多不足之处。1991年卢鹤绂与他的助手王世明先生写出了《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检验》的论文,他们把论文寄到当时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那里,据说周光召先生曾将此文章转给了理论物理学家彭恒武先生,从此该篇文章就无结果。后来卢鹤绂院士又把论文寄到美国《物理评论》,杂志总编辑出面答复,承认考虑该刊为主流物理杂志,不适宜刊登,建议投到别的杂志社。1995年卢鹤绂院士把论文送到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杂志》,该杂志不属主流物理杂志,但在质疑主导理论方面,却是赫赫有名。因为副主编是俄罗斯宇航方面的专家,在俄罗斯也有一定的影响,该论文终于才正式发表在该刊1995年11-12月合刊上。可见即使像卢鹤绂这样的主流科学家,离开了自己主攻的学科去反另一个学科也难。
B、不仅是卢鹤绂院士,就是我国主流科学共同体的顶级科学家搞的层子模型,可以在他们掌握的《中国科学》等我国顶级科学杂志上,以中文或英文发表他们研究层子模型成果的所有论文,但至今在国际主流物理杂志上也没有能发表带我国主流哲学强烈色彩的层子模型论文。即使有个别几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其说话,但国际主流物理学不是个别几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就能主宰的,所以卢鹤绂院士不能在国际主流物理杂志发表挑战爱因斯坦的论文,就算不了什么。
C、类似的情况还有我国著名的石油工程专家、博导李子丰教授,他在给我们的电子邮件中说,他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离开自己主攻的学科去宣传反相对论,在美国也不受各大学师生的欢迎。
D、即使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建立反国际现代主流科学的非专业人士基地,生存也难。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上,张亚鹏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件事,他在香港主编的《新科技》杂志,旨在建立指出类似西方科学大师牛顿错了、爱因斯坦错了、霍金错了、威滕错了......的新科学基础理论新体系和发现新定律。有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看了,称赞很好。于是张亚鹏请他作《新科技》杂志的编委,他也答应了。但香港中文大学的校方知道这件事后,对这位教授说,如果他做了《新科技》杂志的编委,就请他自动离开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很害怕,给张亚鹏打电话,请不要把他的名字印在《新科技》杂志的编委中,也请不要把《新科技》杂志送给香港中文大学。
2、那么不是知识很丰富的人,就不会有科学创新能力吗?也不是,苟华建先生说,很多计算机专家都发现,在一些爱玩电脑的青少年中,有个别孩子对电脑的编程也很有超越成人专家的创新能力。
那么是不是纯科学主流专家就一定没有良心呢?也不是。哈尔彭的《伟大的超越》一书讲了卡鲁扎与爱因斯坦的故事:卡鲁扎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只是个无薪水的大学教师,级别低微,条件恶劣,但钻研刻苦的卡鲁扎发现四维空间再加上一维时间,可以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方程统一起来。1919年卡鲁扎把这篇写好的论文寄给爱因斯坦。当时爱因斯坦声望很高,是一家德国杂志的编辑。开始爱因斯坦很欣赏,但疑虑接着而生,道理简单,类似要重视唯物、实证----卡鲁扎的额外那一维,是看不见的,类似超自然;超自然现象是唯物、实证科学排斥的。爱因斯坦把卡鲁扎的短文压了两年,期间向卡鲁扎提了不少建议,不过他觉得卡鲁扎的论文太重要,1921年他终于把卡鲁扎的论文发表了,表现出一个国际主流科学家,对专业的谨慎和良心。
创造科学创新奇迹的人,可以是地位低,人年轻,而且可以不懂英语,不出国。朱清时院士就举过例子,2008年日本获得物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益川敏英,从没出过国,连护照都未办过;从来不出席国际会议,被称为“土包子学者”,因为他对英语一窍不通。敬畏教育、敬畏自然、敬畏科学,也许在自然范畴拿出推动社会进步的产品、实验和分析,就有更多的人进入国际主流科学家队伍。反之呢?像我国薛晓舟教授那样,拿出系统介绍超弦、圈量子、扭量、大爆炸宇宙论等前沿研究的《量子真空物理导引》大学读本的人也很少;能结合自己多年独立的研究成果,解读超弦、圈量子、扭量、大爆炸宇宙论等前沿研究的人也就更少。这么相对清静的情况又如何呢?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教授提供的资料是:
A、民国38年间,全国共有25万人获得大学毕业证书,平均一年不足7000人;而2008年我国一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达到559万,大约是民国时期培养规模的800倍。
B、民国时期是一个战乱年代,大师辈出。随后和平的60年,新中国高等教育变化翻天覆地,而像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这样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出。
C、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4、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先生提供的另一个资料是:
A、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则为76%。留学生出国大部分科学与工程博士,重复走着“在美找工作---获得签证---申请绿卡---入籍成为美国人”的道路,1990年至1999年间,中国大陆留学生博士滞留比例为87%。2008年美国《科学》杂志把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日本也在“截流”中国的顶尖人才,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后藤敏研究室,29个研究人员中有28个是来自清华、科大的高材生。
B、比较韩国、日本,非美国出生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在上世纪最后10年留在美国的平均比例只有大约47%,韩国只有39%,而中国却是只有13%的理工科留学博士回来。
C、在领军人才上,日本有9名日本血统的人先后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大部分在美国留学或工作过,但只有一位不是日本籍;有7名华裔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4人出生在中国(即本来有中国籍),但全部都拥有或曾拥有过美国籍,目前只有台湾的李远哲等少部分还是中国籍。
D、中国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华人约有600万。美国目前大约35%的科学与工程博士来自外国出生者,而这些外国出生者有22%来自中国大陆,远高于留美学生更多、却“屈居”第二的印度(14%)。例如美国2004年将探测车送上火星,探险车着陆系统首席工程师李炜钧与计划飞行主任陈哲辉都是中国出生的华人;但在中国,目前还只在把探险车送上月球的阶段。
E、目前中国留学生尚在海外的数量已超过100万大关,其中很大部分是在国外读书。截至2008年,中国内地总共派出140万留学生,有39万人回归。目前,中国95%以上的留学生是自费。10年前,1999年的留学生回归比例是35%,2008年回归比例是28%。但调查显示,60%的留学生学成后是选择归国。
F、现在中国到了遏制人才流失、取出海外人才储蓄、主动吸引与争夺外籍顶尖人才的阶段。如当前中国中央政府提出的“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举措,已经在国内全面展开
[/watermark]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才

三、苟华建新产品、新材料与现代自然科学
现代工业生产创新体系是与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紧密相连的。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创新体系主流出现在西方的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的强国,所以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的中心,仍然掌握在西方现代工业生产创新体系强国的手里。而中国要成为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的中心,那么也必须建立起以自主知识产权强国的现代工业生产创新体系。反过来说,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的实验和分析发展,也是为紧密围绕现代工业生产创新体系的产品、商品服务的。类似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也不是空隙来风,而也是为紧密围绕现代工业生产创新体系的产品、实验服务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型强子对撞机,能成为这些理论共同检验的基础。
如果说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理论是“虚拟的”,那么它们也类似工程力学、电学计算中的“虚位移”、“ 位移电流”、“膺矢量”等假设方法一样,首要的任务是为解决现代工业生产创新体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的,而不是单纯为常识逻辑、哲学、政治需要服务的。对此,上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费曼用他发明的著名“费曼折线图”,代替变换高能物理实验的繁琐计算,向反空谈求实证的人的心中注入了疑问。然而费曼却说: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物理学上的运动定律,就会发现两点间粒子运动的线路绝不仅有一条,而是有着无限条。有人问他这些线路是否真的存在,费曼明确地答道,它们是虚拟的,它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量子物理实验之迷。后来“费曼折线图”虚拟轨迹的说法,在诠释自然现象上如此有效,以致于某些人倾向于认为它不只是一个比喻……。
虽然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这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是使经典作家能够客观地总结出20世纪以前人类的所有自然科学的实验和分析的成功成果,建立起不同于西方政治传统和现实“民主”模式的新型“权威”模式的学说与社会的基础,并为以后的经典作家所证实。但遗憾的是,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在20世纪以后要继续发展,类似20世纪以后出现的相对论、量子论是非确定性,不同于20世纪以前是类似确定性的原子论,而经典作家没有来得及对20世纪以后出现的相对论、量子论等自然科学的实验和分析的成功成果作非确定性的总结。到20世纪下半叶,确定性的“权威”自然哲学观和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发展的冲突已凸显出来。到21世纪开始,我国公开的现代主流自然科学和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的关系,实行了类似温家宝总理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说的政策:科学无国界,许多中国科学家走向国际学术殿堂,在与国际同行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世界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坚信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需要更加广泛深入地融入世界,世界也需要在科学技术上更有作为的中国。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交流才能丰富想象。因此,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的核心是,不拘一格,海纳百川,让广大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让各种创新思维竞相迸发。
1、研究苟华建
如果苟华建说的,他研究出的超世界级水准的铁路电信网络通讯产品是真实的,苟华建先生无疑是一位脱颖而出、创新思维迸发的青年才俊。他说,他的新产品、新材料获得上级重视之后,他要请我们当“顾问”----所谓的“顾问”,就是他问我们答。因为这种新产品、新材料是保密的,只能用“代号”、“密码” 类似的“新材料”或“特殊材料”的指称,来说明它在“网络战”中的重要意义。
我们无意打听这种新材料的哪怕真正一点通晓的学名,看他的那种认真的神情,回忆他的那种海纳百川搜寻自然科学新发现的劲头,以及他偶尔提到他的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这种“劲头”也不理解,我们脑海突然闪现:苟华建先生他发明或发现新产品、新材料的创新思维迸发,是否和他热心吸取超弦、超M、圈量子、扭量等类似现代的主流国际自然科学理论知识有关呢?不管他对这些新知识还有很多不理解或理解得不正确。对此,我们有两点分析。
A、例如,苟华建也问到“矢量”你们是如何理解的类似众所周知的学名的问题。我们想,他的新材料是用“密码” 类似的“新材料“指称,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密码”的原理,并结合我们对三旋理论的研究来说明:“矢量”类似“密码学”的编码和解码原理----简单的要编码成复杂,复杂的要解码成简单;“矢量”或者延伸到“张量”,或简化到“标量”,可以说都类似“把简单编码成复杂”,目的类似都是为了好分析、好解决实验或工程上的一堆具体“点”的问题,因为这个具体“点”虽然“简单”,但如果不虚拟类似“虚位移”、“ 位移电流”、“膺矢量”等轨迹假设的方法,还真难计算。历史上著名的希尔伯特空间、马约拉纳绘景,就是这种“矢量”原理的应用。我们的三旋理论中说的“自旋”也可以说是这类“矢量”,而且是没有“长度”的矢量----我们把真空中的一个简单的“点”, 虚拟为“环量子”,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把环量子虚拟为存在三种“自旋”:面旋、体旋、线旋。
B、这三种理想的“自旋”共有10个单动态,62个多动态。10个单动态类似10维空间,加上1维的时间,就类似超弦理论或超对称引力理论的11维时空描述。又由于环量子的线旋存在自旋联络、解耦的功能,这又类似圈量子引力理论的自旋联络描述。再就是三旋“大量子论”类似把长江河流上下游,变成虚、实相对论绘景;长江三峡大坝闸门的运作,变成点内空间与点外空间的观控相对界,这里把大坝的“船闸” 形象描述,对应非交换几何学的连续和离散是被同步的处理----这就可以简单地解释像去看一张纸:在纸张的任何一面,我们的目光都可以进行连续的运动,而当我们要把目光从一面过渡到另一面时,就必须要做一种断续的运动。大坝的“船闸”也许就代表了这种跳跃,这种由两面之间关系决定的离散元素要进一步理解这种解释的话,那就需要具备海森堡发现大部分的物理量的、两次运算的结果会因运算步骤顺序的改变而不同的这种相当深厚的数学修养。比如,先打开瓶盖再喝啤酒的结果,和在打瓶盖之前就试图喝酒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即“ab”和“ba”常常是不一样的,数学家们会说a和b的运算是不可“交换”的。这里对应位置和速度的算子尤其如此,这对于传统物理学来说,显得十分荒谬,因为这意味着先测量一个粒子的速度再测量其位置,与先测量其位置再测量其速度,这两者之间是不对等的。
C、其次,三旋环量子及其点内空间理论对应标度相对论的分形空间及其“狭义标度”和“广义标度”思考,认识早已不是十分模糊。1989年7月13日至16日在成都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分形理论及应用研讨会,我们到会交流的论文,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分形理论及其应用》的论文集一书,收录了这篇论文《三旋理论与分形、分维》。这是三旋理论解决固斯的暴胀起伏宇宙模型和宇宙弦模型的矛盾,用环量子模型而不用球量子模型提供的标度相对论思路的新数学机制。
众所周知,相邻的圈子只交一次,要组成一个新圈,就象组成三角形要三条边一样,至少要三个圈子。用此规则联系分形的自相似嵌套性质,取一个半径为Rn的大圆作源多边形和生成线,即作圆内接正三角形,再取内切于该正三角形的小圆,可在平面上画一个有自相似嵌套结构的图形。构造的规则是每一级的圆圈由三个相同的小圆圈组成。三个小圆圈的耦合相交,用它们之间的相切近似代表,并表示新一级的圈所能构成的最大内空限度。这样小圆圈的半径与前面的大圆圈的半径Rn(n=1、2、3…)的关系,其公式有初中数学水平的人都能推算得出来。按此方法作图,如此变形下去,随着变形的进行,会发现小圆圈不但向外扩展,而且还向中心位置堆积,以及在其周围形成等级式的成团分布等重要特征。这与实际观察中的大爆炸烟云、化学反应溶液浓度的扩散、原子里的原子核与电子云结构模型等极为相似。而且在天文观察中,从科学家发现的宇宙声波“印记”也与此相似而能得到证实。
细心研究在宇宙系统中环量子三旋的该分形得出的圈态结耦分形图,是它可变换成以一个圆内接正三角形为源多边形,和以一条V字形折线段为生成线的图形,折线段的每条线段长为Rn,生成线两端的距离等于正三角形一边的长。根据分形曲线的分数维数定义和分形曲线的维数公式,能推算得出圈态结耦分形的维数值D=1.26179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圈态结耦分形的维数值,与国内外一些天文学家研究宇宙的分形结构,实际测得的星系分布的分形维数相近。即通过三旋圈态结耦分形的维数计算,证明这两种模型实际是等价的。它们都是说的同一件事情的前后两个不同侧重点。因为按照圈态结耦分形的分析,基圆的圆圈必须要有适当大尺度的半径,这正是由类似吐烟圈式的暴胀来完成的。而吐烟圈可以用有少量兰黑墨水的移液管在离开水面2至3厘米高处滴一滴较大的墨水到水中来演示,这也是一种分形的自相似嵌套结构:这滴大墨水滴在水中立即形成一个墨水线旋环,但这线旋环不久会变成几个较小的线旋环,如此这样不断分裂下去。而宇宙的相变,正是按类似墨水线旋环的方式由时空点的量子环圈来结耦、结网的。
其次,如果基圆的圆圈太小,就只能形成轻子、强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等一类微观粒子。正是由暴胀形成了基圆的大圆圈,宇宙弦圈结耦、结网才在一个新的基点上进行演化。三旋弦圈联络结耦的支付选择,也是一种起伏变化。因此说,暴胀起伏模型和宇宙弦模型都能用三旋圈态结耦的分形研究来综合;并且该分维图形还能具体地揭示大爆炸宇宙机制中过去未曾考察到的情况:即开始的爆炸不是象一个不断胀大的气球的表面那样爆炸,而是象吐烟圈式的爆炸,然后才象水中线旋环的奇异变化一样,所有的物质粒子才开始互相远离,即宇宙在三维方向才开始作扩张,但同时又还有物质粒子向中心区域集聚,形成明显的等级式成团结构的现象。原子有中心,太阳系有中心,银河系有中心……就是这种等级现象的明证。即三旋大爆炸宇宙的分维分析,能形象地对标度相对论作出说明。
D、另外,三旋理论的三种对称自旋的旋束态,本身就类似彭罗斯的扭量理论的克利福德平行线构形的鲁滨逊线汇的空间图像。也许弦论、圈量子引力论、扭量理论、非交换几何学和标度相对论等五种理论。都能够被三旋理论统一起来。
2、苟华建与前沿科学的渊源
现在轮到我们问苟华建先生。与潘建伟相比,苟华建没有留过洋,也没有受过特殊培训,类似“土包子学者”----他仅是一所普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他的超世界级水准的铁路电信网络通讯新产品、新材料的发明或发现,其中包含的创新思维竞相迸发的基础来源于哪里?或者问,他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或动力来源于哪里?苟华建先生回答得简单,也很肯定。他说,来源于他青少年时期看过的一本名叫《从一到无穷大》的从国外翻译过的书。看后对他启发很大,他看过很多遍,使他终生受益。
众所周知,《从一到无穷大》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由我国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书中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讲述科学入门知识“一”的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通过对林林总总的人类科学活动,向纵与深双向的“无穷大”方向,阐述引导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的认识,从中摘取沧海“一”粟如基本粒子、基因等微观世界和如太阳系、星系等宏观世界方面的成就,使其读者窥视到科学大千世界的“无穷大”的壮美和改造世界的“无穷大”的潜力。
然而这类书,在我国出版得也很多,为什么只有《从一到无穷大》对苟华建先生影响那么很大?这就是人与人不同了。
《从一到无穷大》的作者乔治•伽莫夫(1904-1968),是20世纪相对论、量子论这类非确定性思想的追随者。有人说他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但区别是如在我国“民科”的网络战争中,他是被老中青很多人批判的提出大爆炸宇宙论的“罪魁祸首”。据介绍,伽莫夫1904年生于俄国敖德萨市。1928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并先后在列宁格勒大学、巴黎居里研究所、密执安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科罗拉多大学等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68年卒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伽莫夫兴趣广泛,曾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出色成绩,并与勒梅特一起最早提出了天体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还首先提出了生物学的“遗传密码”理论。他一生正式出版25部著作,其中18部是科普作品,多部作品风靡全球。195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也许我国老中青大多数“民科”,并不知道伽莫夫,也没有读过他的《从一到无穷大》。因此伽莫夫的“替罪羊”是霍金,这可以从21世纪的网络战争中看出。
3、网络战争与无情杀手
A、我们来纪念三旋理论萌生50周年,而网上“体系科学”先生的帖子问:好像“三旋理论”在2002年就出版、或发表了,“想知道,为什么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还是潜科学?问题出在哪里了?或者说,理论的障碍是什么?”我们说50年比他问的7年更长,为什么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还是潜科学?问题出在哪里了?或者说,理论的障碍是什么?这难道不叫人“无地自容”吗?
上海大学化学系教授浦家齐先生说,科学的生命力正在于它不断地承受着大浪的淘洗,又不断地吸纳着新的营养。一部科学史不是简单的新理论推翻旧理论,而是千百位科学家薪火相传的奋斗,推动着各门学科不断地经历着浴火重生。科学之所以允许质疑,就因为它承认自身可能有错误的成分,而且承认自己不是神圣的东西。科学之区别于一切宗教的最明显特征就在于它不仅是允许质疑的,而且充分的质疑乃是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面对“7年”的询问,我们能够回答的是,三旋理论也许是被“淘洗”的东西,三旋理论不是神圣的东西,三旋理论自身可能有错误的成分,三旋理论是允许质疑的。
B、现在,苟华建这位年青的才俊就和我们面对面,但在科学的探索上我们处在两个极-----他不写文章,只拿产品去说服人;他像同龄人潘建伟一样,只专心做量子信息实验,用成功的实验去说服人,不写任何文章去辩驳质疑他们的人。而我们不同,不能生产实物产品,也不能做实物实验,只能靠写分析、计算等文章去说服人。两相比较,社会对我们认识的天平无疑重在苟华建和潘建伟一端。如果把苟华建和潘建伟做的量子信息实验、产品看成是自然科学的高端,那么苟华建和潘建伟无疑是自然科学的高端人才。苟华建和潘建伟这样的自然科学高端人才是如何长成的呢?除开他们个人和社会的努力因素之外,有一点根据王辉耀先生提供的连清华、北大都是“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的资料,说明还有一种现象是:我国大学类似高端人才的“粗加工”,美国等世界名牌大学类似高端人才的“深加工”,我国 “千人计划” 类似把“深加工”后的一部分产品“回收”转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全球高端人才的生产流程,也有它的合理性、经济性、稳定性,可行性和必然性。道理是:
C、英国著名科学彭罗斯的《通往实在之路》一书,把自然科学高端知识的32个阶梯,最后归结的是超弦、圈量子、扭量等类似的理论。我国近80岁的老科学家薛晓舟教授出版的最新著作《量子真空物理导引》一书,把自然科学的高端知识最后归结为圈量子、超弦/M、量子宇宙(霍金的宇宙理论包括其中)等类似的理论,综合起来为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但在我国官方网络如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社区类似科学探索的论坛上,以及绝大多数民间网络社区类似科学探索的论坛上,绝大多数言论是排斥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自然科学高端知识的。我国大学如杨本洛、李子丰、梅晓春等不少科学家的著作、文章,是排斥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自然科学高端知识的。为了说明事实,我们不妨把近期网络论坛上对量子宇宙(霍金的宇宙理论包括其中)的排斥帖子,转引一些看看:
1)Gbubble先生说,大爆炸宇宙理论的基本假设已经被证伪。我反对向中学生、向孩子们传播霍金先生对宇宙的错误认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不愿意和任何人打仗(除非受到侵略)。在科学问题上同样也是这样。
2)华保禄先生说,《时间简史》纯粹是为了发行书籍,谋取财利,估计该书不属霍金所作,是他人为牟利拼凑而成的。他那什么黑洞辐射,黑洞既有超强引力,又靠什么力量射出呢?我根本不愿指责一位残疾人,他那些谬论,既不是他的成就,也不是他的过错,纯属他人弄虚作假的学说。
3)张志强先生说,大爆炸宇宙理论和《时间简史》对宇宙所作的物理学描述,在人类已经获得的对宇宙观测事实面前是苍白无力的。我提醒各位读者,宇宙大爆炸理论不是真理,它产生出来的大量的非实证结论是目前人类对宇宙认识混乱的最大思想根源。大爆炸宇宙理论的三大理论支柱已经同时倒塌,它是人类对宇宙的误读。宇宙大爆炸理论已经误导了当代的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甚至无数个立志研究宇宙,追求自然真理的人。传播一个错误的宇宙学思想的书籍为什么非要看,非要读呢?即便是作为对人类认识宇宙的一个参考,有必要向孩子们灌输这种错误的思想吗?他们有这种鉴别能力吗?西方人创立的宇宙学理论就一定是真理吗?就批评和批判不得吗?主流学派的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不自觉地背离了物理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宗旨,偏离了物理学应具有的实证主义道理,误入了纯理性思维的歧途,已经被束缚在由他们自己编制的概念宇宙之中。  
4)%d3%ee%d6%e6611先生说,大爆炸是胡说八道的假说。
D、当然我国的实际需要情况,并不是张志强先生等人的类似认识。请看一位我国中学生对张志强帖子的回帖。
1)fclfcl同学说,我正好是初三,也看了《时间简史》,感觉是很开阔眼界。不管里面是不是真的一定正确,好像不重要。我觉得我们当代的学生了解的实在太少,成天拘束在课堂里,题海间,看一看,未尝不可,只要看些自己能理解的就行,不要死钻研这本书就可以了,开卷有益嘛。
2)张志强先生的回帖对fclfcl同学说,作为课外读物,你愿意看无妨。但你千万不要对你的同学宣传说我们处于的这个宇宙始于一个“初始奇点”的大爆炸。因为这是对宇宙的一个错误的认识,你自己也不要被这本书中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思想误导,你现在还没有独立的鉴别能力。希望你好好学习,把最基础的知识学到,它们是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知识精华。你对宇宙的认识等你上大学以后再形成也来得及。
3)其实,这只是把确定性的“权威”自然哲学观学到手。即使在我国大学课堂也没有离开这条生命线。例如2009年8月初,我们和陶康华教授讨论“低碳”能源或“低碳世界”战略,陶康华教授说,这个问题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目前搞的“低碳经济”, 它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虽然也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但他作为指导清华、上海交大和中国社科院博士生、硕士生团队的来绵阳作城市“低碳”规划设计的导师,引导的仍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现有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运用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和制度观念的转变的“低碳城市” 设计规划,通过这类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绵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我们搞的类似量子色动化学的“低碳能源”探索,属于另一类未来方向。
E、量子色动化学类似的“低碳能源”问题,我们和陶康华教授2009年6月22日在绵阳已经讨论过一次。2009年1月5日,我们在上海量子信息与健康论坛会上,提出也许水能“燃烧” 方法的氧基部分子衰变反应式:(1)A+ X→D和(2)A+ X→D+E 。式中,如果X没有限制剂量,即为现有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运用创新的低碳世界。而超弦/M、圈量子、扭量等前沿理论探索追求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通过短时间安全、无污染的水中氧核基部分子衰变反应的低碳世界,是限制了加X的剂量。在上海量子信息与健康论坛会上,我们还提出2008年汶川大地震,就是一次自然界的“地碳能源”的大“衰变”。在彭罗斯的《通往实在之路》一书中,已提到这类衰变还涉及有跃变、参变、跳变等形式,陶康华教授说,这是离开我国现有教材观念的转变。在我国大学课堂里,重视的仍是把“衰变”看成是属于原子核裂变、聚变这种最基础的知识,学到手。
1)我们与陶康华教授指导的来绵阳作城市“低碳”规划设计团队中的水名岳和吴迪两位队员交谈,证实了陶康华教授分两类的说法。因为交谈中我们又提到超弦/M、圈量子、扭量等前沿理论的探索,水名岳和吴迪两位博士研究生都对这些前沿理论不清楚。吴迪先生说他在上海读大学,是学材料化学的。水名岳先生说他在清华读大学,是学原子核物理学的。如果说吴迪情有可原,但原子核物理学接近基本粒子物理学或高能物理学,如果课外阅读广,应能接触到现代超弦/M、圈量子、扭量等前沿理论探索类似的知识。
2)沈致远教授是美籍华人学者,物理学家,现任《前沿科学》编委。原籍江苏溧阳人。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留校任教。1980年应邀赴美,先后在纽约理工大学等担任研究科学家、教授。1983年转工业界,在杜邦公司任杜邦院士,从事高温超导电子学及无线电通讯等方面的研究。2002年从“杜邦院士”职位退休。沈致远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电子、激光、微波以及物理学和经济学等,发表论文40多篇,拥有美国专利15项。
沈致远教授在我国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全世界有几千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从事弦论研究,阿根廷、荷兰、瑞士、西班牙、加拿大等都有人在最前沿作出一流贡献。我国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有几人?有人说真正在做弦论者不超过10人,这或许低估了点,但人数之少肯定与大国地位不相称,甚至还比不上某些小国。究其原因可归结为“难”和“险”。难!研究万物之理对物理和数学要求极高,甚至要发展出新数学方法,基础薄弱者不得其门而入。有些人想做,却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但在美国,超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论已成显学,占据一流大学物理系要津,几乎囊刮了这方面的研究经费,年轻的粒子物理学家如不做弦论,求职非常困难,资深的也难成为終身教授。
沈致远先生的话至少说明一个现象:西方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自然科学高端知识最盛行的地方,也是仍然掌握现代工业生产创新体系最主流的地方,和是现代主流国际自然科学的中心仍然掌握的地方。清华、北大是“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而不是自己能“深加工”的秘密,也在于此。
3)如果不懂此秘密,那么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熊宇丹老先生发的帖子已公开说:“  如果真如沈致远所说的话,这说明美国的物理学家无聊和颓废到了何等程度!”也许熊老先生认为,这是美国在干预科学研究,美国的科学研究不自由。而这种干预科学,科学研究不自由的地方,“无聊和颓废”却让““深加工”趋之若鹜。但排斥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自然科学高端知识,而比较清静的我国,为什么在很多民科和官科的内部之间,反而爱此清静的网络战争不断?
3)也许正是我国不干预科学,科学研究最自由,使类似一些反相对论的人士,或他们的后人到了英美等西方国家,还是愿意按英美等国家不自由的条文,去获得科学成果的荣誉。然而,为什么这些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获得了科学成果的荣誉的反相对论的人士,或他们的后人,不就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直接支持或捐助建立反相对论的基地、团队,这不是更能成功吗?或者把他们以反相对论的理论创新的现代工业生产产品或技术,输送回国内,使我国也能建立起,以排斥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自然科学高端知识的自主知识产权强国的现代工业生产创新体系,这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但他们却不,而是要把这类“反潮流”’的希望转移到中国或在中国干这类空头、扰乱的事,为什么?他们中有一个人愿意支持或捐助在中国建立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自然科学高端知识研究的基地、团队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才

四、网络如何打卡鲁扎--克莱因奇迹战争
1、网络战争与高科技
苟华建先生从成都来到绵阳,是从美国筹建网络战司令部,准备未来用网络战控制世界各国谈起的。这当然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而苟华建和潘建伟从事的网络信息高科技产品和实验,自然也成了为对付这场网络战在作高科技产品和实验的准备。上世纪90年代初,网络信息高科技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我们在《四川日报》和《绵阳日报》上都发表过长篇介绍文章。现在我们联系“低碳经济”,认为网络战争是社会“低碳战争” 之一,与之对应,我们把2008年汶川大地震,看成是类似自然界的“低碳战争” 之一。关于大地震类似自然界的“低碳战争”的原理,后面再说。“信息高速公路” 控制战也可看成类似“低碳战争”,其逻辑类似公路是跑汽车的,汽车是烧汽油的,这是一种高碳排放、二氧化碳污染源。反之,用“信息高速公路”代替汽车通过公路运输传递大部分“信息”,这当然是一种低碳排放、低碳污染为核心高科技创新的运用,所以说网络战争为社会“低碳战争” 之一,也不牵强附会。
A、目前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网络战争这件事,还因出版了一本宣传一场不可避免的网络超限战正在酝酿发生,预言中国和西方必将打响世界之巅的网络战争的书----《网络战争:互联网改变世界简史》(以下简称《网络战争》),正在推波助澜。这是由“东鸟”编著,九州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38元一本的书。那么这本解读“网络战争”书,科技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呢?
B、如果我们承认东鸟先生说的全是事实,而且《网络战争》一书也是在国内外和互联网业界引起较大反响的中国互联网研究的“经典”之作,东鸟先生提出的“取胜网络、取胜未来”、“谁控制互联网,谁就控制世界”、“互联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是国家竞争的战略高地”等许多带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观点,都是对的,那么我们也还认为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
1)互联网既然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或商品,东鸟先生也承认互联网技术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呈现裂变式发展态势,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已知远不如未知。即类似潘建伟和苟华建等中国科学家从事的网络信息高科技产品和实验,也许对改变互联网技术未来的发展,起作已知远不如未知的巨大影响作用,《网络战争》一书应该做一些哪怕是简单的介绍,也代表是“经典”之作的水平。但也许是东鸟先生出于商业“保密”的性质,或是怕为东鸟先生自己说的“欧美等互联网强国渲染中国网络威胁论,借机军备战”,提供口实,东鸟先生以“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威胁他国的程度”,给予省略了。但这不怕“长敌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之嫌吗?
2)对付“网络战争”的有效办法,就是在一段时间关闭所涉及区域内的互联网。正如东鸟先生所说;“中国本土互联网站抵御外国网战渗透之战已是短兵相接、赤身肉搏、血溅当场”。这种战略的实例是,据2009年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26日电,记者关俏俏报道: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为了尽快平息事态、稳定局面,进一步防控暴力犯罪的再次发生,新疆对互联网、手机短信等通信业务实施局部管控,历时近20天。”,说明我国对“网络战争”已有实战经验。
C、我们对东鸟先生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梳理,作文科和理科角度的分类。属理科技术角度的有:
1)网络系统的核心是它的根服务器,但实际上支撑这个互联网运转的根服务器的数量相当的有限。现在全世界一共有13个根服务器,其中一个是主根服务器,12台副根服务器。其中主根服务器设在美国,台副根服务器当中9个设在美国,一台在英国,一台在瑞典,一台在日本。负责全球互联网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这些东西的管理,都是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来统一管理。根服务器当中,有经过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常用的.COM、.NET等等。或美国政府也可以通过ICANN这个机构,对法国的、挪威的等后缀指定符的管理拥有巨大的发言权。
2)在网络核心标准、顶级域名、国际交换中心、IP地址等关系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的国际话语权有限,短板依然明显。美国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中国还只是处于跟随状态,通过破译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密码。新的战争越来越多地把厮杀的战场,摆到互联网这个虚拟战场上。抵制微软垄断,换掉Windows操作系统,法国研发Quaero (我搜)、德国研发Theseus(特修斯),欧盟推进“轰鸣计划”,日本实施“信息大航海计划”,捍卫本国文化。NSA一直参与微软Windows软件开发,操作系统也被加上秘密“后门”,植入“间谍软件”,以便NSA随意进入用户操作系统,并偷看用户的敏感电脑资料。
3)网络世界里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隶属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食肉动物”系统DC1000,在“9•11”事件后开始部署在美国或美国影响范围内的互联网骨干节点上,时刻搜索数据并进行监控。人们曾发现FBI在ISP网站上安装了所谓“Carnivore”装置,对电子邮件进行监控。微软在每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中都将内置MSN即时通信和语音、视频通话功能。微软通过操作系统的普及,迅速占领用户桌面;再通过捆绑,发展MSN用户;然后通过MSN的垄断,实现对用户习惯、意识和行为的最终控制。
4)谷歌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谷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两国网民使用谷歌搜索时,搜索结果中的前几条基本上都是美国网站的内容。“谷歌趋势”能对各国网民的搜索关键词统计分析,得出该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趋势以及突发事件、突发疫情等流变发展的情报。“谷歌地球”搜索,覆盖了全球70%的人口分布地区,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卫星图,曾泄露过印度、韩国等国家军事基地和敏感地区的位置。“谷歌工具栏”能把用户使用电脑的一举一动传输到美国总部,甚至还能通过IP地址定位追踪特定单位、个人的搜索行为,相当于网络“电子眼”。
D、属文科管理角度的有:
1)中国有大大小小网站论坛287.8万个,网络新闻用户2.34亿,博客用户1.62亿,网民3.2亿。中国网民总数、宽带网民数、国家CN域名数,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从拉萨“3•14”暴力事件、奥运火炬境外传递,到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都有互联网的深度参与,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事件进程。
2)制网权成为继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后国际竞争的又一重要领域。控制互联网就是控制思想,控制观念,控制文化,也就可以控制世界。美国正是利用互联网对他国实施“非暴力政权更迭”,改良“颜色革命”手段,创造了“蜂拥而至”的战术,听从美国更迭政权的命令。
3)网络战争是互联网上的超限战、立体战,是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巅峰之战。网络战争可兵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不血刃地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情报信息和防空等军用网络系统,甚至悄无声息地破坏、控制敌方的商务政务等民用网络系统。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传播为内容的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反控制等,都成为当代国际斗争和角力的主要内容。网络战争,超出把网站“黑”掉的低层次,而是发展成为通过互联网摧毁敌国能源、通讯、交通、金融、作战指挥等关键网络系统的战斗力量。互联网上可发生控制战、意识形态战、文化战、民意战、军事战、反恐战、情报战、数据战、媒体战、金融战、争霸战、公关战等真实战争。
4)网络战争不是单纯的网络作战行动,因为现在一些组织,甚至个人也因为网络的特殊性,都可以实施一些局部的攻防的作战行动。互联网博客、抗议组织,用于联络的手机短信以及组织良好、时散时聚的抗议小组,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可以在他国网络空间创造出政治集会效应。2009年5月19日,因暴风影音软件服务器遭攻击,引发了全国10多个省份网络大瘫痪,6月25日,腾讯QQ服务器被传受到黑客攻击,造成腾讯所有服务瘫痪。在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中,互联网微型博客社交网站Twitter制造乱局。
5)美国是互联网创新的源头,英国是欧洲互联网的领头雁,日本移动互联网独树一帜,韩国网络游戏独霸东亚,印度象也咄咄逼人。美国的资源是其它所有国家、地区和组织所不能相比的。核心的电子器件,高端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很大程度上核心技术也掌握在美国手中;电脑的操作系统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美国的微软公司。隶属于美国军方国家安全局(NSA)的“阶梯”全球监听网,可以对欧洲乃至全球的无线电、海底电缆、光缆通信、互联网通讯进行监听。
6)美国始终牢牢掌握着互联网的最终控制权,操纵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公司(ICANN),控制互联网运行的中枢神经“根服务器”,可以拒绝任何人访问互联网,让任何一个国家从互联网上消失,任意监控他国互联网主机,随时监视他国互联网使用情况。美国以CNN、时代华纳、美国在线、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为代表在互联网上泛滥,以至于法、德等西方国家都在呼吁保持自己文化的纯洁性,日本则惊呼自己有可能沦为美国的“信息殖民地”。
7)控制互联网就是控制思想,控制观念,控制文化,也就可以控制世界。美国正是利用互联网对他国实施“非暴力政权更迭”,改良“颜色革命”手段,创造了“蜂拥而至”的战术,听从美国更迭政权的命令。美国情报机构每年都要花上数千万美元,对中国网民进行思想渗透、策反。据CNCERT/CC2006年抽样监测发现,中国大陆约有1000多万个IP地址的主机被植入“间谍软件”僵尸程序。这些计算机被来自境外的约1.6万个IP所控制,控制方主要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
8)让中国老三大门户网战如芒在背。美国三大门户站MSN,采用在国外屡试屡胜的门户网站渗透策略,通过MSN即时通讯把MSN门户网站也搬入中国。MSN将旗下内容频道出租给国内行业网站,轻而易举地获得进军到中国的全资质,迂回曲线进军中国。MSN、AOL、ICQ、雅虎通等即时通讯大举进军中国,MSN通过捆绑销售的不正当竞争方式,妄图绞杀中国本土即时通讯,独霸市场。谷歌、雅虎、微软等行业巨头先后推出中文搜索引擎,其中谷歌已经占据中国20%市场,而且牢牢黏住高端用户群。全球排名第六名的MySpace,也将服务器部署到中国,全面推行本土化策略。
从以上的梳理看,东鸟先生即使是属理科技术角度的分析,也倾向于技术管理,缺失深层次的技术研究,说明《网络战争》作者真是个长期从事互联网建设和管理宏观政策的研究者。这与他是曾在政府决策研究机构供职,立志于网络文化研究、网络危机应对、网络知识普及等工作有关的。要真正接触赢得未来网络战争的深层次技术研究的专家,还得见识潘建伟这样的一群科学家。
2、研究潘建伟
潘建伟教授多年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其主要贡献有: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六光子纠缠,首次用光子比特实验演示质因子分解等。未来网络战争的深层次高科技研究,属于量子信息理论。这里一旦用量子态来表示信息,便实现了信息的“量子化”,于是信息的数理形式本体论过程必须遵循量子物理原理。2005年初,由潘建伟、王向斌、杨涛、彭承志和马怀新等人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始利用诱骗信号方法进行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经过近两年的联合攻关,2006年夏,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取得并宣布距离大于100公里的实验结果。
A、潘建伟是浙江省磐安县双溪乡人,1970年出生。由于父亲在东阳工作,从小学到中学潘建伟都在东阳念书,只在假期才回老家双溪。198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1996年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深造,并在1999年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7月21日成立了以潘建伟为带头人的量子工程中心,有18个人;年龄最大的才40岁。这是潘建伟小组的正式回归。潘建伟不同于苟华建团队,是用不着像苟华建先生那样来找我们这种“江湖科学家”,顾问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自然科学高端知识,潘建伟小组已是一批学贯中西的中国科技大学教师,此前他们还常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间来回奔波。那也是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自然科学高端知识盛行的一些地方,潘建伟小组为什么还要那些地方去“深加工”?是否类似熊宇丹老先生说是“无聊和颓废”?
连和王国文教授这种人都不争论,潘建伟更不会去和熊宇丹老先生这种人争论;温家宝总理说的那类国家政策摆在那儿,能做出产品、实验的事实摆在那儿。   
B、潘建伟是1999年在维也纳大学读的博士毕业的。潘建伟也回了国,并且他在中科大组建了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也到位了400万元拨款的科研经费。但搞量子纠缠不是有钱就行,当时量子纠缠最先进的技术在奥地利。所以“深加工”后的潘建伟高科技人才,还要到国外再“深加工”。而且到2003年潘建伟在奥地利学得了这项技术后,在量子纠缠技术方面不需要再向任何国外专家请教。但潘建伟说,此时量子存储成为量子信息领域的前沿,而这方面力量最强的是位于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所以潘建伟又再次向中科大申请到海德堡大学继续再再“深加工”学习。
是王守义先生说的没有现代中国人的骨气,把西方人和西方的学术思想吹得那么深奥,“崇洋迷外”的那种人吗?潘建伟没有被“空头”言论压倒,实话实说,量子信息是集多学科为一体,要想突破,必须融合不同的学科背景,你有吗?  
C、若问我们这种“江湖科学家”要搞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的统一,为什么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还是潜科学?问题出在哪里了?或者说,理论的障碍是什么?有一点还是,在国内“江湖科学家”中,难于形成像“潘建伟式”的团队。
1)陈帅,北大读博士,加拿大做博士后,学的是量子信息与计算,研究方向是冷原子物理。2003年5月到德国海德堡大学做交换学生,指导老师是施米马尔教授---国际冷原子物理方面的权威。施米马尔促成陈帅与潘建伟合作。2005年陈帅到海德堡大学,加入潘建伟小组,从事量子存储的研究。
2)邓友金,在荷兰戴尔福特科技大学材料系做博士后,博士学的是统计物理。2005年访问海德堡大学,与潘建伟交流,他的学术背景统计物理学科视野,让潘建伟邀请在2007年4月来到海德堡大学加入潘建伟小组,与陈帅搭档做量子存储。
3)陈宇翱、苑震生、赵博等,是在潘建伟小组没有做量子存储这一块的人员时,把这些在国内实验室有科研潜力的学生,招到国外一流大学读博士或者从事博士后的研究,换专业、换思维修炼,占领科学制高点。
潘建伟小组在海德堡大学有4个实验室,他们有技术,有理论。然后潘建伟把招聘到的这批“深加工的好材料”----一个一流的科研团队,带回了国内。从组建实验室到此时,潘建伟小组已在《自然》、《自然物理》、《国家科学院院刊(美国)》、《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在发展量子技术方面,潘建伟小组是国际上首次把绝对安全通信距离突破到超过百公里的3个研究小组之一,是国际上报道绝对安全的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实验研究的两个小组之一,是国际上在实用化量子通信方面开展全面、系统性实验研究的两个小组之一,是在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4个国际小组之一。有人评价,潘建伟和他的团队改变了中科大的地位,也使得整个中国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才

3、卡鲁扎--克莱因奇迹
卡鲁扎--克莱因奇迹与艺术家的合流,使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现代自然科学国际主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这为更加庞大的、不同观点的“工程施工队伍”搭建了舞台,大家都有望共同去一处大的施工场地,砌起一座作用力或强或弱都能包容的大厦。但也有人对自然科学国际主流大部队的进展,感到沮丧。卡鲁扎--克莱因的遗产,都等待了90年,三旋理论的萌生才50年,何足挂齿。然而在这种“沮丧”的网络战争下,在中国像潘建伟2001年1月科大就作为杰出人才引进做教授、2002年得到教育部的长江特聘教授境遇这样的科学家,都难于生存,就更不要说跟进自然科学国际主流的“江湖科学家”的难处了。这里不说王国文教授的质疑,请看一位叫“慎思”的先生,在网上的公开批评。
A、慎思先生是“内行”。他的《在西方找不到教职的潘建伟,怎么被中国吹成诺贝尔奖候选人》的网文说:如果不懂英文的人,不知道量子纠缠的人,还会以为,潘建伟就是世界最伟大的量子通讯专家。最早科大宣传潘建伟,是科大自己不强,想用海外的研究凑数。做下去,就没有底了。潘建伟这个海外的教授手下助理,在中国吹得神乎其神。量子纠缠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这是1935年爱因斯坦等三人最先开创的领域。最早的论文称EPR。量子纠缠理论上最重要的突破是John S. Bell在1964年发表的论文,其后他和一些人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继续完善和发展。潘建伟可以说是当今中国媒体上镜率最高的华裔科学家。像生物的陈晓宁,一个技术员招摇,又是在华人多、容易懂的专业,很容易被识破。如果有一定学术水平,但是无限夸大,就不容易被揭穿了。中国科大教授、清华大学讲座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手下两助理之一的潘建伟博士,就是这样的例子。
B、潘建伟和科大是狼狈为奸吗?慎思先生说:潘建伟和科大是狼狈为奸。科大把潘建伟在海外的工作吹牛吹到天上去,鼓励他用国外的工作拿中国的钱,用国外的成果取得中国的荣誉,是谁在虐待中国?科大?中国媒体?潘建伟本人?还是三者的紧密合作?科大这样胡吹潘建伟,总有一天,要给国际科学界笑话。中国科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赞赏地说:“潘建伟教授是耀眼的科技明星。他在量子通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流的成果,他的重要工作都是在中国本土完成的。”科大为什么把没有回国的潘建伟说成“重要工作都是在中国本土完成的”?不过是为了把海外和国内工作都算到科大功劳上。量子通讯界都知道潘建伟根本没有达到诺贝尔奖水平,科大为什么在中国媒体不断推波助澜,宣传潘建伟,不过是因为科大想利用这个宣传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C、潘建伟的真实水平。慎思先生说:潘建伟的真实水平,是二流的物理,一点五流的技术,他和科大合作是一流的中国媒体运动员。潘建伟他们的工作实际上包括几个部分。关于量子编码和量子计算部分,没有什么理论上的问题,只是将规则由经典变成量子而已。当然,另外找一套规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潘建伟实际上博士后一直做到2003年。曾经找助理教授工作,美国没有给、欧洲没有给,只有新加坡2001年给他副教授。潘建伟在欧洲和美国的职位,和量子通讯界判断他是局限贡献有关,如果他能有新的思路做实验,也不会被简单认为是技术人才,不是科学人才。潘建伟没有新实验思路,理论上更没有原创建树。同时,他在国际会议上,也不能显示自己有活跃的思想。
D、国际、国内都是骗子吗?慎思先生说:因为到现在为止,量子力学本身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量子信息远距离传输就有问题了!量子力学的主要解释就有6,7种,很难说哥本哈根那一套就是对的!如果不对,还谈什么“量子信息远距离传输”?!中国媒体称潘建伟的少年,为小爱因斯坦;颂青年的潘建伟,是中国最可能得诺贝尔奖的人。潘建伟也没有谦虚过、更没有否认。科大的宣传连清华也相信了。他在西方是作为技术好的力量做的助手,从来没有开创新技术,更没有新理论,西方新闻经常报道他研究的领域,但是,从来没有报道潘建伟,而是其他西方更重要的科学家。英文对潘建伟只是几条科大和科学院自己的报道。但是中文媒体,对潘建伟的报道和采访是满天飞。
E、回答慎思先生。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人才,是在全球的现代自然科学国际主流的智慧熔炉中炼成的。这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标准,也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标准。经典作家以这个标准,总结了20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国际主流的智慧,制定了一种确定性的标准。但实践证明,任何离开自然科学国际主流大部队的步伐,以个人或个别集团制定的确定性的标准,都是难以贯彻始终的。即使如“卡鲁扎--克莱因奇迹”这种“伟大的超越”,90年前,卡鲁扎萌生五维这种额外维理论后,由于国际主流大部队跟不上来,尽管爱因斯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对此也游移不定。卡鲁扎不得不将自己的模型放置高阁,回到他的教书、写教材和家庭上。所以,实际上百分之九十的科学家,甚至是有创新的科学家,是把创新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类似卡鲁扎的教书、写教材和家庭上。原因就是科学是一个国际团体、市场,是一个大型的“工程施工队伍”,不是个体户或小集团作业,你开辟的施工场地必需能容纳大队伍的“工程施工”。在那个超弦/M、圈量子、扭量、量子宇宙等思想启蒙的时代,卡鲁扎--克莱因的论文能在主流杂志发表,已经类似一种赌博游戏的概率。有人说,这是一段充满矛盾的编年史,虽然19世纪黎曼和其他人已将高维引入数学中。而当代弦理论家也做得不错,他们成功地说服了实验界关注了他们的想法。另外一些受到影响的计算机图形科学家、艺术家、画家,对迸发探索高维的冲动,也用图形、动画、慢动作、立体眼镜、3D眼镜、喷射枪、科幻电影等工具和流行文化作品,向公众传播了大量感知额外维度的商品。潘建伟退一万步说,也是这类跟进时代的人。
F、回答王国文教授。关于对量子纠缠和1935年爱因斯坦等三人说的EPR效应,王国文教授的质疑比慎思先生说得更多、更细。我们的解答联系到卡鲁扎--克莱因的遗产,进而联系到饶刚先生对汤川秀树的批驳。饶刚先生说:汤川秀树虽说有名气,但他认为的“旋”要有外力,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旋是一种相对运动。在现在并不是“教授”、“院士”比我们“高明”,在对待自然规律的权利方面,我们是平等的,并且并不一定“他们”就会有比别人更好的“高见”。
1)饶刚先生对“旋” 是一种相对运动的解释,但汤川秀树说的是“自旋”。 汤川秀树从自旋的语义逻辑出发,说基本粒子的自旋,是一种内禀现象----如果自旋能被外力操纵,叫它停止就停止,那不叫“自旋”。我们赞成汤川秀树说法,不赞成饶刚的“相对性”说法,原因是,动与不动虽然是相对的,但不是没有层次的。以人的生与死说事:他死去,你出生;反过来,仅以相对性论事,他死可说成出生,你死去了,也对。但这仅是他死后的尸体还没有完全腐烂的时间内,才使人明白。如果他死后的尸体已经腐烂失散了,再说他出生了,你死去了,形体的对比,“相对性”就差了。把这个推理延伸到物理学今天的创新局面,我们由于科学“自由”,提出了上百种类似“大统一”的物理学理论,好似人人是“大物理学家”,这是好事,表现出我国科学的复兴和群众的热情。从饶刚先生的“相对性”说,这类创新局面,对与错是相对的,大家都是平等的,并不是“教授”、“院士”比我们“高明”, 并不一定“他们”就会比别人有更好的“高见”。我们也承认饶刚先生说得对,但联系彭罗斯把物理学理论分成三个层次,就有差异。
彭罗斯把物理理论的完成逻辑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超等的,如牛顿力学理论体系、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体系、玻尔兹曼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理论体系、爱因斯坦等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体系。第二层是有用的,如量子色动力学的标准模型理论体系、宇宙大爆炸理论体系。第三层是尝试的,如暴涨模型、K—K理论、超引力理论、超弦理论等能导致新的实质性理解上的进步的理论体系。实质上我国提出的这上百种类似“大统一”的物理学理论,在第一层次,很多是可以比的,如天津的闫赤元先生的《惯性原理的证伪》,但作为个人,他们大多数只有一个层次上的比拼,没有类似自然科学国际主流大部队的步伐,是彭罗斯说的有三个层级。因此,即使国际主流每一个层级,都有没有完成了的逻辑体系,这是它局限性,但即使它的第一类理论体系不行,它还有第二类理论体系;第二类理论体系不行,还有第三类理论体系。类似薛晓舟教授的《量子真空物理导引》所说:真空的虚过程以及规范场,超对称、超弦理论、圈量子引力与全息理论等知识,已覆盖前沿物理的全貌。而且这三类,每类都联系有现代工业生产的产品或实验,不管它是巧遇还是真实。反比实超光速百年间的散兵,却没有一件产品。
当然我国的这上百种类似“大统一”的物理学理论,合起来也有三个类似的层次,但互相间并不是大家都有愿望去共同施工,砌起一座作用力或强或弱都能包容的大厦,而是各吹各的调,类似散沙。其次,领军人物又是只管多多益善。所以真正网络战的危险,不只是来自西方的侵略,我国内部同志之间的网络战,好似是一种争鸣,有合理性和平等性,但难道就没有自损?和可解决的办法吗?
2)如果把汤川秀树说的基本粒子的自旋是一种内禀现象,和卡鲁扎--克莱因遗产中的第五维是微小圈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说的50年前萌生的三旋环量子理论。一个环量子类圈体能作面旋(如圈体的滚动)、体旋(如圈体的翻动)、线旋(如圈体表层绕中心的免动)。线旋又分为平凡线旋(如普通的圈体免动)、不平凡线旋(如墨比乌斯体类扭动)、收敛线旋(如克莱因瓶类反馈)、节点线旋(如艾根指的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阶段中的超循环运动)、孤立线旋(如水中的孤波)。因收敛线旋、节点线旋和孤立线旋不具有全对称性,计算自旋态时应除开外,在存在一个不动点质心的情况下,一个全对称的环量子类圈体能不相矛盾具有62种自旋状态,即31倍于球量子粒子客体自旋态。所以波姆对隐秩序的维数计算,从环量子类圈体模型的角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即隐秩序存在于非粒子环量子圈态客体中。有了隐秩序这种三旋模型,反过来对于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发现的量子EPR效应也好理解。
    3)众所周知,指南针在地球各地除两极外,都能定向相同指向南方。这个道理很简单,是因为地球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引起的。因此也说明如航天飞机或人造卫星离开地球,或在受磁性材料干扰的地方,用指南针定向是不适用的。但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陀螺罗盘,不需靠磁力线的作用来定向,而是利用陀螺本身的多层自旋来定向的。这种自旋定向的原理,揭示了自然界中自旋调制耦合功能的EPR效应普遍存在。然而在宏观物体身上是很难做到。非粒子量子圈态线旋客体,因为三旋是它的自然属性。因此是一种天然的超级陀螺罗盘。在EPR实验中之所以曾经耦合过的光子,在分开以后还会出现整体效应,这正是因为像陀螺罗盘在出发之前经调制一样,耦合过的光子,它们像经过调制的陀螺一样,离开地面的陀螺罗盘的方位测量,是跟它调制配对时的陀螺罗盘的方向测量一致的,因此在EPR测量中,两者的量子效应是一样的。
    4)同EPR实验相似,也正是在微观层次,微粒子的三旋调制耦合功能容易造成一些整体效应的所谓超光速现象。例如反常(色散)介质中的超光现象,2000年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普林斯顿NEC研究所王理军及其合作者的一项引人注目的实验观测结果:①激光脉冲在经过特殊处理的铯原子气体中的群速度(u)等于负的真空光速(c)除以310,即u= -c/310;②通过6厘米厚的铯原子气体的光脉冲比在真空中走过同样路程的光脉冲提早62纳秒到达彼岸(1纳秒等于10的-9次方秒)。王理军及其合作者的论文报道了两种测量:一是测量了铯原子气体对连续激光的折射指数随激光频率的变化,由此计算出群速度u= -c/310;另一个是测量了两个不同波段(处于谱线共振和远离谱线共振波段)的激光脉冲通过铯原子气体后的强度,结果显示两个激光脉冲的形状虽然基本一样,但前者比后者超前了62纳秒。通常色散介质中光脉冲的群速度小于它的相速度(色散是指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反常色散介质中光脉冲的群速度大于它的相速度,这个群速度可以小于或大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也可以是无限大或是负值。
    5)按常理,介质比真空更容易阻碍光速,但为什么在反常介质中反而会出现超光速?事情正出在介质上,例如负的群速如何解释,是定义问题还是真的代表因果关系倒置?实际反常(色散)介质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对反色散介质的理论研究激发了后来实际工作的开展,至今的许多实验测量结果又反过来促使人们寻找理论上的自洽解释。例如用自旋陀螺做的自由回转仪(陀螺罗盘),在不受外力矩作用的情况下,将保持自身对称轴在惯性参考系空间中的方位不变;还有一种叫平衡环的滚灯,是由3个大小不等的金属圆环与两端的短轴连结而成,它能在任何颠簸的状况下,使置于其中的器物始终保持方向不变。如果设想量子类似一种回转仪或平衡环,由于量子具有三旋,这更成了一种高级的微观回转仪或平衡环,因此当它们一经调制,测量的一致性就是超时超距的。其二,量子虽是不可复制,但量子概率却是可以部分克隆的,例如某一真人真事,完全的克隆则是不可能,但戏剧、电影却可以部分复制某一段历史。如不计较类似的这种量子历史复制或量子陀螺调制,那么介质中的超光速现象就不一定与狭义相对论抵触。因此说,为什么真空中不能超光速,是因为没有复制的载体,但介质中却有。其次,介质中总有部分概率克隆调制可一致的量子,所以在介质一端的测量与另一端测量有相似的概率也就不奇怪。如某人猜中某事,并不是某事先就发生,而是有概率的存在。因此,如果这样来看反常色散介质中的负群速,那么王理军并没有在实验之前62纳秒时,测量到实验后的光脉冲,也无法也没有证明那就是实验后的光脉冲。他所做的仅是按常规介质公式作的间接测量与计算。
6)事实上根据三旋物理学,亚原子粒子也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在亚原子领域,时间与空间的分别已经不那么明显。但这只能是一种三旋等效,并没有打破宏观光速等效原理。而且人类在研究自然界的第一运动方面,取得了联系非常广泛非常重要的一个常数,正是光速。就是它才使人类没有陷入无穷量的灾难之中,并且以此才建立起一座庞大的坚实的科学大厦。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才

4、正确认识霍金的重要意义
我国内部的网络战争,批判霍金成为一种时髦。一家大出版社本来准备把霍金的《时间简史》列为一百本社科经典,来导引年青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本来是一项正确的决策,但最后迫于这类大众的无形压力,以《时间简史》不适宜社科序列被取消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0世纪是经典作家的题中之议。经过多年阶级斗争的洗礼和改革开放的探索,正确的人生观指向了建立“和谐社会”,这是全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拥护的。而正确的世界观,彭罗斯在《通往实在之路》一书中指出,人类几千年来通过对自然量子形式体系“古代定理和现代问题;物理世界里数的种类、奇幻的复数;对数、幂和根的几何学;实数微积分;复数微积分;黎曼曲面和复映射;傅里叶分解和超函数;曲面;超复数; n维流形;对称群;流形上的微积分;纤维丛和规范联络;无限的阶梯;时空;闵可夫斯基几何;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经典场;拉格朗日量和哈密顿量;量子粒子;量子代数、几何和自旋;纠缠的量子世界;狄拉克电子和反粒子;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量子场论;大爆炸及其热力学;早期宇宙的推测性理论;测量疑难;量子态收缩中的引力角色;超对称、超维和弦;圈变量;扭量理论”等32个阶梯的自然科学形式本体论的探索,他认为双曲线最为接近宇宙演化的真实绘景。即如果承认有阴阳、正反、虚实世界的相对划分,那么双曲线最为接近的世界观的描述。彭罗斯的研究,但在经典作家确定性那里,还找不到这种不确定性答案。
A、霍金的理论是否是“玄学” ?我们可以说,霍金搞的理论不是空隙来风。例如他对20世纪上半叶,占据现代自然科学国际主流中心地位的哥本哈根学派的不确定性原理和真空量子起伏非常重视----这是指由一个粒子及其反粒子构成的成对粒子,在彼此湮灭并最终双双消失前,可以非常短暂时间在真空区自然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霍金就是借助这个理论提出,如果成对粒子在黑洞边缘附近形成,其中的粒子在被摧毁前可能掉入黑洞,反粒子则被搁浅在事件视界之外----这就是称的黑洞存在“霍金辐射”。
B、这是“玄学”吗?不。这实际具有实验推广检验的重要意义。如在声学黑洞中,霍金辐射将以类似粒子的振动能量包形态存在,也就是所说的“声子”。在大地震的拟大型强子对撞机原理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的能量威力,联系在点源发生大地震的能量机制,加之地壳板块板块断裂带的错动、滑移等岩石应力,在地壳弧线曲面下的反射与聚焦,对应时空撕裂,如果设我们可见的时空为“正”,撕裂开的时空为“负”,再配上时空量子化,“负”的时空量子就类似微型黑洞。这里如果“负”的时空量子类似真空瓶子----打开真空瓶子的塞子,它就会吞食周围的空气,发生类似的爆响。所以联系“负”的时空量子微型黑洞,它也会吞食周围的物质发生爆炸,这也类似霍金辐射的唯象软对撞机震源原理。  
C、现在已经有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杰夫•斯蒂恩豪尔(Jeff Steinhauer)小组,能做在“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中,产生霍金辐射的有证可考的实验。
1)“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是物质的一种量子态,此时的原子团行为与单个原子类似。在此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让冷凝物以超音速移动。而在操纵“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过程中,物理学家能够创造声学黑洞。这是创造一个可捕获声音而不是光线的人造黑洞,即当物质密度达到足够大,并塌陷为一个被称之“奇点”的点时,就会形成黑洞-----这是借助一种材料以超音速在介质中移动,当在介质中穿行的声波无法跟上这种材料的速度,就像鱼儿在快速流动的河流中游动一样,声音最终被类似河流的事件视界捕获。
2)实验的具体做法是,将大约10万个带电铷原子冷却到只比绝对零度高出不到十亿分之十的温度,同时借助磁场捕获这些原子。在一束激光的帮助下,研究人员随后创建一个电势阱,以吸引铷原子同时促使它们在这种材料中以超音速Z字形穿过电势阱。这一过程,产生了一个持续8毫秒左右的超音速流,进而快速形成一个能够捕获声音的声学黑洞。
3)利用天文学观测手段,典型黑洞的蒸发因包括大爆炸的“余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能量更高的辐射源变得暗淡,探测霍金辐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从霍金辐射量子力学如何适用于被引力扭曲的太空环境观点,转到采取相对较为容易的一种方式----利用量子流创造人造事件视界的声学黑洞探测霍金辐射,利用大地震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黑洞探测霍金辐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英]罗杰•彭罗斯,通往实在之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文浩译,2008年6月;
[2] 刘月生、王德奎等,“信息范型与观控相对界”研究专集,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第一期,2008年5月。
[3] 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5月;
[4] 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9月;
[5] 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年9月;
[6] [美]保罗•哈尔彭,伟大的超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刘政译,2008年4月;
[7] ]薛晓舟,量子真空物理导引,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
[8] 叶眺新,中国气功思维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00年5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2-23 06:0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