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科学内部的策略之争
张 雷zlandyy@hotmail.com
(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
编者按:河南大学武术文化研究所的张雷先生,是一个研究太极拳科学的年轻学者。他发表在黄宗智主编的大型国际学术刊物《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上的论文《一种惯习的传承、自救与消解---以陈家沟陈氏宗族为例》,写得很有深度。后来他告诉一位科学朋友说:太极拳被称为“哲拳”,陈氏太极拳小架又被称为“书房架” 。这里面的门道,现在所谓的太极拳和原创的差别,只看表演或录像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关于太极拳的精髓,其实我也并非完全领悟,因为只有练到那个层次才会有切身的体会,我用“运动”和“反运动”来描述,是我的理解,它产生了一种对人类运动方式的新视角,关于更深的技术方面的细节,我还不方便跟您讲,因为武林界还是有些规矩,老师嘱咐过,这要看今后的缘分。但我是很想和您深入探讨的,太极拳的精髓---也是太极拳科学内部的策略,它是用一种假像,把对方迷惑,然后制服对方(大意是这个意思)。
联系西方科学,对中国人来说,他们也是在打科学“太极拳”---中国人太认真外国人的科普话,实际情况是西方科学家闷头在现代数学和实验上下苦功夫。霍金是这样,爱因斯坦也是这样。中国反爱因斯坦、霍金的人,往往被他们的一些假像的科普话所迷惑而纠缠,使我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纯科学无法前进。所以张雷先生在他的论文《一种惯习的传承、自救与消解---以陈家沟陈氏宗族为例》之外,说出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现节选其中的“内部的博弈”,以嚮读者。
只有深入到陈氏宗族内部,才会了解,原来所谓的陈氏太极拳在陈家沟还有"小架"和"大架"之分,有人又称为"坡上架""坡下架",通过考察其间的角力,我们可以看到宗族精英行动在内部的一种博弈。
对于太极拳的"架式",陈氏族人容易达成共识的说法是:陈王廷创拳后的很长时间里,陈氏太极拳只有一种架式。由陈氏十六世陈鑫编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被誉为武林圣典,览遍全书并没有陈氏太极拳大、小架之说,但其中的拳谱皆为"小架"拳谱。当年杀"大头王"的陈仲甡、陈季甡是陈有本的侄子,陈鑫是陈仲甡的三子,他们都是小架传人,所以笔者推测《陈氏太极拳图说》记载的太极拳架,应该是最接近于陈王廷所创拳术的原貌。
陈氏太极拳的训练讲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无圈为登峰造极。历史上可能陈氏太极拳并无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训练方法上,对于初学者,师傅为了使徒弟尽快入门,把架型放大,让徒弟先从大圈、外圈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徒弟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划圈走圆的运动规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过渡到小圈、外圈过渡到内圈,而形成劲路沿躯干和四肢变化、传递的螺旋缠丝劲,达到外形上不见圈的高级境界。如今的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除了动作形式不同外,其技术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大架拳手也讲求将圈逐渐收小,小架训练开始也讲求将圈放大,两者的训练过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说。
陈氏族人公认对大、小架的分化起着划时代作用的关键人物是陈有本,根据《陈氏家乘》记载,陈有本的父亲陈公兆"学术纯正,名士多出其门",陈有本及胞兄陈有恒"均庠生,习太极拳。有本尤得骊珠,子侄之艺皆其所成就,丰度谦冲,常若有所不及,当时精太极拳者率出其门……有本门人陈清平、陈有纶、陈奉章、陈三德、陈廷栋均有所得,陈耕耘亦师事焉。清平传赵堡镇和兆元、张开、张罩山。有纶传李景延、张大洪"。由以上文字可以看出,陈公兆、陈有本父子皆武学造诣深厚,弟子名家辈出,有本之艺显然是得到父亲真传,并且在陈有本之前小架已经存在。小架因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格有序的训练方法,被陈家沟人誉为"功夫架"、"看家拳",因为传承者多有文化,因此又叫"书房架"。
值得注意的是"小架"传人大多也会"大架",并坚持认为陈氏太极拳只有一套,并无"小架"和"大架" 之分,只是练法不同。而"大架"传人则宣扬"十四世陈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础上,又有些改动,逐渐舍弃了某些难度和发劲动作,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称为新架(现在称小架)",这一观点写在了在陈氏家庙内的太极拳起源说明中,因此流传很广。然而有趣的是,在修建家庙过程中产生的宗族事务理事会中倾向小架的力量占大多数,虽然对此心中十分不认同,却无可奈何,显示了当代"大架"传人在陈家沟的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和较为强势的话语权。
不过"小架" 传人的隐忍的态度是值得推敲的,据说刚开始办武术学校时,官方的体育管理部门也了解到陈家沟太极拳存在两种架式,曾征求意见,究竟教哪一种。对于这个问题家族内部也有争论,当时陈伯先(大、小架均练)提出 "大架在朝,小架在野"的建议,于是太极拳学校对外只教授"大架"。在一次家族内论拳的小聚会上,陈伯先意外发现陈鑫的徒弟陈克忠"手高"(在此之前陈克忠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展示过自己的功夫),他喜出望外,为了使陈家沟小架后继有人,他就极力动员陈克忠出来教拳,并推荐了陈伯祥等年轻人随他练拳,他当时白天在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和教务工作,晚上到陈克忠家里张罗,自己也积极学习小架,那时在村中形成了"小架"和"大架"共同发展的局面,可是好景不长,陈克忠因为富农的成份屡遭批斗,这一次教拳更是罪加一等,1966年刚刚58岁陈克忠因为教授太极拳死于这场政治运动中。同时期教练大架的陈照丕也被批斗,以至于差点儿投井自杀。
由此可以看出当太极拳成为一种可以市场化的文化资本时,宗族精英内部的博弈便脱离了原先技术互动的范畴,尽管他们曾经共同经历过灾难。但"大架""小架"双方都存在戒心,有时候甚至发展成敌意,尤其是处于相对强势的"大架"一方不仅故意回避"小架"的存在,还通过官方的途径,强化所谓"掌门人"概念,由于最后出现多个"掌门人"的局面,因此各自前面又加了"正宗"两字,据说还有官方颁发的确认证书。以"小架"居多的家族理事会对此虽不满又无奈,他们认为陈氏宗族历史上只有依据辈分推举的族长,从来没有掌门人之说,所谓"正宗掌门人更是无稽之谈。虽然多数"小架"的习练者坚持"不卖拳"的传统观念,可是站在陈氏族人的立场上他们又对开拓"市场"表示了某种程度的理解,这或许也可以看作太极拳市场化中对传统关系和信念的一种消解。
参考文献
白由喜(1989):《抗日将领范庭兰》,《温县文史资料》。
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199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
蔡伟(2005):《陈家沟太极拳的武学生态》,《三联生活周刊》第324期
陈伯先(1984):《已忆三三六拳谱》,《中州武术》3:12-15。
陈立清(2001):《陈氏拳太极小架》,香港银河出版社。
陈立清口述、姜智整理(2002):《春华秋实-太极拳大师陈立清觅拳记》,《少林与太极》12:4-5。
陈鑫著(1986):《陈氏拳太极拳图说o附陈氏家乘》,上海书店影印出版。
崔春东、王树明(1989):《一代太极名师陈照丕的树碑仪式在陈家沟举行》,《少林与太极》3:46。
道金斯,卢允中译(1998):《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
杜赞奇,王福明译(1994):《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杜正胜(1990):《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斐迪南o滕尼斯,林荣远译(1999):《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1992):《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弗里德曼(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河南省温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6):《温县志稿》。
贺雪峰(2003):《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金太军(2002):《村级治理中的精英分析》,《齐鲁学刊》5:124-125。
李季芳(1995):《陈氏太极拳源流若干问题徵信录》,《体育文史》2:49-52。
李季芳(1997):《陈王廷《遗词》辨──论陈王廷创太极拳说缺乏力证之一》,《体育文史》6:33-35。
梁泽森(1986):《太极拳的传入》,《南宁文史资料》1:128。
林素朴(1993):《太极故里留深情-记台湾邓时海教授捐修杨露禅学拳处》,《少林与太极》1:24-25。
刘峻骧(1996):《东方人体文化》, 上海文艺出版社。
刘沛林(1997):《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
刘铁梁(1998):《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 载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
刘晓春(2003):《仪式与象征的秩序》,商务印书馆。
麻国庆(1998):《汉族的家族与村落:人类学的对话与思考》,《思想战线》5:52
马明达(2003):《"武学"浅论》,《体育文化导刊》8:23-26
莫里斯·哈布瓦赫,毕然、郭金华译(2002):《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
牛建强著(1997):《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
帕雷托,田时纲译(2001):《普通社会学纲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庞大明(1994):《永年太和堂与太极拳》,《少林与太极》6:15-16。
钱杭、谢维扬(1995):《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乔纳森o弗里德曼,郭建如译(2003):《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
秦晖(2003):《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沙学州(1991):《陈家沟学武记》,《武林》12:21。
尚景熙(1984):《河南地名漫录》,中州古籍出版社。
邵柏舟(1985):《沈家帧与陈式大极拳》,《浙江文史资料选辑》29:150-153。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唐豪、顾留馨(1964):《太极拳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
王铭铭(2003):《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善德(1994)《太极拳源流质疑》,《武林》6:4-5。
王兴亚、李立炳(2005):《李岩籍贯与陈氏太极拳源流新说--康熙五十五年唐村《李氏家谱》的发现及其价值》,《中州学刊》4:166-170
韦森(2003):《文化与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
温县陈氏太极拳研究会(1997):《陈氏太极拳志(卷二)》,中州古籍出版社。
温县陈氏太极拳研究会(1997):《陈氏太极拳志(卷一)》,中州古籍出版社。
吴图南讲授o马有清编著(1984):《太极拳之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
吴文翰(1994):《太极拳近百余年的发展情况》,《中国太极拳》
萧楼(2003):《村庄精英行动的场域、组织、话语与记忆─东南沿海栖村案例研究》,香港《二十一世纪》。
晓悦(1983):《陈家沟太极拳训练班越办越好》,《武林》8:28
易剑东(1996):《民国时期太极武术的盛行及其历史原因》,《山东体育学院学报》3:14-18。
张长龄、李光藩(1982):《杨露掸学艺陈家沟》,《民间文学》1:97-103。
张敬斋(1989):《温县史无前列的蝗虫灾害》,《温县文史资料》1: 64-67。
张守常编(1984):《近代史资料专刊-太平军北伐资料选编》,齐鲁书社。
郑常铭(1989):《温县的历史沿革》,《温县文史资料》1:1-6。
郑振满(1991):《清代福建合同式宗族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4:46-53。
郑振满(1992):《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
朱振武(1989):《温县之第一 100例》,《温县文史资料》1:116。
祝大彤(1998):《太极拳好-纪念邓小平同志题词20周年》,《少林与太极》6:3-4。
|
|